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RAI16和SNORD113-1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04:19

  本文关键词:RAI16和SNORD113-1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出处:《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HCC RAI16 AKAP HSP70 14-3-3θ SNORD113-1 MAPK/ERK TGF-β


【摘要】:研究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六位,死亡率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位(WHO GLOBOCAN项目2012年数据),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原发性肝癌的80%~90%。随着科技的进步,HCC早期诊断与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患者5年生存率也只有17%~53%,复发率高达70%。寻找HCC早期诊断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标是领域内研究的重要热点之一。目前已知的HCC标志分子可分为组织标志物与血清标志物两大类,组织标志物主要包括GPC3、HSP70、TAG72、Ki-67、Hep Par1、HERC5等。血清标志物主要有AFP、AFP-L3、GP73、APO-J、DKK-1、HCR2、Midkine、脱-γ-羧基凝血酶原、GPC3、α-1-岩藻糖苷酶、HGF、NGF、VEGF、TGF-β、EGFR、Wnt、促血管生成素-1/2、NOTCH等。目前只有血清标志物AFP应用于HCC临床辅助诊断,并且约1/3 HCC患者血清AFP阴性。因此,进一步鉴定参与HCC发生发展的标志分子,不仅有助于理解HC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还有助于发现具有HCC早期诊断和生物治疗潜在的新靶标。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多个HCC相关新分子,本文选择在HCC中差异表达的RAI16和SNORD113-1进行深入研究,以阐明它们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一、RAI16对HCC发生发展促进作用的机制研究RAI16(Retinoic acid-induced protein 16,维甲酸诱导蛋白16,又称FAM160B2)属于维甲酸诱导蛋白质(Retinoic acid-induced protein,RAI)家族,大小82k Da。RAI在人、大鼠、小鼠、兔子和斑马鱼中高度保守,可调节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RAI16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蛋白,其结构与功能鲜有报道。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RAI16可作为mi R-483-5p的靶标分子,可促进HCC肿瘤的发生,可作为HCC基因治疗的潜在靶标和HCC诊断的分子标志物,过表达还具有抗凋亡作用,但其促进HCC发生和抗凋亡作用的机制并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RAI16促进HCC发生和介导抗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利用蛋白质组学(免疫共沉淀、串联质谱分析)分析与RAI16相互作用的蛋白。2、分别构建不同长度的RAI16、PKA-RIIα、HSP70、14-3-3θ表达质粒,利用mapping study以及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RAI16与PKA-RIIα、HSP70、14-3-3θ之间直接作用的序列位置。3、体外纯化RAI16、PKA-RIIα蛋白,利用ELISA实验以及多肽抑制剂s Ht31验证RAI16与PKA-RIIα之间的相互作用。4、利用Scansite Motif Scanner预测RAI16与HSP70的磷酸化位点。5、利用单氨基酸突变、免疫共沉淀、Western Blotting、磷酸化分析、放射自显影等技术检测HSP70以及RAI16的磷酸化。6、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比。研究结果:1、外源及内源RAI16均可与PKA-RIIα互作;RAI16 Aa352-370可与PKA-RIIαD/D结构域结合,并可形成两性α螺旋,是AKB结构域。RAI16是一个新型的AKAP(A-kinase anchoring protein,A型激酶锚定蛋白)。2、外源及内源RAI16均可与HSP70发生互作;RAI16中部的Aa251-500可与HSP70 C端Aa441-641结合;并且RAI16可介导PKA对HSP70的第486位丝氨酸的磷酸化,促进HSP70的抗凋亡作用。RAI16 Aa251-500片段存在AKAP靶向结构域。3、外源及内源的RAI16均可与14-3-3θ发生相互作用;RAI16的Aa251-500可与14-3-3θ的Aa81-160结合。RAI16 Aa251-500片段存在AKAP与其它信号分子结合区域。4、RAI16的第325位丝氨酸可被PKA磷酸化;并且RAI16自身磷酸化促进其与14-3-3θ互作。RAI16与14-3-3θ的相互作用依赖RAI16/PKA-RIIα复合物的形成。5、RAI16与14-3-3θ结合后,可抑制RAI16介导的PKA对HSP70的磷酸化。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RAI16可作为支架蛋白AKAP将PKA定位至特定的亚细胞区室,实现对特异性底物的磷酸化,调控信号转导。RAI16可介导PKA磷酸化HSP70,同时RAI16自身也会被PKA磷酸化,进而促进其对14-3-3θ的招募,反过来,抑制RAI16介导的PKA对HSP70的磷酸化。所以RAI16可能通过参与HSP70相关的抗凋亡信号途径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解释了RAI16在HCC中介导抗凋亡的作用机制。