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稳态和DNA损伤修复基因FAM175A、TLK1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端粒稳态和DNA损伤修复基因FAM175A、TLK1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相关性研究 出处:《山东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端粒长度 端粒酶活性 颗粒细胞 外周血白细胞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FAM175A DNA损伤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TLK1 SNP DNA损伤
【摘要】:第一章生化异常期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和颗粒细胞中端粒稳态分析目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女性生育力的一种病理性衰老。按照疾病的发展进程,临床上将POI分为4个阶段:正常期、隐匿期、生化异常期和临床异常期。端粒稳态是指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相互调节和平衡,是反映衰老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端粒损耗与年龄及多种衰老相关疾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前期研究提示端粒稳态与隐匿期和临床异常期POI均具有相关性,但端粒稳态与生化异常期POI是否具有相关性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通过测定生化异常期POI患者外周血端粒长度、结合颗粒细胞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稳态与早期卵巢功能衰退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就诊的生化异常期POI患者120例和正常对照女性279例。留取外周血和卵泡液,提取卵泡液中颗粒细胞。通过改良的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外周血和颗粒细胞相对端粒长度,采用改进的端粒重复序列延伸法测定颗粒细胞中相对端粒酶活性,比较分析病例和对照组中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差异。结果:在校正年龄因素的影响后,生化异常期POI患者外周血(0.75 ±0.09 vs.1.79±0.12,P0.001,OR = 0.54,95%置信区间(CI)= 0.43-0.68)和颗粒细胞(0.78±0.09vs.1.90±0.23,P0.001;OR = 0.54,95%CI = 0.41-0.70)端粒长度均明显短于正常对照。POI患者颗粒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1.57±0.59vs.4.63 ±0.93,P = 0.025;OR = 0.84,95%CI = 0.72-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首次在生化异常期POI患者中同时测定了外周血和颗粒细胞中的端粒长度以及颗粒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发现缩短的端粒长度和降低的端粒酶活性和生化异常期POI密切相关,提示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或可作为监测卵巢功能进行性下降的指标之一。第二章 FAM175A基因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发病中的机制研究目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病因高度异质,目前已知病因包括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自身免疫、医源性因素、感染、代谢性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但半数以上的患者病因并不明确,目前已知的POI致病基因包括生殖激素合成相关、卵子发生相关、以及影响卵巢功能的多效性孟德尔遗传疾病相关基因等。近来,有研究证实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突变是POI的致病原因。FAM175A基因是重要的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参与DNA损伤的抵抗和修复过程,以及G2-M细胞周期检验点的调控。Fam175a基因敲除的纯合子和杂合子小鼠,均表现出生存率的降低和肿瘤发生率的增加,但研究者并未观察小鼠的生育能力。一项纳入22个GWAS结果的Meta分析发现13个与女性自然绝经年龄相关的新发SNP位点,后续的生物学通路分析发现其中的SNPrs4693089与FAM175A基因紧密连锁在一起。FaM175A基因突变与POI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对特发性POI患者进行FAM175A基因测序分析,并探讨该基因突变与POI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00例特发性POI患者和400例卵巢功能正常的妇女。对POI患者的FAM175A基因外显子部分及外显子和内含子交接区域进行测序,发现的序列变异在400例对照中进行验证。为阐明发现突变对FAM175A基因功能的影响,进一步利用丝裂霉素诱导DNA双链断裂损伤,检测磷酸化H2AX水平,评估DNA损伤敏感性及修复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有丝分裂期细胞比例,评估G2-M检验点调控能力。结果:测序发现2例患者同时携带FAM175A基因的杂合突变C.C727G(p.L243V),在Hela细胞中过表达野生型以及p.L243V突变型FAM175A,丝裂霉素诱导损伤后,突变型细胞对损伤的敏感性以及修复能力较野生型细胞未发现明显变化,两种细胞的G2-M检验点调控能力也未见显著差异。结论:首次在特发性POI患者中进行了FAM1 75A基因突变筛查,并发现FAM175A基因突变c.C727G(p.L243V),但该突变未影响FAM175A对DNA损伤的敏感性及修复能力,可能不是POI患者的发病原因。第三章 TLK1基因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发病中的机制研究目的:TLK1基因隶属DNA损伤修复基因家族,通过RAD9-TLK1-ASF1通路参与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并通过调节染色质动力学参与调控染色质装配。既往全基因组关联荟萃分析报告了 13个新发自然绝经年龄相关位点,其中包括TLK1在内的涉及DNA损伤修复的8个候选基因。进一步研究证实,TLK1基因rs10183486位点与欧洲女性的早绝经和POI有关。但TLK1是否参与以及如何参与POI发病目前未见报道。方法:研究共纳入192例特发性POI患者,对TLK1基因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接部分进行直接测序,测序结果与数据库中正常中国北方(CHB)人群进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2例特发性POI患者筛查出6个已知SNP位点,分别为位于8号外显子的 rs149844334,rs11553951 和 rs771244101;位于 21 号外显子的 rs2277339;位于1号内含子区域的rs113416007和位于6号内含子区域的rs17283147。其中前4个位于外显子上的SNP均为同义突变。未发现TLK1的新发变异。结论:首次在中国POI患者中进行了TLK1基因突变分析,未发现致病突变,提示TLK1基因突变可能不是中国POI患者发病的常见病因。TLK1基因对POI的致病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lomerase activity and telomerase activity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granular cells of patients with early - onset ovarian dysfunction . In this study , we have found that the gene mutation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pathogenesis of POIs . In this study , we have found that the gene mutation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pathogenesis of POIs . Results : Six known SNP sites were screened from 192 idiopathic POI patients , rs149844334 , rs11553951 and rs771244101 located in exon 8 , rs2277339 in exon 21 , rs1134007 in intron 1 and rs17283147 in intron 6 . Conclusion : The mutation of TLK1 gene is not found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11.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巍峰;于珊珊;陈冠军;李越中;;DNA损伤检验点与损伤修复及基因组稳定性(英文)[J];遗传学报;2006年05期
