基于DCNN的人脸识别技术在身份验证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3 10:22

  本文关键词:基于DCNN的人脸识别技术在身份验证中的研究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DCNN 人脸识别 身份验证 GoogLeNet-D 阈值判定


【摘要】:为了防范和查处招生考试中的替考舞弊行为,进一步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基于对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现有的传统身份验证系统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DCNN的人脸识别技术在考生身份验证中的解决方案,并重点研究了DCNN模型的优化设计和阈值判定两个关键问题。依托真实的高招考试考生数据集,通过对考生数据集的规模和特点以及实际应用的分析,本文根据GoogLe Net的设计思想以及相关的DCNN优化方法,设计了一种更具表达能力且适用的变形网络结构GoogLeNet-D(Deformation),该模型共有34层约8.9M可训练参数,最终输出128维向量作为考生的人脸特征向量。为了评估GoogLe Net-D模型并设定合理的阈值判断考生是否为同一个人,本文鉴于考生数据集中正样本数量远远大于负样本数量的情况,在评估模型时直接采用真实的正样本对,将人脸查找/分类的精准率作为模型评估的依据。但采用该评估方法无法对阈值进行判定,因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直接、简单有效的定量确定阈值的算法,能够在计算精准率的同时确定阈值。实验表明,GoogLeNet-D具有良好的人脸特征表达能力,其使用2014年-2016年170万考生共10,406,024张人脸数据做训练,在20万考生1,022,031张人脸数据的测试集上取得了98.87%的人脸分类精准率,并得出该模型的最佳阈值0.35,目前该模型已成功应用于河南省高招考试及其他招生考试中。
[Abstract]:In order to prevent and investigate the fraud in the recruitment examination, and to ensure the fairness and fairness of the examin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traditional identity verification system of Henan enrollment Office. This paper proposes a solution of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DCNN in examinee authenti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DCNN model and the threshold decision. Relying on the real test data se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ca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st data set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idea of GoogLe Net and the related DCNN optimization method. In this paper, a more expressive and applicable textured network structure, Google LeNet-Dwe design, is designed. The model has about 8.9m trainable parameters in 34 layer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GoogLe Net-D model and set a reasonable threshold to judge whether the examinee is the same person.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number of positive samples in the examinee data set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number of negative samples, the real positive sample pairs are directly used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model. The accuracy rate of face search / classification is taken as the basis of model evaluation, but the threshold can not be determined by this evaluation method. Therefore, this paper further proposes a direct, simple and effective algorithm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hreshold. Experiments show that Google LeNet-D has good facial feature expression ability, which uses 10% of 1.7 million candidates from 2014 to 2016. 406,024 face data are trained, and 98.87% fac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rate is obtained on the test set of 1,022,031 face data for 200,000 examinees. The optimal threshold value of the model is 0.35,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high enrollment examination and other enrollment examinations in Henan Province.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新华;;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06年08期

2 邓辉;梁昔明;;身份认证中的人脸识别技术[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苏光大;;人脸识别技术之应用问题谈[J];中国安防;2008年07期

4 孙茜;;浅谈人脸识别技术[J];科技资讯;2009年08期

5 王庆;;浅谈计算机人脸识别技术[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钱锋;;浅谈人脸识别技术的现状与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09年11期

7 贾川;;浅谈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国安防;2010年03期

8 ;中科院自动化所人脸识别技术服务世博会安保工作[J];自动化与仪表;2010年08期

9 侯鲲;贾隆嘉;王赫宁;;人脸识别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11期

10 李倩;;人脸识别技术及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霞;吴珑;樊进;谭守标;;人脸识别技术综述[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薛为民;林本敬;;基于身份验证的无线网络安全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3 张大鹏;李伟英;汤显;陈宝峰;;基于小波和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技术[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茜亮;霍振龙;;人脸识别技术在矿井人员管理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A];第23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5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孙朋;刘党辉;肖艳青;;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司铎;张锦;陈南国;朱尚武;;TCM在人脸识别技术中的应用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9年

7 杨飚;;去同步攻击的检测与动态共享机密的安全协议[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祥宝;;人脸识别发展分析[A];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懿;打拐:人脸识别技术“亮剑”[N];文汇报;2011年

2 谢旭东;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N];人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张亦筑;我市在人脸识别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N];重庆日报;2014年

4 北京数字奥森科技有限公司 沈伟;人脸识别技术与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8年

5 陈进文;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取得突破[N];人民邮电;2009年

6 记者 侯铁中;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技术获新进展[N];科技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孙奇茹;“87后”研出全球最精准人脸识别技术[N];北京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单憬岗 通讯员 张舒童 王晓燕;便民服务,海口改革进行时……[N];海南日报;2014年

9 光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奥运开幕式[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徐红 通讯员 王亮;人脸识别技术运用领域广泛[N];经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华;人脸识别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许高凤;人脸识别技术及其在场馆门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朱长仁;复杂背景下的多姿态人脸识别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4 周德龙;人脸识别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5 刘小军;人脸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1年

6 苏宏涛;基于统计特征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廖频;基于统一概率模型的人脸识别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3年

8 刘晓山;光照变化条件下人脸识别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吴克难;信息安全中的光学加密和验证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外云;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人脸识别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景晨凯;基于DCNN的人脸识别技术在身份验证中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2 李玮;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认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王海峰;基于SIFT算法的多视角人脸识别技术的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商玉高;基于iOS平台的人脸检测与识别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隋欣;基于鲁棒子空间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曹海燕;基于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童佳;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人脸识别[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郝翠翠;基于人脸识别的寻人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何林知;基于低秩表征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10 黄燕琪;人脸识别中特征提取算法的研究及应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18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1418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3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