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亡相关蛋白BCL-B在肝纤维化逆转中对肝星状细胞凋亡的调节及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凋亡相关蛋白BCL-B在肝纤维化逆转中对肝星状细胞凋亡的调节及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BCL-B 线粒体清除 肝纤维化逆转 肝星状细胞 凋亡
【摘要】: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反复损伤导致的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严重者会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预后不良,死亡率高。静态的HSCs富含维生素A,肝脏受到外来刺激时,细胞内维生素A脂滴消失,HSCs转化为活化状态,增殖、迁移能力增强,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该过程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有研究表明,去除致病因素后肝纤维化能够发生逆转。肝纤维化逆转的关键是减少胶原分泌,增加其降解。有研究证实活化的HSCs是胶原纤维的主要来源,两项啮齿类动物研究表明,大约50%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在纤维化逆转过程中发生凋亡,而其余的则恢复到静止表型。因此,以活化的HSCs作为靶点进行干预,诱导其凋亡、抑制其增殖及胶原分泌,可逆转肝纤维化。目前,对于治疗肝纤维化尚缺乏有效方法。因此,研究活化的HSC的凋亡机制,对于逆转肝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凋亡分为内源性凋亡和外源性凋亡,内源性凋亡又称为线粒体途径凋亡,其核心事件是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增加(mitochondrial outer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MOMP)。MOMP主要是由活化的BH3-only蛋白诱发,该类蛋白可诱导Bcl-2(B cell lymphoma-2)家族两个促凋亡分子BAX(Bcl-2-associated X protein)和/或BAK(Bcl-2 antagonist or killer)在线粒体外膜形成寡聚体,进而形成超分子通道介导线粒体膜间隙的蛋白释放,如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进而触发内源性细胞凋亡。因此,线粒体稳态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肝脏是一个高能耗器官,线粒体在能量生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超氧阴离子,这些活性氧成分会损伤线粒体内蛋白、脂类及核酸,而功能蛋白的损伤会增加活性氧的产生、加剧线粒体损伤。当蛋白及DNA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超过其自身修复能力时,细胞会通过自噬方式对损伤线粒体进行选择性地清除,被称为线粒体自噬(mitophagy)。目前的观点认为,线粒体自噬性清除与细胞凋亡同时存在,但是目前并无文献明确地证明线粒体清除与凋亡的相互关系。hsc中的线粒体清除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尚无报道。目前认为bcl-2家族蛋白同时参与了线粒体自噬性清除及细胞凋亡过程,该家族包括6个抗凋亡蛋白(bcl-2、bcl-b、bcl-w、bcl-xl、bfl-1和mcl-1)、许多促凋亡的bh3-only蛋白及其辅因子bax和bak。bcl-2家族蛋白定位于线粒体外膜,通过控制bax/bak寡聚体通道的聚合形成,从而调节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启动内源性细胞凋亡。该家族蛋白还可通过结合于自噬调节因子beclin-1阻断自噬小体的形成,bcl-2/beclin1相互作用是细胞自噬的关键调节点。bcl-b(又称为bcl2l10)是最晚发现且研究最少的一个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具有其典型结构特征。bcl-b在人体组织中广泛表达,而在hek293t细胞中,可通过与bax结合而抑制凋亡。目前bcl-b在线粒体清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并且bcl-b在肝纤维化形成、逆转及hsc凋亡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功能,未见报道。本课题旨在观察hsc凋亡及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凋亡相关蛋白bcl-b表达及线粒体含量的变化情况,阐明bcl-b对hsc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本学位论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肝纤维化逆转小鼠模型中原代hsc线粒体含量减少及bcl-b表达下调目的:建立纤维化逆转小鼠模型,观察在纤维化逆转过程中原代hsc的bcl-b表达及线粒体含量变化。