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聚多巴胺明胶微球在脂肪移植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11:52

  本文关键词: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聚多巴胺明胶微球在脂肪移植中的研究 出处:《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聚多巴胺 明胶微球 富血小板血浆 缓释 脂肪移植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PRP可以显著提高移植脂肪的保留率,但是因半衰期短的问题,难以在目的区域持续发挥作用。因此,PRP辅助脂肪移植的过程中,如何维持PRP在局部的有效浓度,是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关键。缓控释给药系统可以有效地延缓药物的释放速率。明胶微球具有理想的机械稳定性与降解速率、以及较好的生物安全性。然而,明胶微球对血小板/细胞因子的作用,以物理吸附为主,因而所负载的血小板数量有限。聚多巴胺可促进细胞的粘附,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我们设想如果以聚多巴胺为桥梁,对明胶微球进行表面修饰和改性,形成聚多巴胺包被的明胶微球(GM-pDA),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微球的黏附能力,从而能够负载更多数量的血小板,且起到缓释生长因子的作用,最终有效的提高移植脂肪存活率。方法抽大鼠腹主动脉血经两次离心法制备PRP。同时经乳化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通过多巴胺的自发氧化聚合反应对GM修饰。将两者混合后得到GM-PDA-PRP。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微球形态与表面血小板黏附情况。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血小板含量。ELISA法检测生长因子含量。分别将GM-PDA-PRP、GM-PRP、PRP加入大鼠ASCs培养皿,通过CCK-8检测并计算细胞增殖率。取大鼠腹沟区皮下脂肪瓣,联合GM-PDA-PRP移植于大鼠背部。设置GM-PRP、PRP和PBS为对照组。于第4、8、16周后取材。计算脂肪移植的保留率。将标本进行全组织染色、HE染色,计算新生血管的数量。4周取材的样本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31、CD34、Ki67。统计学处理所有统计数据均表示为平均值±标准误。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A),以确定两个平均值之间的统计意义。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讨论:1.成功制备富集血小板的微球载体,GM-PDA-PRP表面可见大量血小板固定附着,分布、厚度均匀。GM-PRP表面的血小板数量、厚度较GM-PDA-PRP组少。2.经聚多巴胺进行表面修饰后,约68%的血小板可以被微球吸附。加入激活剂后,PRP组生长因子呈暴发式释放,同样其降低消耗也快。而微球组突释效应不显著、释放峰值较低,起到了长效缓释的作用。PRP组由于其突释作用,表现出了最强的增殖效应。3.GM-PDA-PRP组移植物存活率明显高于其余3组。早期在PRP组和GM-PDA-PRP组中新生血管较多,16周时,GM-PDA-PRP组可见小叶样成熟脂肪结构,而GM-PRP和PBS组中无此类结构,相反其液泡和包囊样结构较多。GM-PDA-PRP组中CD31、CD34、Ki67的荧光表达量最高,分别是PBS组的6.4、3.5和5.2倍,证明在GM-PDA-PRP长效缓释生长因子作用下,脂肪及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移植物中形成成熟的血管结构,脂肪组织成活。结论:聚多巴胺包被的明胶微球可以富集大量血小板,从而能够促进ASCs的增殖,当与脂肪组织共移植时,其长效缓释生长因子,有利于移植物的再血管化,提高了其存活率。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丹;唐召军;姜云垒;刘成柏;王飞;林相友;陈霞;;生物可降解明胶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降解[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1期

2 褚书铃,魏树礼,陈连珊,侯明霞,宋蕾,李松年,彭勃,蒋学祥;明胶微球的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06期

3 于莲;张传美;李爱臣;董宇;张U,

本文编号:1323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323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e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