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基于中医养生理念指导的生活方式调整对耳鸣疗效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06 10:36

  本文关键词:基于中医养生理念指导的生活方式调整对耳鸣疗效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生活方式 调整生活方式 耳鸣 疗效


【摘要】:目的:耳鸣是以自觉耳中或头颅鸣响而无相应声源为特征的病证,发病率高,系耳科难治证之一。西医认为耳鸣病因众多,机制不明,迄今缺乏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耳鸣虽有大量报道,但高质量的文献很少,因此治疗效果尚未被普遍接受。过去的研究显示,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是引起脾胃失调导致耳鸣的基本病因病机,而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这些因素均有赖于患者自我调整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公式表明,生活方式在健康中的影响占60%,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防治慢性疾病近年来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首次尝试在中医养生理念指导下从调整耳鸣患者的生活方式入手,选用目前国内中、西医界一致推荐的较为可靠的耳鸣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分析生活方式调整程度及其它相关因素对耳鸣疗效的影响,探讨中医养生理念指导的生活方式调整对耳鸣疗效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符合耳鸣诊断标准且年龄在18岁以上、愿意配合调查、排除接受其它治疗可能干扰治疗结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以中药内服、耳穴贴压、按摩导引的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患者调整不良生活方式进行治疗。收集初诊时患者的基本信息、耳鸣基本情况、听力情况、伴随全身疾病情况以及初诊、复诊、随访时的耳鸣严重程度及生活方式信息。运用目前国内中、西医界一致推荐的耳鸣程度评估指标(Indicators of Tinnitus Severity,ITS)对患者每次就诊的耳鸣严重程度进行评分,ITS得分越高表示耳鸣越严重;运用自行设计的生活习惯调查表收集患者每次就诊的生活方式信息;通过电话随访获得患者停诊后的生活方式及耳鸣严重程度信息。根据耳鸣疗效评价标准对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估,以痊愈率和有效率两个指标作为疗效分析指标;以中医养生原理指导下自行研制的生活方式量化评分标准分别对收集到的治疗前后的睡眠、饮食、心情、运动等生活方式相关信息进行量化评分,生活方式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方式越趋向健康。将收集到的所有原始资料及整理后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运用Excel(2010)办公软件及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疗效统计、生活方式调整对疗效的影响、其它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耳鸣患者239例,其中男138例(占57.74%),女101例(占42.26%);年龄18~79岁,平均42.80± 14.00岁;学历:小学以下12人,初中55人,高中45人,中专21人,大专31人,大学57人,研究生及以上者12人,未填写学历者6人;伴全身其他基础疾病者197例(占82.43%),无全身疾病者42例(占17.57%);听力正常者57例(占23.85%),听力下降者159例(占66.53%),无测听结果者23例(占9.62%);伴声敏感者81例(占33.89%)、无声敏感者158例(占66.11%)。耳鸣部位:左耳75例(占31.38%)、右耳41例(占17.15%)、双耳97例(占40.59%)、颅内鸣响15例(占6.28%)、颅外鸣响7例(占2.93%)、身体以外鸣响2例(占0.84%)、说不清者2例(占0.84%);耳鸣病程0.25~480月,平均39.72±70.42月。初诊耳鸣ITS得分6~21分,平均12.42±3.04分。2.疗效:经平均6.74±6.15月治疗后耳鸣痊愈27例(11.30%),显效115例(48.12%)、有效46例(19.25%)、无效51例(21.34%),治疗总有效率为78.66%,痊愈率为11.30%。3.生活方式调整与疗效:①239例患者治疗前饮食、睡眠、心情、运动评分及总分分别为 15.20±2.88、20.96±3.55、22.52±3.42、8.88±1.61、67.56±6.98 分,治疗后相应的评分分别为 22.36±4.55、25.48±3.40、26.83±3.58、9.51±1.16、84.19± 10.02分,治疗后生活方式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提示本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方式总体来说较治疗前健康。在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组之间的治疗后生活方式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治疗后生活方式得分越高,耳鸣的疗效越好。②治疗后生活方式整体调整程度不同,疗效不同。遵嘱不良组、遵嘱较好组、严格遵嘱组痊愈率分别为0.00%、1.85%、27.28%;有效率分别为26.83%、80.56%、100.00%,3组的痊愈率及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生活方式遵嘱调整程度的增加,耳鸣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增加。③治疗后睡眠、饮食、心情、运动各单项因素是否严格调整均与疗效相关,严格调整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大大高于未严格调整组(P0.05)。④生活方式四因素与疗效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饮食习惯调整对疗效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心情调整及睡眠调整,而运动习惯的调整对疗效影响较弱。4.ITS变化分与治疗前后生活方式整体变化分、治疗后生活方式整体得分、治疗前后饮食变化分、心情变化分、睡眠变化分均为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5、0.705、0.697、0.632、0.611,提示ITS变化分与治疗前后生活方式整体变化分、治疗后生活方式得分呈强相关,与治疗前后饮食变化分、睡眠变化分、心情变化分中相关。而ITS变化分与治疗前后运动变化分为0.100,同时该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疗效有影响的其它因素:①疗程:耳鸣痊愈率与有效率随疗程增加而提高。将疗程按1个月内、1~3月、3~6月、6月以上进行分段,痊愈率分别为3.77%、7.95%、9.21%、11.30%,有效率分别为 10.04%、30.54%、42.260%、7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耳鸣严重程度:随严重程度增加,耳鸣的痊愈率下降(P0.05),但有效率升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耳鸣严重程度对ITS变化分所代表的耳鸣疗效仅有微弱的影响。③听力: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伴有听力下降者,痊愈率下降;但耳鸣的有效率与有无听力下降无关。6.与疗效无关的因素:①使用中药时长:耳鸣痊愈与否与服用中药时间占疗程百分比无关(P0.05);而有效组服用中药时间占疗程百分比短于无效组(P0.05),提示增加中药服用时间并不能提高疗效。②病程: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在半年以内者耳鸣痊愈率(18.52%)高于病程在半年以上者(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程对耳鸣痊愈率及有效率的影响均被排除。③性别、年龄、是否伴全身疾病、是否伴声敏感、耳鸣心理声学特征等因素对耳鸣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无明显影响(05)。结论:1.本文首次在常规中医治疗基础上,对基于中医养生理念指导下的生活方式调整方案治疗耳鸣的疗效进行了远期随访,239例随访结果显示,耳鸣痊愈率为11.30%,总有效率为78.66%,疗效满意,在临床耳鸣治疗过程中需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2.首次根据中医养生原理对生活方式进行了量化评分,作为评价生活方式健康与否的依据。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耳鸣的疗效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患者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的执行力度,即生活方式调整得离健康标准越近,疗效越好。在生活方式的饮食、睡眠、心情、运动四个因素中,以饮食调整对疗效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心情和睡眠习惯的调整,运动习惯的调整对疗效的影响最弱。3.在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的前提下,疗程越长,疗效越好。耳鸣严重程度对疗效有一定影响,即耳鸣越严重痊愈率越低,但有效率可能略高。伴听力下降者的耳鸣痊愈率较听力正常者低,但对有效率无影响。4.调整生活方式治疗耳鸣的疗效与耳鸣病程、服用中药时间占整个疗程的百分比及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伴全身疾病、是否伴声敏感、耳鸣心理声学特征等因素无关。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7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之光;中国气候与中医养生文化[J];医学与社会;2000年04期