方法:应用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4)腹腔注射法诱导小鼠肝纤维化,停药后自发逆转,建立肝纤维化逆转模型。肝组织石蜡切片经he与masson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变化。赖氏法检测血清alt、ast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westernblot检测collageni和α-sma的表达。采用原位灌流、梯度密度离心技术分离小鼠原代hscs,经光镜及荧光显微镜鉴定。westernblot检测线粒体蛋白tom20的变化,picogreen检测细胞中线粒体dna总量,评价线粒体清除情况。tunel和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bcl-b表达情况。结果:1成功复制肝纤维化逆转小鼠模型采用ccl4腹腔注射法诱导可逆性的肝纤维化,停止注射后,肝纤维化自发逆转,以此模拟肝纤维化逆转。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oil)、纤维化组(6w)、恢复1周组(r1w)、恢复2周组(r2w)、恢复4周组(r4w)。oil组小鼠肝脏质地柔软,表面光滑,色泽鲜艳。ccl4给药6w组小鼠肝脏体积稍缩小,质硬,黄褐色,表面细颗粒样,随停药时间延长肝脏表面逐渐恢复光滑柔软。he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oil组小鼠肝板排列整齐,肝小叶结构完整,胶原纤维极少或缺如。6w组小鼠肝脏有出血、坏死,肝细胞空泡、脂肪变性,大量炎细胞浸润,肝板正常排列消失,小叶结构紊乱,胶原纤维组织明显增生沉积。随着停药时间延长,r1w、r2w、r4w组小鼠肝脏坏死逐渐得到改善,肝板排列逐渐恢复,肝细胞脂肪变性减少,胶原纤维组织减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α-sma和collageni在6w组肝组织中阳性细胞数增多、染色加深,明显高于oil组,r1w组的表达较6w组无明显变化,随停药时间延长,r4w组的表达明显减少。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oil组相比,6w组两种蛋白表达升高,随停药时间延长,两种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在r4w组表达最低。ccl4腹腔注射6w时alt、ast水平较oil组明显升高,停药后转氨酶水平逐渐下降。以上结果表明肝纤维化逆转模型复制成功。2成功提取小鼠原代hscs应用链酶及Ⅳ型胶原酶原位灌注后,进行梯度密度离心,分离小鼠原代hscs。在波长328nm的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可自发蓝绿色荧光。显微镜下,刚分离的hscs未活化,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大,折光性强。经光镜及荧光显微镜鉴定,所提细胞纯度约为80%,得率约为1×105~1.5×105/小鼠。接种于塑料培养瓶24h后,细胞全部贴壁,本研究取培养3天的原代hsc用于实验,此时细胞仍为静止状态,未被活化;较接近于在体状态。3肝纤维化逆转中原代hscs凋亡增加tunel染色结果显示,oil对照组中hscs的凋亡较明显,6w组中hscs凋亡明显减低,只有极少部分处于凋亡状态。肝纤维化逆转阶段,hscs的凋亡均明显增多,但与停药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应用annexin-v/pi双重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与oil组相比,6w组hscs凋亡显著减少,在停药后细胞凋亡增加,于停药2周时细胞凋亡最为明显,以早期凋亡为主,而在停药4周时表现为晚期凋亡为主,细胞总凋亡率与停药时间无明显相关性。表明在肝纤维化逆转中,hscs凋亡增加。4肝纤维化逆转中hscs线粒体含量减少,bcl-b表达下调从原代hscs中提取蛋白,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线粒体膜蛋白tom20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6w肝纤维化组中,tom20较oil对照组明显升高。随停药时间延长,tom20的表达逐渐降低,在r4w表达最低,但仍高于oil组水平。表明在肝纤维化时,hscs线粒体含量丰富;而在纤维化逆转过程中,hscs线粒体清除增强,细胞内线粒体含量逐步减少。picogreen荧光染色观察原代hscs中线粒体dna(mtdna)含量。结果显示,在6w组的hscs中,胞浆中荧光亮度较oil组明显增强,且聚集形成团块状,面积较大,表明线粒体增多、融合。而在停药后的r1w组的细胞中,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且荧光团块明显减小。r2w组较r1w组无明显变化,r4w组中荧光强度虽较前无明显变化,但荧光团块消失,胞浆中荧光较均匀一致。表明在纤维化形成时,hscs中线粒体数量增加且融合聚集;在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线粒体逐渐分散在胞浆中,且数量减少。westernblot结果显示,oil组中bcl-b表达较低,6w组中的表达明显升高,随停药时间延长、肝纤维化逆转,该蛋白的表达逐渐下降,在r4w组中表达接近oil组。表明bcl-b表达与原代hscs的凋亡存在相关性。