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断下牙槽神经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离断下牙槽神经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失神经支配 实验性牙周炎 宿主反应 下牙槽神经 微型CT
【摘要】:牙周炎是有着广泛罹患人群的口腔疾病,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牙周致病菌是牙周炎发生的始动因素,没有牙周致病菌不会发生牙周炎,然而在牙周致病菌普遍存在、口腔卫生状况相似的情况下,不同个体牙周病损的发生和进展存在很大差异,这就提示宿主因素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致病菌的存在是牙周炎发生的必要条件,宿主易感性则影响宿主在应对细菌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强度,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破坏。牙周组织炎症进展及组织破坏的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宿主对牙周致病菌及其代谢产物的免疫炎症反应。神经因素是宿主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经可以通过分布在组织器官中的疼痛感受器、刺激感受器来感受疼痛、压力,发挥感知功能。神经也可以通过分泌神经递质和神经肽来调控组织损伤后的局部炎症反应,影响损伤组织的修复愈合。神经因素其在牙周炎发生进展中是否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值得进一步的研究证实。重度牙周病程中,牙周支持组织大量破坏,其中的神经束亦会受累,导致部分病变组织区域会处于失神经支配的情况,失神经支配后病变区的炎症进程如何发展,神经及其分泌的功能性神经肽在牙周组织炎症进程中发挥何种作用亟待深入研究和阐释。失神经支配亦是神经支配研究的有力补充。丝线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在牙周炎研究中应用广泛。单纯使用丝线或者正畸结扎丝结扎诱导的牙周炎一般需要较长的试验周期才能观察到明显牙槽骨吸收。丝线配合牙周致病菌则能够更快的观察到牙周炎症和骨质吸收的发生,但是细菌的培养或购买又会增加实验成本和操作的难度,不同批次给药又会存在一致性问题。我们使用缝合丝线严密缠绕包裹正畸结扎丝改良结扎诱导的大鼠牙周炎模型。本研究建立离断下牙槽神经的失神经支配和结扎诱导的大鼠牙周炎的联合模型。观察失下牙槽神经支配对大鼠牙周炎的发生、进展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缝合丝线严密缠绕包裹4-0正畸结扎丝,分离牙龈之后牢固结扎于下颌第一磨牙牙颈部诱导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同时离断同侧下牙槽神经。选择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丝线加钢丝结扎组(L),单纯离断神经组(D),丝线加钢丝结扎+离断神经组(LD),正常鼠(N)作为对照(n=8)。丝线加钢丝结扎组(L)和丝线加钢丝结扎+离断神经组(LD)的大鼠行侧下颌第一磨牙丝线加钢丝结扎诱导实验性牙周炎;单纯离断神经组(D)和丝线加钢丝结扎+离断神经组(LD)的大鼠同时行右侧下牙槽神经离断术。术后4周取材,分离下颌骨行Micro-CT检查,定量评价牙槽骨吸收情况,分析骨组织面积百分比(percent bone area)、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骨矿化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等骨生物学参数。10%EDTA脱钙后制备石蜡切片,组织学观察牙周组织破坏情况;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并计数;天狼星红染色观察牙龈组织胶原纤维的走向和破坏情况。分离新鲜下颌第一磨牙的牙龈组织,放射免疫法检测牙龈组织中IL-1β、TNF-α、OPG和sRANKL表达,计算OPG/sRANKL比例;提取牙龈组织核蛋白Western bloting检测NF-κB p65和I κ B α磷酸化。结果:使用缝合丝线严密缠绕包裹4-0正畸结扎丝,实验周期内可以牢固结扎于下颌第一磨牙牙颈部,在术后4周即可诱发牙龈组织的炎症和牙槽骨的少量吸收。离断下牙槽神经可以显著加重结扎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牙周炎。丝线加钢丝结扎+离断神经组(LD)下颌第一磨牙的牙槽骨吸收显著高于丝线加钢丝结扎组。离断神经组和正常组均未观察到牙槽骨的吸收。Micro-CT分析骨特异性参数显示:丝线加钢丝结扎+离断神经组(LD)的骨组织面积百分比(percent bone area)、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骨矿化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较丝线结扎组均显著降低。丝线加钢丝结扎+离断神经组(LD)中TRAP染色阳性细胞显著增加,牙龈组织中IL-1β and TNF-α的表达显著增加,胶原纤维破坏更加明显。机制研究发现,离断下牙槽神经可以加剧丝线加钢丝结扎诱导的NF-κ B p65和I κ B α的磷酸化,并下调OPG/sRANKL比值。单纯离断下牙槽神经组较正常组亦可以观察到下调的OPG/sRANKL比值。结论:离断下槽神经神经显著加剧结扎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牙周炎。NF-κB信号通路和OPG/RANKL通路均参与这一过程。大鼠离断下牙槽神经和丝线加钢丝结扎诱导牙周炎的联合实验模型,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进一步观察神经支配及其分泌的各类功能肽在牙周炎的发生、进展过程中表达变化,从而遴选神经相关因子来调控牙周炎症,促进牙周组织再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8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明东;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术中出现腰痛1例[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2 卜令学,李宁毅,杨学财,蔡圳,童庆春;下牙槽神经挤压伤后再生的实验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3 朱勇海,朱国光;上、下牙槽神经麻醉区域异位1例[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4 安政雯,钱雪松,董艳蓉;下牙槽神经移植修复时机的实验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5 刘麒麟;张伟;车延海;于子莹;李成库;;兔下牙槽神经游离模型的建立[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6 张伟;刘麒麟;于子莹;王为民;孙宾;;Ⅰ型胶原在去下牙槽神经支配下颌骨骨折愈合中的表达[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7 孙静;李纾;高艳;张盼盼;杨丕山;;大鼠下牙槽神经离断和牙周炎双重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J];上海口腔医学;2012年01期
8 康非吾;;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截骨术对下牙槽神经感觉功能的影响[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年05期
9 ;下牙槽神经的显微应用解剖[J];广东解剖学通报;1990年01期
10 潘在兴,,林莺;闭口位下牙槽神经麻醉62例效果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祖兵;A. Norman Cranin;Mark C.Mehrali;;下牙槽神经移位在萎缩下颌骨后牙种植中的临床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2 蒋朝华;胡学庆;唐友盛;;较大速率牵引成骨术对山羊下牙槽神经的影响[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刚;吴煜农;宋晓萌;;下颌骨牵引成骨后兔下牙槽神经的功能变化[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吉林江源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 王泽旭 祝木平;同息通局部阻滞治疗下牙槽神经炎[N];医药经济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西佼;离断下牙槽神经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任常群;颌面部创伤致牙齿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宗敏;拔除与下颌神经管关系密切的下颌第三磨牙时对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预防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2 戴银花;部分牙冠切除术拔除近下牙槽神经管的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初步临床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3 陈灼庚;CBCT与Mimics结合三维测量下牙槽神经前襻及探讨颏孔位置与下牙槽神经前襻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卜令学;神经生长因子对下牙槽神经挤压伤后再生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1年
5 刘麒麟;下牙槽神经调节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高艳;离断下牙槽神经对大鼠牙周炎进展影响的组织学观察[D];山东大学;2012年
7 李刚;牵引成骨术对兔下牙槽神经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8 刘浏;犬下牙槽神经切断对牙种植体周围成骨结构影响的影像学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9 马高旗;下牙槽神经缺失对下颌骨骨缺损骨痂血肿期炎症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00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300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