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系统性红斑狼疮全基因组编码变异关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9 19:14

  本文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全基因组编码变异关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显子芯片 编码变异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易感基因


【摘要】: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OMIM#152700)是一种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的、多系统累及的结缔组织疾病,其特征性表现是大量的自身抗体产生导致多组织损伤,严重者可危及生命。SLE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男女患病比率约是1:9。SLE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差异性,随着种族和地域的变化而不同,其中非洲人最高,白种人最低,中国人群居中。全球SLE的平均患病率约为12~39/10万,中国SLE患病率约为31~70/10万。近年来,SLE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伴发肿瘤几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危害巨大。目前SL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紫外线辐射、感染、药物、环境污染、饮酒等)交互作用引起的,其中遗传因素在SLE的发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该病是由多个易感基因参与的复杂疾病。自2008年以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研究在SLE的遗传学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学者相继发表了多项SLE GWASs研究,目前通过GWASs及其后续研究(如大样本量验证研究、精细定位和GWAS-meta分析研究等)在多种人群中鉴定出81个SLE易感位点(均达到全基因组显著水平)。然而,这些易感位点并不能完全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SLE遗传变异,表明仍有其他遗传因子尚未被发现。此外,GWAS发现的疾病相关遗传变异大部分位于基因组非编码区内,为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的线索是有限的。因此有学者假设,难以在GWAS中发现的编码变异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复杂疾病的“遗传性缺失”。最近,为了有效地研究编码变异在人类复杂疾病中的作用,外显子组芯片应运而生,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国际上外显子芯片已成功应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多发性硬化、银屑病等多种复杂性疾病的研究中,发现了新的疾病易感性位点,更重要的是,还发现了一些与疾病发病风险直接相关的编码变异,为研究疾病的生物学发病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线索。目的:利用外显子芯片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系统的搜寻与SLE关联的功能性编码变异,进一步鉴定SLE易感基因,并通过功能注释评估编码变异与SLE的关系;同时分析低频变异与SLE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定制的Illumina Human Exome Asian Bead Chip对中国汉族人群5,004例SLE患者和8,179例对照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分型,经过质控,初步筛选出与SLE关联的候选SNPs。从中选取最有统计学意义并与免疫相关的SNPs,再通过Sequenom平台在独立的5,099例病例和8,147例对照中进行基因分型验证,确定中国汉族人SLE的遗传变异,并通过e QTL等数据库对其进行功能注释。结果:通过对外显子芯片的基因分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质控,从中挑选出39个候选SNPs(P1.00×10-3)进行独立验证,验证阶段有21个SNP达到提示性关联证据(P0.05)。初筛数据与验证数据联合分析后发现有6个SNPs达到全基因组水平(P5.00×10 8),分别位于6个新的SLE易感基因内或上游:CD58(rs1335532,P=5.80×10-09,OR=1.11),LCT(rs2322659,P=1.80×10-17,OR=1.17),TPCN2(rs10750836,P=3.85×10-11,OR=1.13),OAS1(rs1051042,P=1.77×10-11,OR=0.87),AHNAK2(rs4465542,P=1.70×10-11,OR=0.85),and TNFRSF13B(rs4792801,P=1.15×10-10,OR=0.89)。本次研究新发现的6个SNPs中,有3个SNPs是位于基因外显子编码区,其突变可导致氨基酸改变,分别是:rs2322659(p.Asn1639Ser,LCT),rs1051042(p.Arg361Thr,OAS1),rs4465542(p.Thr4664Ala,AHNAK2);有2个SNPs rs1335532和rs4792801分别位于基因CD58和TNFRSF13B的内含子区域;只有一个SNP rs10750836是位于基因TPCN2的5'端上游841bp处。这些SNPs位于多种免疫细胞的调控区,如启动子,增强子和DNase超敏位点,并对CD58,TPCN2,OAS1和TNFRSF13B基因具有e QTL效应。同时这些新鉴定的基因参与多个免疫应答和刺激反应的相关通路。结论:本研究是第一项SLE的全基因组外显子芯片研究,在中国汉族人群10,103例SLE病例和16,326例对照中鉴定出6个新的SLE易感基因(CD58,LCT,TPCN2,OAS1,AHNAK2,TNFRSF13B),该研究结果为SLE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丰富了中国汉族人SLE遗传变异图谱,为疾病的预防、诊断、个体化治疗及药物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93.2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明智,鲍华英;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及其预后判断[J];临床荟萃;2000年03期

2 包学恩;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分析[J];山东医药;2000年16期

3 蒋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年01期

4 尹培达;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J];新医学;2000年01期

5 谢可锋,曹建春;数病并存非真相 一元分析得确证──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误诊经过[J];新医学;2000年09期

6 张强,苏明,朱永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4小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7 李蔚林,李东辉,孙淑萍,孟红珍,刘军,李伟玲;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年08期

8 蒋天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少见表现与误诊[J];中国综合临床;2000年03期

9 张秋生,崔惠敏,叶任高;老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疮62例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10 蔡绥,郑敏,孙国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amm-Horsfall蛋白 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丁丁;杨正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陈勇;楼燕如;忻霞菲;王庭辉;黄华;周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FoxP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2009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顾越英;;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A];2009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冯琴;纪超;杨波;毕志刚;;40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剑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预防和调护[A];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江必明;王静;;气溶胶生物电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治疗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7 杨金英;李贵安;;系统性红斑狼疮五年随访[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8 张广中;王萍;蔡念宁;陶毅;孙丽蕴;;40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情况分析[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林冰;吴东海;王丽英;曹慧颍;张政新;刘艳秋;;不同性别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分析比较[A];首届全国中青年风湿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孙铀;张凤山;;1995-2005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因素回顾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 薛鸾 主任医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后和转归[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2 记者 王丹;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国数据”发布[N];健康报;2011年

3 仇逸;我国科学家发现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基因[N];北京科技报;2003年

4 解放军福州总医院风湿科 李忆农博士;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绝症吗?[N];福建科技报;2004年

5 栗占国 罗刚;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药要规范[N];健康报;2006年

6 孙维生;如何早期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N];潮州日报;2009年

7 陈静;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保健时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胡德荣;降伏红斑狼疮 “仁济”领跑[N];健康报;2010年

9 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陈青;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新疗法[N];文汇报;2011年

10 孙国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了“新钥匙”[N];中国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雷雷;系统性红斑狼疮全基因组编码变异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2 辛倩;MiR-155通过调控S1pr1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李蕊;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浆microRNA表达谱筛查与验证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吴昊;系统性红斑狼疮中MDSC通过产生Arg-1促进Th17细胞分化和疾病进展[D];吉林大学;2016年

5 吴言为;青蒿素衍生物SM934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6年

6 钱君岩;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临床队列及生物标志物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7 王紫倩;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长期预后[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8 李敏;A20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9 伍洲炜;常见诱发因素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沈浩霖;多模态超声新技术检测糖尿病胃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胃受累[D];福建医科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烨;TLR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中对肾脏损伤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华梁;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李连连;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汪晓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u樗乇泶锛捌溆隒D4~+CD25~+Foxp3~+Treg细胞相关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郭颖;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6 王国芬;滋阴降火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评价及其对细胞因子IL-10、IL-18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武敏;健脾滋肾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病变影响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车国柱;Th1/Th2及Th17/Treg平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前后变化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9 杨金华;CD19~+CD5~+B细胞、白细胞介素-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10 邸宇姿;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71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271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7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