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
本文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 出处:《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肌萎缩侧索硬化 认知功能障碍 额颞叶痴呆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肌萎缩侧索硬化 病情进展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监测价值 肌萎缩侧索硬化 灰质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荟萃分析 ES-SDM
【摘要】:第一部分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目的:应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比较不同认知水平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的脑结构、功能与血流灌注特征。方法:共有55例ALS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被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成套的神经心理学测验及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扫描。按照其认知功能,ALS患者被进一步分为三个亚组:27例无认知功能障碍的ALS(ALS with normal cognition,ALS-Cn)、17 例 ALS 伴认知损害(AL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ALS-Ci)及 11 例 ALS 合并额颞叶痴呆(ALS-frontotemporal dementia,ALS-FTD)。应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比较不同亚组间灰质体积、脑血流量、部分各向异性、平均弥散率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的差异。结果:ALS-Ci、ALS-Cn及HC三组间在灰质体积、脑血流量及静息态数据方面无显著差异,ALS患者皮质脊髓束部分各向异性较HC显著下降(P0.001,未校正)。ALS-FTD患者较其他三组出现灰质体积减少、脑白质结构完整性损害、功能连接性降低、血流灌注减少(P0.05,FDR校正),累及区域包括运动皮层、额颞叶、扣带回、肼胝体、基底节区、脑干、小脑,且与ALS-Ci、ALS-Cn及HC的差异依次递增。结论:ALS患者的脑结构、功能、灌注特征与其认知状态密切相关,ALS-Cn、ALS-Ci、ALS-FTD谱系疾病的疾病负担呈梯度性变化。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可帮助从多角度探索ALS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第二部分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病情进展的监测价值研究目的:探索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病情进展的监测价值,寻找有效的影像学标志。方法:27例ALS患者完成了基线磁共振扫描,多模态分析技术包括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测量灰质体积、弥散张量成像评价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测定功能连接性及动脉自旋标记评价脑血流量。对各统计图值与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及病情进展速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与之存在显著相关的脑区。其中10例患者完成了6个月后的影像学复查,对随访与基线的影像学数据进行对比,比较各种影像学技术监测病情变化的敏感性。结果:在相关性分析中,运动区的灰质减少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联,双侧额叶的皮质脊髓束完整性与病情发展速度相关联(P0.001,未校正)。在纵向对比中,ALS患者随访时其右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及右侧丘脑的灰质体积较基线时显著减少(P0.05,FDR校正);随访时其双侧额极、左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右侧颞中回的脑血流量较基线时显著减低(P0.05,FDR校正);随访时运动区的功能连接性较基线显著增加,运动区外的功能连接性较基线显著降低(P0.001,未校正)。患者随访时全脑的白质相关指标较基线无显著改变。结论: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可用于监测短期内ALS患者的脑内变化,运动区的脑灰质体积减少可能较皮质脊髓束受损更为敏感,运动区外的脑血流量减少及功能连接性降低可能先于结构改变的发生。第三部分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脑灰质变化—基于体素的荟萃分析目的:许多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研究发现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在多个脑区存在灰质萎缩。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体素的荟萃分析合并有关ALS的VBM研究,以发现ALS患者一致的灰质改变区。方法:在 Ovid Medline、Pubmed、Emabase 及 BrainMap 数据库中检索应用 VBM方法比较ALS患者较健康对照者灰质发生变化的研究,发表时间截止至2017年1月。应用 ES-SDM(effect-size signed differential mapping)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的数据合并。结果:共有31项VBM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包含667例ALS患者与659例健康对照者,收集到差异脑区坐标值218个。ALS患者的全脑灰质体积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减少。ALS患者的灰质萎缩区主要位于右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下回(岛盖部)、左侧前扣带回/旁扣带回及右侧豆状核,壳核。右侧中央前回及左侧额下回的灰质萎缩程度可能是ALS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更长的病程与右侧前扣带回/旁扣带回的萎缩相关联。结论:这些结果支持ALS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复杂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受累区域并不仅仅局限于运动系统。未来的研究仍需对运动皮层的不对称萎缩及额下回岛盖部病变在ALS发病过程中的意义加以进一步探索。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445.2;R74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倩,王国庆,牛金霞,于国平;青年人肌萎缩侧索硬化19例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2期
2 樊东升;关注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5期
3 景慧,申世平;肌电图在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7期
4 蒋雯巍;蒋雨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年04期
5 卢少军;龚林;赖福生;孙月娟;焦冬生;;肌萎缩侧索硬化202例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6年05期
6 ;肌萎缩侧索硬化自评量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08期
7 冉敏;苏慧;吴士文;;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流涎的综合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8 郭洁;汪志云;;肌萎缩侧索硬化治疗研究现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03期
9 ;微RNA可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年01期
10 杨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治[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惠芳;樊东升;沈扬;张俊;张华纲;鲁明;王小飞;康德宣;;肌萎缩侧索硬化115例院前误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罗永梅;;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及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韩立影;方琪;;自噬在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生物学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季滢;卫玲;邓敏;汪凯;樊东升;;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认知改变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如奎;;肌萎缩侧索硬化[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施天明;丁美萍;;53例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诊断过程分析[A];2007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晓光;崔丽英;张江鹄;;肌萎缩侧索硬化易感基因研究进展及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苏宗权;吴志英;王柠;;肌萎缩侧索硬化致病基因研究新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张俊;徐迎胜;郑菊阳;张朔;康德tD;樊东升;;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痛觉通路的传导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解自行;黄红云;陈琳;郗海涛;张峰;刘彦铖;;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治疗进展[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晓光;“渐冻人”治疗不要轻信广告[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李晓光;渐冻人治疗 不能轻信广告[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旺;我国肯尼迪病患者基因型表型关系及其与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特点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崔博;肌萎缩侧索硬化认知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王晴;重复神经刺激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和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4 姜良军;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电生理特点及致病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5 沈东超;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6 陈进一;233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起病部位与顺序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7 付瀚辉;159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呼吸功能障碍临床特点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8 廉羚;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危险因素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9 林一聪;肌萎缩侧索硬化多态性关联分析及基因突变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10 张洁;重复电刺激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应用价值及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基因突变与多态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愉;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脑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MRI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李惠敏;肌萎缩侧索硬化在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性别差异[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马琳;肌萎缩侧索硬化预后相关的血液学标志物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刘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基因突变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5 李思远;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磷酸化神经丝蛋白重链水平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6 张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小鼠模型中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7 李辉;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运动神经元内在高兴奋性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8 李少宁;朊蛋白与肌萎缩侧索硬化关系的最新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9 姜涛;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血清肌酸激酶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16年
10 刘安;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治疗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25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325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