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内质网应激和组蛋白甲基化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斑块不稳定中作用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01:12

  本文关键词:内质网应激和组蛋白甲基化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斑块不稳定中作用和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斑块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内质网应激 组蛋白甲基化


【摘要】: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起源于脂代谢失衡和炎症过度激活的慢性血管壁疾病。数十年来,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已成为全球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临床研究表明引起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晚期粥样硬化斑块的突然破裂以及由此引发的血栓形成,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是导致斑块破裂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影响斑块易损性的因素和机制,探索相应的干预方法,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价值。数百项临床观察性研究提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尤为重要的是,临床中已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颈动脉和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模型发现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进斑块不稳定。观察发现病变区富含巨噬细胞凋亡和增大的坏死核心形成是斑块进展的重要组织学特征。巨噬细胞凋亡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始终。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不同,多个研究证实病变区巨噬细胞凋亡与不稳定斑块形成密切相关。但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如何调控巨噬细胞凋亡和不稳定斑块形成机制不清。慢性持续的内质网应激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促进巨噬细胞凋亡。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否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促进巨噬细胞凋亡和不稳定斑块形成,目前未见报道;另一方面,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是环境和遗传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强的遗传因素也仅能解释大约10%的心血管发病机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体内转甲基反应的重要中间代谢产物,通过向DNA或蛋白质转运甲基调控基因表达。体内和体外实验已证实Hcy对基因组和候选基因甲基化的调控作用。所以,通过表观调控探索Hcy促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至关重要。近期,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组蛋白甲基化在斑块不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组蛋白调控在Hcy促进不稳定斑块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所以,本研究中拟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讨(1)巨噬细胞凋亡在Hcy促进不稳定斑块形成中的作用(2)内质网应激在Hcy促进巨噬细胞凋亡和不稳定斑块形成中的机制(3)组蛋白甲基化在Hcy促进巨噬细胞凋亡和不稳定斑块形成中的作用。为临床预防和干预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形成提供新的靶点。方法第一部分: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和ApoE-/-小鼠各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高蛋氨酸饲养组(12只)和叶酸干预组(12只),对照组饲以普通AIN-93G饲料,高蛋氨酸饲养组饲以含1.7%蛋氨酸的AIN-93G饲料,叶酸干预组饲以含1.7%的蛋氨酸加0.0008%叶酸AIN-93G饲料,连续饲喂养20周。干预期满后,眼球取血,处死小鼠,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Hcy和血脂水平。主动脉大体染色和主动脉窦染色评估斑块面积和坏死核心面积,多种特殊染色评估斑块稳定性。TUNEL染色评估斑块区凋亡细胞。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在ox-LDL基础上给予Hcy干预,AVPI和TUNEL技术评估巨噬细胞凋亡,油红O染色观察巨噬细胞脂质沉积,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凋亡通路凋亡基因的表达;第二部分:8周龄雄性ApoE-/-小鼠36只,分为对照组(12只),高蛋氨酸饲养组(12只)和4-PBA干预组(12只),对照组饲以普通AIN-93G饲料,高蛋氨酸饲养组饲以含1.7%蛋氨酸的AIN-93G饲料,4-PBA干预组饲以含1.7%蛋氨酸的AIN-93G饲料12周后,腹腔注射4-PBA 8周。三组小鼠总共干预20周后,眼球取血,处死小鼠,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Hcy和血脂水平。主动脉大体染色和主动脉窦染色评估斑块面积和坏死核心面积,多种特殊染色评估斑块稳定性。TUNEL染色评估斑块凋亡细胞。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在ox-LDL基础上给予Hcy和4-PBA干预,AVPI和TUNEL技术评估巨噬细胞凋亡,油红O染色观察巨噬细胞脂质沉积,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因子和线粒体凋亡通路凋亡基因的表达;第三部分:使用第一部分实验的ApoE-/-小鼠主动脉标本,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H3K4m2和H3K9m2的表达。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在ox-LDL基础上给予Hcy、组蛋白抑制剂BIX01294和叶酸干预,AVPI和TUNEL检测巨噬细胞凋亡,油红O染色观察巨噬细胞脂质沉积,Western Blot检测组蛋白甲基转移酶G9a和SUV39H1的表达和线粒体凋亡途径基因的表达。结果我们观察到:第一部分(1)20周高蛋氨酸饮食成功诱导了Hhcy,但对血脂无明显影响;(2)单纯高蛋氨酸饮食不能诱发C57BL/6J小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高蛋氨酸饮食诱导的Hhcy 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和坏死核心面积增大;(4)高蛋氨酸饮食诱导的Hhcy促进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5)高蛋氨酸饮食诱导的Hhcy促进ApoE-/-小鼠斑块区细胞凋亡;(6)Hcy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脂质沉积和泡沫化;(7)Hcy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发生凋亡;(8)Hcy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抑制Bcl-2表达;第二部分:(9)4-PBA改善Hhcy诱导的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进展和坏死核心增大,抑制斑块不稳定;(10)4-PBA减缓高蛋氨酸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细胞凋亡;(11)4-PBA抑制Hcy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脂质沉积和凋亡;(12)高蛋氨酸饮食诱导的Hhcy促进小鼠主动脉组织ERS因子表达升高。4-PBA具有拮抗作用;(13)Hcy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ERS因子表达升高。4-PBA具有拮抗作用;(14)4-PBA能够改善Hcy诱导的巨噬细胞Bcl-2途径凋亡因子变化;(15)高蛋氨酸饮食诱导的Hhcy抑制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H3K9m2表达,但对H3K4m2表达无明显影响;(16)Hcy调控Raw264.7巨噬细胞组蛋白H3K9m2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G9a表达;(17)组蛋白H3K9m2参与调控Hcy诱导的体外巨噬细胞泡沫化;(18)组蛋白H3K9m2调控Hcy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19)组蛋白H3K9m2调控线粒体凋亡通路基因的表达。结论一、Hhcy通过巨噬细胞凋亡促进不稳定斑块形成;二、内质网应激在Hcy促进巨噬细胞凋亡和不稳定斑块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三、组蛋白H3K9m2参与Hcy介导的巨噬细胞凋亡和斑块不稳定。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振群;;关于巨噬细胞的几个问题[J];山西医药杂志;1974年12期

