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控在心脏性猝死预防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正中神经刺激 切入点:情绪激动 出处:《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正中神经调控抑制下丘脑背内侧核刺激所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研究背景:本研究假设正中神经调控(median nerve stimulation,MNS)可以抑制下丘脑背内侧核刺激(dorsomedialhypothalamus stimulation,DMHS)所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并通过记录左侧星状神经节电活动(left stellate ganglion activity,LSGA)探索相关机制。研究方法:21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麻醉后被随机分为三组:(1)A组(n=7):对照组,给予6阵DMHS,每阵DMHS持续30s,休息30min后进行下一阵DMHS,正中神经刺激器只安装不开启刺激;(2)B组(n=7):正中神经刺激组,给予6阵DMHS,方案同组A,并于第3阵DMHS前5分钟同时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刺激参数:脉宽0.5ms,频率5Hz,刺激强度为两倍刺激阈值),正中神经刺激持续时间为40min;(3)C组(n=7):左侧星状神经节电信号记录组,于基线、第一阵DMHS后、第二阵DMHS合并正中神经电刺激后立即记录左侧星状神经节电信号,记录时间为5min。研究结果:右侧DMHS可反复诱发室性心律失常事件。DMHS同时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可较单纯DMHS显著降低异常室性心律失常的心搏数(7±3,9±2bpm对29±8,27±9bpm,p0.05)及显著缩短左侧星状神经节异常放电活动时程(14±6 对 40±18s,p0.05)。研究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可以显著抑制DMHS所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机制之一为正中神经电刺激可显著抑制左侧星状神经节的异常放电活动。第二部分低强度左侧迷走神经刺激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及相关机制研究研究背景:迷走神经刺激已被广泛的投入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研究中。既往研究中,多于缺血前或缺血时开启迷走神经刺激,不符合临床实际。本研究拟采用不影响心率的低强度左侧迷走神经刺激并于心梗后2小时开启刺激,以观察其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深入探讨相关机制。研究方法: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和左侧迷走神级刺激器后,将存活的16只犬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5);心梗对照组(n=6);心梗后迷走神经刺激组(n=5)。迷走神经刺激组的神经刺激器于心梗后120min开启,其余两组的神经刺激器均关闭。所有犬饲养三周后处死。通过ICD记录各组犬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及进行T波电交替检测。心梗对照组和心梗后迷走神经刺激组两组间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基因芯片(affymetrix genechip canine genome 2.0 array)进行检测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进行验证。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边缘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生长相关蛋白 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神经丝(neurofilament,NF)及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染色,评估低强度左侧迷走神经刺激对心梗后心脏神经重构及缝隙连接蛋白的影响。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各组犬心梗后左室重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研究结果:心梗术后3周,相较于心梗对照组,低强度左侧迷走神经刺激可以在不影响心率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室速(12.3±5.4对74.7±7.5,p0.05)、室颤(0.25±0.21对l±0.44,p0.05)事件。基因芯片共发现206个差异表达基因(fold change1.5,p0.05),其中55个基因表达上调,151个基因表达下调,所涉及的主要分子通路包括 Toll 样受体、JAK-STAT、NF-κB、TNF、MAPK、AGE-RAGE、内质网蛋白质处理、补体级联反应等。超声结果提示,低强度左侧迷走神经刺激可以显著提高犬左室射血分数(44.5±0.4对26.3±7.5,p0.05)、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末内径(4.2±0.9对3.4±0.2,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心梗后迷走神经刺激组TH、GAP43、NF阳性染色神经密度均明显降低,迷走神经刺激可显著抑制Cx43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结果提示,低强度左侧迷走神经刺激可以显著降低心梗后IL-6、TNF-α血清浓度,并显著抑制心肌TNF受体1(TNFR1)的表达。低强度左侧迷走神经刺激可显著抑制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幅度(8.7±4.6 vs.13.8±7.8 μV,p0.001)和信噪比(Kscore,1.3±2.4vs.3.0±4.4,p=0.017)。研究结论:于心梗后120min行低强度左侧迷走神经刺激可以在不影响心率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心梗后三周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基因芯片分析发现与低强度左侧迷走神经刺激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206个。低强度左侧迷走神经刺激抑制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机制涉及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神经重构、心电不稳定性及抑制炎症反应等。第三部分ICD/CRTD家庭监测自主神经相关数据与心脏性猝死的关系(一)、夜间平均静息心率变异性对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全因死亡的预测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家庭监测系统所传输的数据,探索夜间平均静息心率变异性对远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s)及全因死亡的预测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318例ICD植入患者的家庭监测数据及临床资料。以ICD植入后并开启家庭监测的30天为观察窗口,记录30天中家庭监测系统所传输的平均静息心率(每天2:00到6:00的平均心率)并计算其平均值(AVHR)和标准差(SDHR)。主要研究终点为ICD正确识别的VAs事件,次要研究终点为全因死亡事件。研究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32±10个月。所纳入的318例患者中,有179例(56.3%)患者发生过VAs事件,123例(38.7%)患者发生过Shock治疗事件,37例(11.6%)患者发生了全因死亡事件。平均SDHR为4.5±3.0bpm。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获得 SDHR=3.685bpm 为其预测VAs的切点值。通过Kaplan-Meier分析,SDHR≥3.685bpm的患者的VAs事件(HR=1.885;95%confidence CI=1.362-2.609;p0.001)、Shock 事件(HR=1.637;CI=1.11-2.414;p=0.013)、全因死亡事件(HR=2.42;CI=1.266-4.627;p=0.008)及联合终点事件(HR=1.872;CI=1.365-2.567;p0.001)的风险均显著增高。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提示,SDHR≥3.685bpm是VAs事件、Shock事件、全因死亡事件及联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研究结论:在ICD植入患者中,基线SDHR3.685bpm是远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及全因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第三部分ICD/CRTD家庭监测自主神经相关数据与心脏性猝死的关系(二)、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患者的日常活动度对心源性死亡的预测作用研究背景:日常活动度可以预测多种疾病的预后,然而目前尚无研究在ICD/CRT-D植入人群中探索其与心源性死亡的关系。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回顾性分析ICD/CRT-D所记录的日常活动度,探索日常活动度是否能够预测心源性死亡事件?