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低温原子层沉积实现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薄膜封装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8 10:50

  本文选题: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切入点:远程等离子增强原子层沉积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以其具备色域宽、视角广、对比度高、响应快、功耗低以及适用于柔性衬底等特点,在显示和照明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OLED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OLED中有机材料和金属电极易受空气中的水汽和氧气腐蚀而失去功能性是阻碍OLED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论文主要探究柔性OLED封装的问题。我们利用远程等离子增强型原子层沉积(Plasma Enhanced Atomic Layer Deposition,PEALD)技术制备ZrO2薄膜结合分子层沉积技术(Molecular Layer Deposition,MLD)制备zircone,获得高效的具有叠层结构的封装薄膜。首先,在研究ZrO2薄膜的生长过程中,我们利用原位质谱仪和原位晶振仪探究了薄膜沉积时的表面化学反应和薄膜沉积状态。通过原位质谱仪发现,在通入氧等离子过程中,腔体内的气氛中检测到H2O,CO,NO以及CO2的产生。可以推测腔体内发生类似燃烧的化学反应,从而证明利用高活性氧等离子体作为前躯体在低温下制备ZrO2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原位晶振仪观测到的薄膜稳定的生长状态,清晰的表现出薄膜表面自限制生长的过程。有趣的是,在我们实验中发现,当生长温度高于200oC,ZrO2薄膜中会生成一定量的腈化物(-CN),影响ZrO2的生长速率。同时,成功的在80oC的低温下,制备性能优异的ZrO2封装薄膜。为了优化封装薄膜的水氧阻隔性能,我们引入了zircone薄层制备有机/无机叠层结构封装薄膜。为此分别制作了四种不同结构的薄膜,可以发现随着嵌入zircone的层数变得密集,封装薄膜的表面形貌变得更加平缓。为了验证封装薄膜的性能,我们对四种不同结构的薄膜进行了水汽透过率测试和器件的寿命测试。并且获得最好的封装薄膜的水汽透过率低至3.08×10-5g.m-2.day-1,制备在PET衬底上的封装器件的连续点亮寿命达到182小时。这比之前利用水和臭氧作为前躯体有了很大的提高。
[Abstract]: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O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has wide color gamut, wide viewing angle, high contrast, fast response,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suitable for flexible substrate.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OLED technology,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iculties to be solved.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blems that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OLED that organic materials and metal electrodes are vulnerable to water vapor and oxygen corrosion in the air and lose their functionality.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problem of flexible OLED encapsulation.Zirconeal films were prepared by remote plasma Enhanced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PEALDD) and molecular layer deposition (MLDs) technique. High efficient encapsulated films with stacked structure were obtained.Firstly, in the study of the growth process of ZrO2 thin films, the chemical reaction on the surface and the deposition state of the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by in situ mass spectrometer and in situ crystal oscillator.By in situ mass spectrometer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oduction of CO2 and CO2 were detected in the atmosphere of the cavity in the process of oxygen plasma.It can be speculated that chemical reaction similar to combustion takes place in the chamber, which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preparing ZrO2 by using hig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lasma as precursor at low temperature.At the same time, the stable growth state of the thin film observed by in situ crystal oscillator clearly shows the process of self-limiting growth on the film surface.Interestingly, we found that when the growth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200oC / ZrO _ 2 film, a certain amount of nitrilides can be formed, which affects the growth rate of ZrO2.At the same time, ZrO2 packaging film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at low temperature of 80oC.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water and oxygen barrier performance of the encapsulated thin films, zircone thin layer was introduced to prepare organic / inorganic laminated packaging films.For this reason, four kinds of thin film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were prepar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encapsulated films became more smooth as the number of layers embedded in the zircone became denser.In order to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ncapsulated films, the water vapor transmittance and the lifetime of the devices were measured for four kinds of film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The water vapor transmittance of the best encapsulated film is as low as 3.08 脳 10 ~ (-5) g 路m ~ (-2) day-1, and the continuous lighting lifetime of the packaging device fabricated on PET substrate is up to 182 hours.This i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ver the previous use of water and ozone as precursors.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通讯员;;四机部激光薄膜技术交流会在常州召开[J];激光与红外;1979年01期

