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椎动脉V1段形态学特点与狭窄内支架置入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12-23 17:38

  本文关键词:椎动脉V1段形态学特点与狭窄内支架置入疗效观察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椎动脉V1段 径线值 三维可视化 CTA 测量 椎动脉V1段 狭窄 Express SD支架 Apollo支架 再狭窄


【摘要】:第一部分椎动脉V1段形态学研究目的探讨正常成人椎动脉V1段形态学解剖数据,分析形态学解剖数据与性别、年龄等的相关性,为椎动脉V1段病变的诊断、介入治疗以及新介入器械的研发提供帮助。材料和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3年间行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扫描的健康体检者600例,男365例,女235例。检查者的CT扫描范围覆盖主动脉弓及整个头颈部动脉血管,详细记录检查者的性别和年龄等资料。将CT扫描原始数据重建层厚为0.625mm连续薄层图像,在GE后处理工作站通过CT多平面重建技术、曲面重建后处理技术、三维重建技术后处理与记录,测量椎动脉V1段的起源部位、直径、长度、开口处锁骨下动脉近心端和远心段直径、起始部位的开口与锁骨下动脉的方位象限、与锁骨下动脉远心端的夹角、走行及进入横突孔的位置。根据上述测量结果,对同期120例行脑血管造影患者双侧椎动脉开口进行不同角度投照,寻找最佳DSA投照角度并分析椎动脉V1段开口象限与DSA最佳投照角度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之间的各椎动脉V1段的生理径线值;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象限开口、不同椎动脉V1段走行的统计学差异性,组间的两两之间比较采用LSD法;所有的统计结果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椎动脉V1段起源和开口象限:(1)左侧椎动脉V1段正常起源于左侧锁骨下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弓的比例为6.8%(41/600);右侧椎动脉V1段正常起源于右侧锁骨下动脉,而起源异常的比例为0.67%(4/600),起始于头臂干的分叉处2例,右侧颈总动脉2例。左侧椎动脉异常起源明显多于右侧。(2)左侧椎动脉V1段多起源于前内象限和内象限,比例分别为69.2%(415/600)和18.7%(112/600),起源于前象限的比例为12.1%(73/600)。右侧椎动脉V1段多起源于前内象限和内象限,比例分别为72.0%(432/600)和21.0%(126/600),起源于前象限的比例为6.8%(41/600),后内象限的比例为0.2%(1/600)。不同象限的DSA最佳投照角度不同:左侧椎动脉V1段起源于前象限时最佳的投照角度为右前斜RAO(20±5)°,起源于前内象限和内象限时,最佳投照角度分别为右前斜RAO(19±6)°+头侧倾斜CRAN(14±5)°和右前斜RAO(22±5)°+头侧倾斜CRAN(20±6)°;右侧椎动脉V1段起源于前象限时最佳的投照角度为左前斜LAO(25±5)°,起源于前内象限和内象限时,最佳投照角度分别为左前斜LAO(22±6)°+头侧倾斜CRAN(18±4)°和左前斜LAO(24±7)°+头侧倾斜CRAN(24±5)°。2.椎动脉V1段直径和长度:(1)左侧椎动脉V1段直径为4.12±0.69mm,其中男性直径为4.16±0.67mm,女性直径为4.06±0.71mm,直径具有性别差异性;右侧椎动脉V1段直径为4.06±1.77mm,其中男性直径为4.12±2.19mm,女性直径为3.97±0.68mm,直径不具有性别差异性。男性椎动脉V1段的平均直径略大于女性,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左侧椎动脉V1段长度为37.19±15.32mm,其中男性长度为38.07±15.06mm,女性长度为35.82±15.65mm,长度不具有性别差异性;右侧椎动脉V1段长度为34.79±10.71mm,其中男性长度为36.18±10.70mm,女性长度为32.64±10.38mm,长度具有性别差异性。(3)40岁组左侧椎动脉V1段长度为42.69±18.74mm,右侧椎动脉V1段长度为36.62±11.80mm;≥40岁左侧椎动脉V1段长度为34.43±12.42,右侧椎动脉V1段长度为33.88±10.01mm;低龄人群(40岁)的椎动脉V1段长度大于高龄人群(≥40岁)。3.椎动脉V1段与锁骨下动脉远心端夹角和走形:(1)左侧椎动脉V1段与锁骨下动脉远心端夹角是67.12±26.58°,其中男性夹角为69.05±25.80°,女性夹角为64.11±27.53°;右侧椎动脉V1段与锁骨下动脉远心端夹角是91.75±366.13°,其中男性夹角为76.24±25.40°,女性夹角为115.83±584.11°,左侧夹角小于右侧夹角,且右侧夹角变异性较大。年龄≥50岁人群的夹角较小。(2)左侧椎动脉V1段走形:“C”型占7.83%、“?”型占13.67%、“S”型占17.17%、“?”型占13.50%、“丨”型占47.83%;右侧椎动脉V1段走形:“C”型占9.67%、“?”型占7.17%、“S”型占5.67%、“?”型占7.83%、“丨”型占69.67%。年龄50岁受检者“丨”型所占比例较高。4.椎动脉进入横突孔的位置:左侧椎动脉穿C6横突孔上行的比例为93.33%;穿C5横突孔上行的比例为5.17%;穿C4横突孔上行的比例为1.17%;穿C7横突孔上行的比例为0.17%;穿C3横突孔上行的比例为0.17%。右侧椎动脉穿C6横突孔上行的比例为90.83%;穿C5横突孔上行的比例为7.33%;穿C4横突孔上行的比例为1.50%;穿C7横突孔上行的比例为0.33%。5.椎动脉开口处锁骨下动脉近心端与远心端直径:左侧椎动脉开口处锁骨下动脉近心端直径和远心端直径分别是8.67±2.26 mm和7.58±1.73 mm;右侧椎动脉开口处锁骨下动脉近心端直径和远心端直径分别是9.22±1.78 mm和8.03±1.78 mm。右侧直径大于左侧直径,男性直径大于女性直径。结论椎动脉V1段的CT三维重建图像是观察测量椎动脉V1段径线和形态的理想工具;研究得出中国中部地区正常成人椎动脉V1段的解剖径线值及其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提供了新的解剖数据;左、右椎动脉V1段的直径、长度、夹角、开口象限、走形差异较大,提示在DSA操作中应选择合适工作位及投照角度对狭窄病变进行测量,准确定位,进而进行个性化治疗。第二部分椎动脉V1段狭窄内支架置入疗效观察研究目的分析球囊扩张式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椎动脉V1段严重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椎动脉V1段严重狭窄支架置入术的适应证、介入手术方法、并发症以及再狭窄的防治;比较两种不同球扩式支架(Express SD支架与Apollo支架)在治疗椎动脉V1段狭窄方面的疗效。