结论: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hscs的凋亡及线粒体清除增加,bcl-b表达下调。第二部分:bcl-b对肝星状细胞凋亡及线粒体清除的影响目的:诱导hsc细胞株lx2凋亡,验证肝纤维化逆转小鼠模型中原代hscs的结果。抑制线粒体清除,明确线粒体清除对hscs凋亡的影响。在lx2中敲低及过表达bcl-b,观察其对lx2凋亡及线粒体清除的影响。方法:应用凋亡诱导剂gtx建立lx2凋亡模型,应用抑制剂csa干预细胞抑制线粒体清除,设计并合成可敲低bcl-b表达的sirna及过表达bcl-b的腺病毒,在lx2中敲低及过表达bcl-b。用westernblot检测bcl-b、线粒体蛋白、凋亡相关蛋白及hsc活化相关蛋白的表达;picogreen检测线粒体dna含量;tunel检测细胞凋亡,反映细胞凋亡、线粒体清除及bcl-b表达水平。结果:1在hsc细胞株中诱导凋亡,线粒体清除增强,bcl-b表达下调应用胶霉毒素(gliotoxin,gtx)诱导hsc细胞株lx2凋亡,在细胞水平模拟肝纤维化逆转。(1)tunel染色检测hscs凋亡率,结果显示,gtx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tx组活化的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和活化的内源性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9显著升高。同时,gtx组的hsc活化相关蛋白collageni和α-sma的表达明显减少。表明gtx成功诱导了hscs凋亡。(2)并且gtx组的线粒体蛋白tom20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icogreen荧光染色法检测mtdna含量,对照组胞浆中绿色荧光强度较高、呈颗粒状,诱导凋亡后,荧光明显减弱且散在分布。说明在凋亡细胞中线粒体总量减少且分散,表明在凋亡的lx2中,线粒体清除明显增强。(3)westernblot结果显示,gtx诱导lx2凋亡后,bcl-b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抑制线粒体清除可抑制hscs凋亡,上调bcl-b表达(1)westernblot结果显示,用线粒体自噬抑制剂环孢菌素a(csa)处理细胞后,线粒体膜蛋白tom20表达升高。picogreen染色结果显示,加入csa后细胞中绿色点状荧光的数量增加,强度升高。表明csa成功抑制了线粒体的清除。(2)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csa干预后,细胞凋亡率降低。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sa刺激后,活化的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9及cleaved-caspase3降低。并且hsc活化指标collageni和α-sma的表达显著升高。表明抑制线粒体清除后lx2凋亡减少。(3)westernblot结果显示,csa抑制线粒体清除后,bcl-b升高。3敲低bcl-b促进hscs凋亡及线粒体清除在lx2转染bcl-b特异性的sirna(sibcl-b),并转染无关序列的sirna(sicon)作为对照组,收集蛋白检测bcl-b表达。(1)westernblot结果显示,sibcl-b组较sicon组bcl-b蛋白表达减少了79%,说明bcl-b被成功敲低了。(2)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sibcl-b组的细胞凋亡率较sicon组明显升高。westernblot结果显示,敲低bcl-b后,与sicon组相比,cleaved-caspase9及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同时,collagen和α-sma表达明显下调。说明敲低bcl-b会导致lx2凋亡增加及分泌功能降低。(3)westernblot检测线粒体蛋白tom20结果显示,sibcl-b组中tom20蛋白表达较sicon组显著降低。picogreen结果显示,sibcl-b组细胞中的荧光强度及面积均较sicon组降低,说明mtdna减少。表明敲低bcl-b后,lx2中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清除增加。4过表达bcl-b可抑制lx2凋亡及线粒体清除通过感染腺病毒载体在lx2中过表达bcl-b(adbcl-b),对照组感染空载体腺病毒(adcon)。感染效率可达90%以上。(1)应用westernblot检测bcl-b蛋白表达,结果显示adbcl-b组较adcon组升高约4.7倍,说明bcl-b被成功过表达。(2)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与adcon组相比,adbcl-b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westernblot结果显示,较adcon组,adbcl-b组cleaved-caspase9和cleaved-caspase3显著降低。同时,adbcl-b组的collageni和α-sma表达增加。说明过表达bcl-b能抑制lx2凋亡,并促进其活化。(3)对线粒体蛋白tom20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adcon组相比,adbcl-b组tom20的表达升高。表明过表达bcl-b的细胞中线粒体含量增加,线粒体清除被抑制。结论:抑制线粒体清除导致细胞凋亡减少。bcl-b可抑制lx2凋亡及线粒体清除。第三部分:bcl-b通过抑制细胞线粒体清除抑制hsc凋亡目的:明确bcl-b是否通过抑制线粒体清除调节细胞凋亡。