2 ;豚鼠巨噬细胞经P_(204)处理后的抗石英细胞毒作用[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卫生学分册);1976年04期

3 邓侠进;;巨噬细胞的抗癌作用[J];遵义医学院学报;1979年02期

4 陆天才;;疾病对肺巨噬细胞的影响[J];煤矿医学;1982年01期

5 郭瑞清;祝彼得;;一种分离巨噬细胞的简单方法[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6 谢志坚;巨噬细胞异质性[J];医学综述;2001年06期

7 饶艳;运动及神经内分泌对巨噬细胞功能的调节[J];体育与科学;2002年05期

8 朱金元;;吸烟对肺巨噬细胞的影响[J];浙江医学教育;2003年01期

9 张俊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与单核/巨噬细胞系[J];医学综述;2004年03期

10 韦锦学;顾军;;巨噬细胞的激活诱导死亡[J];生命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玉玲;王又明;丰美福;;巨噬细胞激活作用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2 吴国明;周辉;;巨噬细胞和创伤纤维化[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奇;王海杰;;透明质酸对于淋巴结巨噬细胞运动的影响[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4 刘革修;欧大明;刘军花;黄红林;廖端芳;;丙丁酚在体外能抑制巨噬细胞脂质氧化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并调节氧化巨噬细胞的分泌功能[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叶金善;杨丽霞;郭瑞威;;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E_2在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中的作用[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秦帅;陈希;孔德明;;构建由绿色荧光标记巨噬细胞的转基因斑马鱼系[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学术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武剑华;徐惠绵;;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胃癌中的相关研究[A];第9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8 何军;;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升高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水平[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宋盛;周非凡;邢达;;PDT诱导的凋亡细胞对巨噬细胞NO合成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张磊;朱建华;黄元伟;姚航平;;血管紧张素Ⅱ对巨噬细胞(THP-1重细胞)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A];浙江省免疫学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静 记者 胡德荣;恶性肿瘤巨噬细胞未必皆“恶人”[N];健康报;2014年

2 兰克;以尝试用巨噬细胞治瘫痪[N];科技日报;2000年

3 薛佳;免疫系统——人体的“卫士”[N];保健时报;2009年

4 记者 胡德荣;铁泵蛋白“维稳”铁代谢作用首次阐明[N];健康报;2011年

5 侯嘉 何新乡;硒的神奇功能[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6 唐颖 倪兵 陈代杰;巨噬细胞泡沫化抑制剂研究快步进行[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刘元江;新发现解释肿瘤为何易成“漏网之鱼”[N];医药经济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侯嘉 通讯员 何新乡;今天你补硒了吗[N];医药经济报;2003年

9 左志刚;升血小板药使用注意[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10 记者 许琦敏;“铁泵”蛋白帮助回收铁元素[N];文汇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赤燕;巨噬细胞MsrA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章桂忠;TIPE2蛋白调控细胞增殖和炎症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瑜;DKK1抑制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及其相关分子机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孟涛;异丙酚对心脏收缩功能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巨噬细胞分泌功能调节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周兴;基于酵母微囊构建新型口服巨噬细胞靶向递送系统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6 蒋兴伟;Tim-3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7 刘伯玉;清道夫受体A介导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钩端螺旋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杨绍俊;miRNA-155介导ESAT-6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结核诊断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9 翟光耀;单核/巨噬细胞Ly6C~(low)亚群在心肌梗死后瘢痕形成期的抗炎特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0 韩露;TRB3介导的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极化与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春梅;AP0E~(-/-)小鼠TLR9介导巨噬细胞极化效应对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译丹;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调控巨噬细胞表型对实验性矽肺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卢文冉;HCV core蛋白作用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对肝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文建;载脂蛋白E影响巨噬细胞因子表达及分型的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曹爽;高糖对巨噬细胞TLR4信号转导的调节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宁程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子宫内膜癌雌激素敏感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7 高龙;PLD4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抑制结肠癌增殖中的作用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5年

8 任虹;感染期子宫颈癌U14细胞荷瘤小鼠抑制巨噬细胞CCL5分泌的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李美玲;双酚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影响的体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10 刘琼;黄芪多糖影响巨噬细胞向脂肪细胞趋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306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306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7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