二、SNORD113-1对HCC发生发展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Sno RNAs(small nucleolar RNAs)是一类长60~300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其主要存在于核仁,作为guide RNA调节核糖体RNA以及一些剪切体RNA的转录后修饰。SNORD113-1(Small nucleolar RNA 113-1)是长70个核苷酸的sno RNA分子,结构上属于C/D box sno RNA,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的Dlk1-Dio3区,其在临床HCC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与作用,尚未见报道。研究方法:1、收集临床肝细胞癌患者的肿瘤与癌旁组织样本,利用micro-array和q RT-PCR技术检测SNORD113-1在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2、根据提供样本的HCC患者临床病理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SNORD113-1对HCC患者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3、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SNORD113-1基因的启动子区域。4、利用亚硫酸钠测序技术检测SNORD113-1启动子区Cp G岛的甲基化水平。5、利用表达质粒与小干扰RNA,过表达或敲低SNORD113-1的表达水平,利用Cell Titer-Blue、克隆形成分析、细胞流式技术、Transwell迁移小室、Matrigel侵袭小室检测SNORD113-1对肝细胞癌细胞体外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6、利用裸鼠皮下荷瘤模型,研究SNORD113-1对肝细胞癌细胞在体增殖的影响。7、利用癌症相关信号通路分析、Western Blotting技术,研究SNORD113-1对MAPK/ERK以及TGF-β等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结果:1、在112对HCC肿瘤与癌旁组织样本中,SNORD113-1在77.6%的肿瘤组织中明显下调。2、肿瘤组织中SNORD113-1低表达的HCC患者,中位生存期(68.4个月)明显低于SNORD113-1高表达的HCC患者(99.8个月)。SNORD113-1低表达与HC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3、SNORD113-1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软件预测以及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均显示14号染色体的F1(82370922~82371234)区具有很强的启动子活性,可能是SNORD113-1的启动子区。4、HCC肿瘤组织的F1片段中,44.4%的Cp G岛发生了超甲基化,明显高于癌旁组织。SNORD113-1在HCC组织中低表达是由其启动子区域的超甲基化引起的。5、过表达SNORD113-1可抑制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影响细胞周期,使更多的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S期;敲低SNORD113-1可促进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使更多的细胞在细胞周期的G2-M期。对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无明显影响。6、裸鼠荷瘤实验证明,敲低SNORD113-1的Hep G2细胞产生的瘤体显著大于对照组;过表达SNORD113-1的Hep G2细胞产生的瘤体显著小于对照组。7、敲低SNORD113-1可促进MAPK/ERK信号通路中MEK、ERK1/2以及TGF-β信号通路中SMAD2/3的磷酸化水平;过表达SNORD113-1可显著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中MEK、ERK1/2以及TGF-β信号通路中SMAD2/3的磷酸化水平。结论:本研究发现,HCC时SNORD113-1启动子区Cp G岛发生的超甲基化,致SNORD113-1表达下调,SNORD113-1的低表达可促进细胞增殖,从而促进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机制研究表明,SNORD113-1对HCC肿瘤的抑制作用是通过调控MAPK/ERK信号通路中MEK、ERK1/2以及TGF-β信号通路中SMAD2/3的磷酸化水平实现的。三、小结本研究通过人类转录本分析,发现了RAI16与SNORD113-1在HCC中差异表达,进一步的功能与机制研究发现两者对HCC分别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1)首次发现,RAI16对HCC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其作为支架蛋白AKAP,将PKA定位至特定的亚细胞区室,磷酸化HSP70实现的。并且,RAI16可同时与PKA、14-3-3θ结合,形成多分子复合物,协同调节HSP70的磷酸化,实现对细胞内信号通路的精确调控。(2)首次发现SNORD113-1对HCC具有抑制作用。证明SNORD113-1对HCC的抑制作用是通过调控MAPK/ERK信号通路中MEK、ERK1/2以及TGF-β信号通路中SMAD2/3的磷酸化实现的。本文通过对RAI16在HCC中抗凋亡机制的研究,以及SNORD113-1对HCC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和机制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HCC多阶段发展、多基因参与的理解,并为鉴定HCC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及疗效与预后判断提供了潜在靶标。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卫东,张春平,王桂荣;肝细胞癌的变化模式[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10期