2 王显厚;;全国首届薄膜技术学术讨论会[J];仪器制造;1982年04期

3 电子部激光情报网真空薄膜技术调研组;;真空薄膜技术调研报告[J];激光与红外;1987年07期

4 曾乐勇;;薄膜的纳米世界[J];光机电信息;2008年12期

5 闻立时;等离子体科学技术应用专题系列介绍 第八讲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在薄膜技术上的应用[J];物理;1987年03期

6 金原粲,王大春;薄膜制作技术的现状[J];压电与声光;1989年01期

7 Yoshiaki Takeda;杨镇夷;;厚膜与薄膜技术的进展[J];光电子学技术;1982年03期

8 宾连弟;;薄膜技术在发光材料上的应用[J];真空电子技术;1986年01期

9 ;微波功率管中的薄膜工艺[J];电子管技术;1967年02期

10 钱大憨;贾嘉;陈柳炼;刘福浩;刘飞;张立瑶;叶柏松;李向阳;;光电器件薄膜附着力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红外;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兰众;李燕;刘云杰;邓宏;;铁电超晶格薄膜[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2 范翊;李亚君;蒋大鹏;张立功;王子君;吕安德;;聚酞菁硅氧烷Langmuir-Blodgett薄膜的制备与特性研究[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熊玉卿;王多书;罗崇泰;马勉军;;多波长激光告警及防护薄膜技术[A];中国真空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杨树本;徐玉江;;连续沉积硫化锌薄膜技术及设备的研制[A];2005'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林艺敏;江绍基;;薄膜技术在太阳能利用技术中的应用[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6 ;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杨传仁;张继华;娄非志;余为国;莫尚军;张琴;陈宏伟;;薄膜无源集成技术及其应用[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刘兴悦;干蜀毅;陈长琦;朱武;;薄膜均匀性的研究分析[A];中国真空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施卫;侯磊;;超声热解法制备SnO_2:F薄膜加热管及其性能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清岳;新一代单层透明薄膜技术[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2 深讯;亚太薄膜行业盛会将于深圳强势亮相[N];中国包装报;2008年

3 刘芝;薄膜科技及其应用[N];大众科技报;2000年

4 MEB 记者 石珊珊;光伏产业未来强劲 薄膜技术优势尽显[N];机电商报;2011年

5 记者 张丽娜;薄膜太阳能低成本竞争优势不再[N];消费日报;2010年

6 ;镀金属薄膜紧逼铝箔地位[N];中国包装报;2005年

7 陈晓平;薄膜技术的“推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本报记者 严凯;后“双反”时代:薄膜技术是趋势[N];经济观察报;2012年

9 佳文;绿色经济加速阻隔包装业发展与变革[N];中国食品报;2009年

10 编译 康佳媛;“结构型”日渐式微[N];中国纺织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艳华;钛酸锶钡薄膜在金属铜箔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黄桂芳;无机表面薄膜力学及耐蚀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王玫;β-SiC薄膜的低温沉积及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4 庞晓露;氧化铬薄膜的生长机理及力学性能表征[D];北京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永仓;双高掺杂锰氧化物薄膜的特性研究及薄膜生长的数值模拟[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钟志成;钽铌酸钾薄膜制备工艺优化及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赵磊;脉冲激光沉积纳米氧化钛薄膜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曲文超;非晶Al-Mg-B超硬薄膜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高道江;钼酸盐、钨酸盐和钛酸盐薄膜的软溶液工艺(SSP)制备技术及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曹江伟;超高密度磁记录介质用Fe-Pt薄膜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舒宁;Zn_3N_2薄膜的制备及光学特性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苏海霞;缺氧型氧化钛薄膜及其压敏电阻的电学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范洪远;物理气相沉积(PVD)制备石墨类薄膜[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4 宋平元;离子液体辅助沉积Cu_2ZnSnS_4薄膜[D];苏州大学;2015年

5 顾磊;MoS_2-C复合润滑薄膜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乜龙威;磁控溅射TiN薄膜疏油疏水性能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7 谢晓康;BST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赵家慧;柴油机活塞表面瞬态温度测试用薄膜传感器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9 陈皓帆;Cu/CuNi薄膜热电偶薄膜工艺优化与灵敏度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13年

10 邹世凤;Bi_2Te_3基薄膜热电性质与红外性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21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1721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9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