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呼吸道合胞病毒复制相关宿主因子的高通量筛选及血小板因子4抗病毒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22:01

  本文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复制相关宿主因子的高通量筛选及血小板因子4抗病毒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呼吸道合胞病毒 高通量筛选 宿主因子 血小板因子4 抗病毒 受体


【摘要】: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感染人类的重要呼吸道病毒,主要感染儿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可导致包括肺炎和支气管炎在内的严重呼吸道疾病,每年在全球造成3380万感染病例和6.6~25.4万死亡病例,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针对RSV的疫苗和治疗性抗体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尚无商品化的疫苗和高效的抗病毒干预手段。研究病毒宿主因子有助于发现新的抗病毒靶点,是当前领域内研究热点和重点。目前对RSV在感染过程中如何影响宿主免疫防御已有一定了解,但对宿主因子在RSV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在基因组水平上对RSV复制相关宿主因子的全面认识。为了更全面阐释RSV复制相关宿主因子及其功能,本研究基于含有10001个人类基因cDNA表达文库的高通量筛选,分析影响RSV复制的宿主因子,发现59个宿主因子与RSV的复制相关,通过功能验证,对其中抑制病毒复制功能最强的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 4,PF4)开展了深入的抗病毒功能与机制研究。在RSV宿主限制因子筛选中,本研究将人cDNA表达文库与高通量细胞转染技术相结合,用液体工作站和高内涵显微成像设备,通过免疫荧光分析病毒蛋白表达水平,在RSV感染细胞模型中实现外源基因的过表达和高通量筛选,分析与RSV复制相关的宿主因子。通过实验条件筛选,获得了自动化、高通量和信噪比良好(6.7±0.3)的优化研究体系,完成10001个人类基因cDNA的筛选。以RSV N蛋白荧光信号强度为指标,计算感染率并转换为z score,z score的绝对值反映样本的变异程度,其数值的正负反映变异的方向性。细胞数量z score≥-3的样本为有效数据。以感染率z score=±2作为阈值,z score2的基因为对RSV复制有促进作用,z score-2的为有抑制作用。筛选共获得355个与RSV病毒复制相关的目标基因,其中122个有正调控作用,233个有负调控作用。上述基因经二次验证筛选,确定了细胞色素C氧化酶组装因子1同系物(COA1)、泛素样修饰物激活酶1(UBA1)等10个基因具有正向调控病毒复制的作用,γ-干扰素(IFNG)、血小板因子4(PF4)等49个基因具有负调控作用。利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对上述筛选后的基因进行功能验证,确定其对RSVN基因的表达具有相应的上调或下调作用。在筛选发现的RSV限制性宿主因子中,PF4具有较高的病毒感染抑制率。PF4是一种分泌型表达的细胞因子,具有调节造血功能、促进凝血与创伤愈合、免疫调节、抗血管新生等多种生理功能,在肿瘤、移植排斥反应和放化疗导致的造血功能障碍治疗中,PF4在动物模型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仅有两个研究团队报道了 PF4可抑制流感病毒和HIV复制,对其抗病毒功能的了解还十分有限。为了阐释PF4抑制RSV病毒复制的功能机制,首先我们分析了临床RSV感染婴幼儿外周血PF4浓度,发现与无呼吸道感染人群对照比较,其血浆PF4浓度显著增高(p0.001)。进一步我们在细胞和动物水平对其分析对RSV复制的作用机制。首先,通过在Hela细胞中转染表达PF4蛋白,发现RSVN蛋白随着PF4表达增加而降低,两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而信号肽缺失的非分泌型PF4突变体对RSV复制无影响;进一步在HEp-2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重组人PF4蛋白后再感染RSV,发现病毒复制受到抑制,且抑制率与PF4浓度呈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分泌型PF4蛋白具有抑制RSV复制的作用。为确定分泌型PF4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针对于吸附还是穿入阶段,我们在病毒吸附前、进入阶段和进入结束后分别给予PF4处理,发现只有在吸附前和进入阶段加入PF4蛋白才能下调细胞内RSVN基因表达水平,在病毒吸附前加入PF4的病毒复制抑制作用能够更强,提示PF4主要在RSV吸附阶段发挥作用。PF4可高亲和力结合多种糖胺聚糖,其中包括重要的RSV受体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μlphate,HS)。因此,我们推测PF4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细胞表面HS而阻断RSV对宿主细胞的吸附。通过将PF4蛋白与不同浓度的肝素混合后孵育HEp-2细胞,弃去混合物后再用RSV感染细胞,发现RSV感染率随肝素浓度上升而增加,表明PF4对RSV感染的阻断依赖于肝素与HS结合能力;免疫荧光共聚焦技术发现HS与PF4和RSV在细胞膜表面分别存在共定位,但PF4与RSV未见共定位,提示PF4结合HS后阻断了 RSV对HS的吸附,限制了病毒的进入。用肠道病毒71(HS为其受体之一)和非HS受体依赖的流感病毒WSN为模型的研究,发现PF4对EV71的复制也具有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PF4可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HS,阻断病毒吸附过程,发挥非特异性的抗病毒作用。在RSV小鼠感染模型中对PF4的抗病毒功能进行验证,发现感染RSV小鼠肺部和血浆PF4水平显著升高(p=0.005);经鼻给予PF4能显著降低小鼠肺部RSV载量,减轻肺部病理损伤,下调气道IL-6炎性因子的水平,表明PF4能通过抑制宿主体内病毒复制减轻RSV的病理损伤。上述结果表明内源性PF4在宿主抗RSV感染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功能获得性高通量筛选技术,发现了一批RSV感染相关宿主因子,为构建RSV-宿主相互作用网络、阐明RSV感染的调节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发现RSV感染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和新的抗病毒靶点提供了研究方向。对PF4抗病毒机制的研究也首次揭示了其在抗RSV感染中的作用,为深入研究PF4抗病毒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PF4的抗病毒靶点HS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广泛表达,是多种病毒的受体或辅助受体,提示PF4可能具有广谱抗病毒能力,其抗病毒谱和应用潜力还需进一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3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璐璐;赵霞霞;李发荣;;基于受体的药物高通量筛选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09年03期