2 ;早期发现肝细胞癌可增加治疗机会[J];河南医学研究;2000年02期

3 Schafer DF,潘朝法,李苏云;肝细胞癌[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中沼安二,林淑兰,姚桢;有关小肝细胞癌病理学的最新认识[J];日本医学介绍;2000年05期

5 静雨;;美国肝细胞癌发病率增高[J];国外医学情报;2000年01期

6 张玉勋;;肝细胞癌的非手术治疗[J];国外医学情报;2000年05期

7 徐宏勇,李开宗,付由池,窦科峰,李景梦,何扬举;bcl-x,bax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4期

8 蔡端;多中心源肝细胞癌的特征:与肝内转移的比较[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2年02期

9 张春平;与白介素-18水平升高有关的肝细胞癌自发性消退[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3年03期

10 薛海鸥,岳莉;儿童肝细胞癌1例报告[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读军;;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前后磁共振波谱研究[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贾建伟;赵洁;;肝细胞癌领域研究现状与进展[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孝平;;肝细胞癌外科治疗进展[A];湖北省第21届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张杰;刘军建;韩云;张宁;芮静安;金城;周柔丽;;用荧光差异显示法筛选肝细胞癌相关新基因[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冯仕庭;李子平;谭国胜;孙灿辉;彭振鹏;;中晚期肝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及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张法标;方哲平;王义;董辉;丛文铭;;上皮钙粘素和β-连接素在儿童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2007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陈钟杰;;螺旋CT诊断原发型肝细胞癌28例[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贾克东;;肝细胞癌的诊断进展及治疗现状[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9 李秋萍;龙顺钦;杨小兵;邓宏;蔡姣芝;潘宗奇;河文峰;周宇姝;欧阳育树;廖桂雅;吴万垠;;癌服灵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A];2012·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第三次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朱明华;祝峙;刘晓红;林静;曲建慧;陈颖;曹晓哲;王力;倪灿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发生关系的分子病理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秦叔逵;治疗肝细胞癌 别只盯着靶向药[N];健康报;2013年

2 记者 王丹 管九苹;肝细胞癌标志物研究获新进展[N];健康报;2013年

3 吴一福;四军医大唐都医院发现硒蛋白P与肝细胞癌发生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黎彬;肝癌研究重要进展——预测肝癌转移成为可能[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钱文彩;α2δ1阳性细胞为新的肝细胞癌干细胞[N];中国医药报;2013年

6 新美;基础研究进展推动肝脏病学进步[N];中国医药报;2008年

7 周金莲;MIB-1和bcl-2表达预测肝癌发生[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张金山;要灵活运用影像学提供的方法和手段[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9 李杰;不能手术切除肝细胞癌的治疗[N];科技日报;2006年

10 ;修复肝细胞 改善肝功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兰;乙肝病毒捕获细胞因子和信号级联以逃避宿主免疫并维持持续感染[D];武汉大学;2014年

2 何洪卫;肝细胞癌内γδT细胞浸润减少及功能缺陷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蔡晓燕;淋巴细胞在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向导;细胞周期因子FoxM1促进肝脏再殖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5 康富标;共刺激分子B7-H3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相关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6 杨纯;Gankyrin正反馈调控Nrf2在肝细胞癌中发挥抗氧化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7 高霞;PNPLA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基因表达与乙肝病毒感染易感性及乙肝相关肝细胞癌的关联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8 彭晨星;microRNA结合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肝细胞癌预后影响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9 田伟;γδT细胞免疫治疗肝细胞癌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10 叶甲舟;RBM8A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及对肝细胞癌增殖及凋亡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飞;CDH17调控肝细胞癌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中博;咖啡摄入与肝细胞癌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华鹏;核受体辅激活蛋白5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4 郭慧敏;血清sCD25测定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5 凌青霞;双氧化酶1(Duox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调控及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李会芬;血清Talin-1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5年

7 蒙锦莹;血管生长相关因子的血清浓度与肝细胞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8 战勇;肝细胞癌术前造影参数与生物学表现相关性及术后复发相关因素讨论[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9 姚乐;microRNA-3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吴华;MACC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14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314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d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