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因椎动脉V1段严重狭窄行金属支架置入的129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108例,女21例。患者术前均完善实验室及TCD、颈部血管彩超、CTA等影像学检查,支架置入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病变血管的位置、直径、长度、偏心率,后交通动脉和(或)颈外动脉-椎动脉侧枝血管是否存在,同时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NASCET)标准,测算狭窄部位的狭窄率。置入球囊扩张式Express SD支架或Apollo支架于血管狭窄处,定位准确后标准压力下释放,测量术后即刻狭窄率的变化并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内并发症,术后3天复查TCD和颈部血管彩超,评估后循环血流改善情况。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的长期疗效、并发症及血管再狭窄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支架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性;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因素对支架再狭窄率的影响,组间的内部比较采用LSD法;所有的统计结果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9例患者共置入支架134枚,其中Express SD支架101例,Apollo支架33例。所有患者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前血管狭窄率是50%~95%,平均狭窄率是(70.65±12.27)%,术后的平均残余狭窄率(5.13±1.34)%,残余血管狭窄率0%~31.40%。支架置入术前和术后DSA狭窄率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术后3天TCD联合颈部血管彩超显示患者后循环血流情况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围手术期内101例患者眩晕、行走不稳等症状明显好转,26例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2例发生症状轻微加重,无严重的神经功能恶化和死亡病例发生。术后随访3~65个月,并发再狭窄23例,其中节段内再狭窄6例,支架内再狭窄17例。糖尿病控制不佳、吸烟史、术后高Hcy血症、病变长度大于10mm、支架头端突入锁骨下动脉大于2 mm、术后未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等可能与支架再狭窄相关(P0.05)。结论内支架置入治疗椎动脉V1段严重狭窄技术成功率高,栓子脱落、高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后循环血流情况改善明显,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Express SD球扩式支架和Apollo球扩式支架在治疗椎动脉V1段狭窄方面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可以作为治疗椎动脉V1段狭窄的常规支架;术后有效的控制血糖和Hcy水平,遵医嘱按时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是防止血管再狭窄的有效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43.5;R8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符岭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_(V1)终末电势的意义[J];湖南医学;1984年00期

2 李竟成;T_(V1)>T_(V5V6)诊断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4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年03期

3 杨玉辉,吕衡发,刘景臣,高忠礼;椎动脉V1段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5期

4 徐济民;;心电图P_(V1)终末电势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何意义?[J];上海医学;1979年04期

5 张聚才;;心力衰竭时P_(V1)终末电势改变的观察[J];陕西新医药;1977年06期

6 徐广诚,关维世,张颖杰;P_(v1)终末电势诊断慢型克山病的价值[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83年04期

7 赵美霞,李小薇;冠心病心电图P_(v1)终末电势及其临床意义[J];遵义医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8 李伟;T_(v1)>T_(v5)综合征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0年01期

9 杨鸿鸣;赵宝;;T_(V1)>T_(V6)综合征52例分析[J];哈尔滨医药;2009年05期

10 李平;T_(V5)<T_(V1)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岳庆范;郑书勤;;P_(v1)终末电势对心肌梗塞诊断价值探讨[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腾飞;椎动脉V1段形态学特点与狭窄内支架置入疗效观察[D];郑州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石林平;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fMRI视网膜皮层映射分区及V1区皮层功能变化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2 许静;拟南芥叶色突变体ch42-4及v1的基因定位与功能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24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324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8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