2 徐志红,蒋志胜;药物筛选新方法——高通量筛选[J];生物学通报;2003年03期

3 史继静;焦新生;刘朝奇;;高通量筛选在抗病毒药物筛选中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08年03期

4 ;预测未来50年的生命科学重大进展[J];微循环学杂志;2011年01期

5 姜怡,杜冠华,孙秋,彭云霞,李凌枫,徐丽华;放线菌生物活性物质的高通量筛选[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唐双焱;梁朝宁;蒋培霞;;高通量筛选工具的设计与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7 王少鹏;李际仙;彭志刚;曹婧;;高通量筛选瞬时受体势V3通道调节剂细胞模型的建立[J];生物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8 杨瑶;袁生;戴亦军;尚广东;;基于微孔板的高通量筛选6-羟基烟酸转化菌方法的建立[J];微生物学报;2008年01期

9 曹婧;张烨;彭志刚;李际仙;王少鹏;;组胺H3受体激活剂高通量筛选细胞模型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年09期

10 席建忠;马明;王干诚;骆宇峰;;高通量siRNA筛选技术发展与展望[J];生命科学;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国宾;;新药晶型高通量筛选与评价[A];第二届中国晶型药物研发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秦路平;张巧艳;郑汉臣;;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3 南刚;孙秀璇;颜桦;孙士生;杨刚龙;简强;陈超;李铮;;糖结合蛋白的高通量筛选和分离纯化方法的建立[A];2008年全国糖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8年

4 张晶;那娜;欧阳津;;高通量筛选贵金属纳米簇作用蛋白的方法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苏培瑜;杨洪军;李韶菁;;白介素1-beta转化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A];2010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高翔;;高通量筛选ENU诱变产生的遗传疾病小鼠模型[A];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功能研究——青年科学家论坛第八十次活动论文集[C];2003年

7 杨玉菡;龙姿;欧阳津;那娜;;纳升电喷雾质谱的在线催化剂高通量筛选[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8分会:质谱分析[C];2014年

8 唐修文;;以Nrf2/ARE通路为靶点的高通量筛选平台的建立及应用[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张继跃;;新药研发中候选化合物的药物代谢高通量筛选[A];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席建忠;马明;王干诚;骆宇峰;;高通量siRNA筛选技术发展与展望[A];生命科学——专题:RNA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第26卷第3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通量筛选和样本处理的自动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2 马云;我国学者发明抗HIV药高通量筛选新法[N];中国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亮;西瓜食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Ⅲ型分泌系统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韩子泊;呼吸道合胞病毒复制相关宿主因子的高通量筛选及血小板因子4抗病毒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3 谭俊;基于多尺度创新原理的工业微生物高通量筛选平台构建及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4 笪宇蓉;JAK-STAT6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及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5 白慧君;高通量筛选eIF2α小分子激动剂及对DHBDC的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媛;基于荧光成像的光催化反应的高通量筛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春艳;人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高通量筛选系统的建立[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晨;肝X受体激动剂高通量筛选平台的建立及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肖远;EYFP-H148Q/I152L-HeLa细胞筛查模型的建立及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5 齐海浪;金属硫化物复合g-C_3N_4光催化性能的高通量筛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张美娟;基于原位微气泡成像的光催化水裂解产氢材料的高通量筛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吴鹤云;常压室温等离子诱变结合高通量筛选选育尿苷产生菌[D];天津科技大学;2016年

8 董晓娜;体内外方法高通量筛选系列化合物药动学性质[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9 米泽云;小分子化合物IMB-LA抑制Vpu降解BST-2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张礼平;抗肝癌中药成分的高通量筛选及LCID-1作用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63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263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2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