2 高华,孙丰雷;中医养生与“非典”预防[J];辽宁中医杂志;2003年06期

3 邢玉瑞,杨丽华;中医养生中的哲学观[J];现代中医药;2003年06期

4 李雪冰 ,万梅 ,何玉冰;中医养生理论对飞行人员疗养的贡献[J];中国疗养医学;2003年02期

5 吴丽丽,严灿,周莺,王文竹;浅论中医养生[J];辽宁中医杂志;2004年01期

6 ;中医养生要诀[J];光明中医;2004年04期

7 张永树;中医养生显特色 健康长寿尽欢颜——《中医养生与健康长寿》评析[J];福建中医药;2004年04期

8 刘林亚;传统中医养生观念与全民健身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4期

9 林丽娟,周永艺;中医养生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04年05期

10 樊正伦;;中医养生四要诀(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布景林;;中医养生五大原则[A];第三届中和亚健康论坛暨2009·亚健康产业展览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雪亮;吴非;;中医养生科普的现状与问题[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久红;;面对中医养生“狂热”的理性策划[A];2011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文集[C];2011年

4 刘晓梅;李金光;王传香;;中医养生与健康[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陈书华;;论中医养生思想研究的当代价值[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喻美贞;吴小青;余桂珍;;中医养生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自我调摄[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和中浚;梁海涛;;加强中医养生特色研究 提升研究水平[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蒋力生;;简论中医养生的文化价值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辛海;;中医养生俱乐部之经络穴位学习班办班方法与体会[A];第三届中和亚健康论坛暨2009·亚健康产业展览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和中浚;江玉;;中医养生方法的归类及其内涵和特色[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芳;全国中医养生促进工程启动[N];科技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木元;中医养生科普需破解三难题[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梁启成;中医养生保健工程走进长寿乡[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4 北京养生文化学会会长 刘逢军;中医养生的根本与市场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杜文静 蔡丽娟 实习生 苏荣;中医养生 乱象丛中该信谁[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6 湖北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教研室 方铁根;四大矛盾困扰中医养生[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7 记者 郑伟;我省首家专业中医养生保健馆开业[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蒋炜宁;中医养生乱象丛生[N];宁波日报;2010年

9 燕妮;中医养生走向何方[N];东莞日报;2011年

10 中国中医科学院 曹洪欣 张志斌;借编撰工作厘清中医养生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强明;中医养生在意大利的推广前景和方法[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卢兢哲;基于中医养生理念指导的生活方式调整对耳鸣疗效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谭颖颖;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胡真;先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5 林文雄;明代中医养生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张时;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娟;中医养生会馆的功能构成与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漆胜兰;中医养生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王锦平;中医养生标本论[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4 张镔域;中医养生会所室内设计[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5 董亚雯;老旧纪念馆改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郑润权;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养生古代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安欢;中医养生古籍知识概念语义网络的构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8 王亚丽;产后养生中医古代文献整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孙莹;哈尔滨市老年人中医养生需求与对策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韩可玮;中医养生视野下的养生茶品牌形象设计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258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258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5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