探讨bcl-b抑制线粒体清除的分子机制。方法:在敲低bcl-b的lx2细胞中应用线粒体自噬抑制剂,通过westernblot检测线粒体蛋白表达及picogreen检测mtdna验证线粒体清除被抑制,应用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敲低或过表达bcl-b,检测细胞中p-parkin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双染的方法检测lx2细胞中bcl-b与p-parkin是否存在相互结合。结果:1抑制线粒体清除可抑制bcl-b敲低对lx2的作用为明确bcl-b是否通过抑制线粒体清除来抑制细胞凋亡,在敲低bcl-b的细胞中阻断线粒体清除过程。(1)检测线粒体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ibcl-b+csa组的线粒体膜蛋白tom20表达量较sibcl-b组明显升高。picogreen检测mtdna结果显示,csa干预后较单纯sibcl-b转染组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荧光颗粒更聚集。说明csa成功抑制了线粒体清除。(2)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sibcl-b+csa组较sibcl-b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与sibcl-b组相比,sibcl-b+csa组的cleased-caspase3和cleased-caspase9水平明显降低;而collageni和α-sma的蛋白表达量升高。表明抑制线粒体清除可抑制bcl-b敲低诱导的lx2凋亡。2bcl-b下调p-parkin水平parkin的磷酸化活化是启动线粒体自噬的关键。westernblot结果显示,敲低bcl-b使p-parkin的水平升高,而过表达bcl-b时,p-parkin水平明显降低。表明bcl-b可抑制线粒体自噬关键蛋白parkin的磷酸化活化。3bcl-b与p-parkin存在相互作用(1)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以兔抗p-parkin(鼠抗bcl-b)对lx2总蛋白进行交互沉淀,并用兔抗igg(鼠抗igg)沉淀作为对照,在igg沉淀组未检测到条带,在p-parkin及bcl-b沉淀组分别检测到bcl-b和p-parkin的条带,说明bcl-b和p-parkin存在相互结合。(2)用红色荧光标记bcl-b,用绿色荧光标记p-parkin,用带蓝色荧光的dapi标记细胞核,进行免疫细胞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lx2中,绿色荧光标记的p-parkin分布于细胞质,核周区域较为集中,红色荧光标记的bcl-b在胞浆中呈斑点状分布,两者荧光部分重叠(黄色区域),表明bcl-b与p-parkin存在部分共定位。结论:BCL-B可通过抑制线粒体清除抑制HSC凋亡。在HSC中,BCL-B和p-Parkin蛋白存在相互作用,BCL-B可能通过与p-Parkin结合,抑制其磷酸化活化,从而抑制线粒体自噬性清除。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7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壅军,王新生,骆抗先;肝癌与癌旁组织中细胞凋亡、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J];中原医刊;2000年09期
2 王露,范慧,莫晓宁,张颖妹,魏征人,钟英成,黄大无;重组凋亡相关蛋白PDCD5的纯化及稳定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4期
3 戴昕;李占全;冀林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年04期
4 谭宁,孟艳,姬志娟,赵志炜,盛树力;卵巢去势引起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改变与UPAN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年07期
5 罗嘉,熊文碧,匡湘红,周黎明;红花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和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5年03期
6 林雪梅;李均;汪维伟;;小鼠胚胎胃发育中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刘玉昆;张建平;陈立斌;邝健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对JAR细胞凋亡相关蛋白配体表达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8 胡美茹,靳宝峰,何昆,张学敏,沈倍奋;凋亡相关蛋白(eIF-5A)——双向电泳分离、编码基因克隆和表达、多抗制备[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3年06期