如果能,那么日常活动度低到何种程度可以预测心源性死亡事件?潜在的机制是什么?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845例ICD/CRT-D植入患者的家庭监测数据和临床资料。计算ICD/CRT-D植入后30-60天的平均日常活动度和心率变异性(PPvariability)。主要研究终点为心源性死亡,次要研究终点为全因死亡。研究结果:845例患者ICD/CRT-D植入后30-60天的平均日常活动度为11±5.8%(每天活动158.4±83.5分钟)。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获得,日常活动度=7.84%(每天活动113分钟)为其预测心源性死亡的切点值。平均随访时间为31.1±12.9个月(3个月至60个月)。通过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日常活动度与心源性死亡及全因死亡均密切相关。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日常活动度7.84%的患者较日常活动度≥7.84%的患者的心源性死亡风险增高3.639倍(HR=3.639,95%CI=2.42-5.471,p0.001),全因死亡风险增高 3.677 倍(HR=3.677,95%CI=2.535-5.334,p0.001)。通过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发现日常活动度与HRV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12,p0.001)。研究结论:ICD/CRT-D植入后30-60天的平均日常活动度7.84%的患者的心源性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均显著增高。日常活动度与心率变异性呈正相关,也可反映自主神经调节的平衡程度,其对自主神经的影响可能是其能够预测心源性死亡及全因死亡的机制之一。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41.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周琴,党雷,马建军,徐军;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的研究进展[J];河南医学研究;2001年02期
2 Janszky J.;Hoppe M.;Behne F.;A. Ebner;胡慧敏;;迷走神经刺激时无癫痫发作的预测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7期
3 DeGiorgio C.;Heck C.;Bunch S.;周永;;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3种刺激方式的随机对照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12期
4 王竹鲜,张月明;颈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J];山西护理杂志;1995年06期
5 付秀荣,宋瑞明;颈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癫痫的手术配合[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6 樊友武,李龄;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的应用现状[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年01期
7 梁友芳;;上海徐纪文主任擅长应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癫痫[J];求医问药;2013年04期
8 韩劲松;迷走神经刺激术控制癫痫发作[J];中国医药导刊;2000年02期
9 朱俊玲,蒋大宗;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的研究与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年01期
10 张忠;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年龄较大的成人癫痫[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马爱梅;赵永波;;迷走神经刺激术[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张翼;Michelle McGuire;David P.White;Liming Ling;;间歇性迷走神经刺激诱发的呼吸长时程增强效应[A];中国生理学会论文汇编2005年第二期[C];2005年
3 夏纯;邓瑛瑛;王洪筱;;2例顽固性癫痫行迷走神经刺激术后护理[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李菁锦;赵兰峰;王毅珍;吕国蔚;;迷走神经刺激对致痫大鼠EcoG和海马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荣培晶;何伟;朱兵;;耳针抗癫痫效应与耳-迷走神经联系[A];第12届全国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孟凡刚;张建国;马延山;梁树立;张凯;杨岸超;桑林;;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黄凤;荣培晶;王宏才;朱兵;;耳迷走神经刺激干预糖耐量受损患者血糖疗效分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凌至培;栾国明;李云林;吕彦恩;;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 张建国;不开颅 迷走神经刺激术控制癫痫[N];健康报;2013年
2 赵卓昀;“迷走神经刺激器”:救星还是煞星?[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张建国 孟凡刚 整理;顽固性癫痫 可选迷走神经刺激术[N];健康报;2011年
4 记者 匡远深;迷走神经刺激术可控制癫痫发作[N];健康报;2010年
5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马艳红;癫痫外科治疗装置进展值得关注[N];中国医药报;2010年
6 陈英云;聂松义;治疗全脑广泛癫痫灶有新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爽;神经调控在心脏性猝死预防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2 王晓宇;耳迷走神经刺激与抗癫痫效应[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3 吕彦恩;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的电生理机制及国产神经刺激系统研制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4 田国红;迷走神经刺激抑制红藻氨酸致痫大鼠癫痫发作机制及延髓内脏带内星形胶质细胞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5 高梅;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抑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兔模型心房颤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李延龙;可兴奋神经系统的同步及其应用[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志;神经节丛消融并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对犬电生理特性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2 黄玉文;急性肺栓塞心下交感神经放电变化及颈部迷走神经刺激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3 张璐;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和迷走神经刺激抑制癫痫中的形态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4 马迎歌;耳针(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抑郁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田健;迷走神经刺激和电针对脑缺血大鼠学习和运动机能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梅广海;国人颈动脉窦神经解剖及其刺激器安置的可行性研究—舌咽神经刺激治疗癫痫[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7 黄凤;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糖耐量受损干预作用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8 周龙;迷走神经刺激对兔脑爆炸伤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9 林进皇;迷走神经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实验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10 吴金涛;迷走神经刺激对犬肺静脉电生理特性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31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631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