2 卢景琛;杨力芳;陶永光;孙仑泉;曹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新进展[J];科学通报;2011年25期
3 何晓波;景亚青;李克秋;赵玉霞;杨彩红;杨巧云;邱兴华;李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人群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的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年01期
4 范忠义;徐小洁;杜楠;叶棋浓;;调控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微小RNA[J];生物技术通讯;2011年03期
5 赵欣楠;魏敏杰;赵琳;;DNA损伤修复调控因子与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11期
6 徐广润,张苏明;DNA损伤修复与缺血神经元死亡[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1年03期
7 朱守民;DNA损伤修复基因与遗传易感性[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3年01期
8 郑长青;季守平;章扬培;;DNA损伤修复与肿瘤烷化剂化疗[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年01期
9 沈杰;储冀汝;贾元威;刘晓平;;干扰survivin表达减少肿瘤细胞对紫外线诱导DNA损伤的修复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4年05期
10 林莉;刘晓晴;宋三泰;;DNA损伤修复与铂类耐药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思力;赵辉;邹尧;韩忠朝;;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赖延东;陈丽萍;唐石伏;林育纯;李道传;肖勇梅;王庆;张波;魏青;陈雯;;PP2A调控组蛋白H2AX介导的DNA损伤修复[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段建明;张宗玉;童坦君;;过氧化氢对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与细胞衰老的诱导作用[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孙慧;黄东雅;;脑梗死/再灌注后线粒体氧化DNA损伤修复的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于宏杰;付朝伟;徐飚;石国政;;DNA损伤修复基因MGMT在肿瘤发生与预后中的作用[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6 杜晓刚;华加宁;陈清凤;鲁德强;许正平;曾群力;;工频磁场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及噪声磁场干预[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曹流;;DNA损伤修复反应与细胞稳态在肿瘤及衰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A];第二届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曹流;陈誉华;邓初夏;;DNA损伤修复反应的阴阳平衡与细胞稳态在衰老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陈丽萍;赖延东;朱小年;肖勇梅;张波;王庆;陈雯;;PP2A B56亚基调控DNA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A];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潘志文;付志璇;曹文明;宋倩;徐笑红;;DNA损伤修复基因XPA、XPC、XPD和E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郭婷;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CSB-PGBD3、MSH5和FMHR1在卵巢早衰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刘晓琳;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MDC1和YAP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赵伟;布比卡因致神经元DNA损伤及相关修复通路激活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4 朱公建;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D];兰州大学;2016年
5 胥晓飞;端粒稳态和DNA损伤修复基因FAM175A、TLK1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6 张静;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与苯作业工人遗传损伤易感性关系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7 王营营;Ts65Dn小鼠造血干细胞对辐射诱导DNA损伤修复障碍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8 苏洪英;DNA损伤修复基因XPD、XRCC1单核苷酸多态与肝细胞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9 吴文婷;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遗传易感性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丽锋;DNA损伤修复基因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OGG1调节斑马鱼胚胎脑、心脏发育的易损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2 袁德晓;DNA损伤修复在辐射适应性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樊龙刚;基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环境致癌物DNA损伤修复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4 李明娟;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基因表达与辐射剂量关系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5 秦夏;P53在辐射致DNA损伤反应中的染色质重塑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6 王超;氧化应激性DNA损伤精子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以及细胞周期检查点的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7 陶佳海;核编码蛋白参与线粒体定位及DNA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3年
8 曹丽丽;高、低剂量率γ线照射对哺乳类细胞生长存活及DNA损伤修复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9 邵艳敏;AP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远隔部位DNA损伤修复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3年
10 周献锋;反义hTOP3对AT细胞内源性hTOP3表达、DNA损伤修复和凋亡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91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39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