9 韩哲;李军祥;田德禄;鲁香凤;戴欣;;萎康胶囊对胃癌前期病变大鼠胃黏膜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10 雷澍;江荣林;朱美飞;吴建浓;;黄芪注射液对重症肺炎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红;高瑞兰;钱煦岱;林筱洁;徐卫红;周郁鸿;;三七皂苷对造血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陈小红;高瑞兰;钱煦岱;林筱洁;徐卫红;周郁鸿;;三七皂苷对造血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陈小红;高瑞兰;郑智茵;钱煦岱;徐卫红;;三七皂苷对造血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陈小红;高瑞兰;钱煦岱;林筱洁;徐卫红;周郁鸿;;三七皂苷对造血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池一凡;生伟;孙忠东;孙龙;牛兆倬;孙勇;;热休克蛋白70对供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6 白洁;邵宗鸿;刘鸿;施均;何广胜;曹燕然;图梅峰;吴玉红;井丽萍;秦铁军;崔振珠;贾海蓉;孙娟;薛艳萍;陈辉树;钱林生;杨天楹;杨崇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CD34阳性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A];第三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秦毅;韩金利;刘广辉;梁亮;刘海洋;马全瑞;冯利强;;黄芪甲苷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凋亡神经元形态与凋亡相关蛋白及其基因作用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3年
8 郝述霞;王春燕;苟巧;齐雪松;张翠兰;佟鹏;张伟;吕慧敏;;高功率微波辐照对大鼠睾丸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以及安多霖的防护作用机制[A];低碳生活与健康损害论坛——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第5次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呙登俊;陈英辉;王乃东;刘文文;赵永波;;GDNF通过PI-3K信号通路调节缺氧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陈英玉;孙荣华;韩文玲;张颖妹;宋泉声;狄春辉;马大龙;;人凋亡相关蛋白TFAR19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核转位研究[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倩;凋亡相关蛋白BCL-B在肝纤维化逆转中对肝星状细胞凋亡的调节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2 张翠莉;人肝脏凋亡相关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质的规模化发掘[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3 李长菲;一种新型凋亡相关蛋白EAPF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湛平;连接蛋白及其组成的间缝隙连接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2 王莉;地塞米松通过调控细胞自噬和凋亡减轻海水吸入型肺损伤的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3 刁建新;三黄茵赤汤通过APE1/Ref-1抑制p53调控凋亡相关蛋白防治慢加急肝衰竭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杜忠娟;基因重组香菇C_(91-3)菌凋亡相关蛋白Latcripin-2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5 张阳儿;针刺对移植性肝癌小鼠免疫功能和凋亡相关蛋白影响的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孙伟华;预先低剂量X线照射对荷HepG2裸鼠P53等蛋白表达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2年
7 李均;小鼠胚胎消化管上皮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8 张利平;TOCP诱发母鸡OPIDN发生过程中神经电生理、抗氧化系统及凋亡相关蛋白变化[D];山东大学;2006年
9 韩金利;黄芪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凋亡细胞形态与凋亡相关蛋白及其基因作用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10 张勤丽;铝致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的体外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61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26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