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及80例临床病例分析
本文关键词:DcR3和sTREM-1在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及80例临床病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5年
DcR3和sTREM-1在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及80例临床病例分析
刘永娟
【摘要】:第一部分 DcR3和sTREM-1在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研究背景]虽然出现了抗生素,临床技术也不断改善,但是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NBM)仍然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的神经外科手术继发NBM的发病率差异较大,其发病率从0.8%到17%不等,死亡率高达34%甚至是更高。早期诊断和适宜的抗生素治疗能显著降低NBM患者的死亡率,但是对于临床医生而言,准确、快速诊断细菌性脑膜炎仍然是个挑战。首先,细菌性脑膜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比如发热、头痛、颈项强直和意识改变等,特异性不强;其次,现在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也不是令人非常满意。虽然脑脊液培养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特异性高,但是脑脊液培养的敏感性不强,特别是在脑脊液培养前已经应用抗生素,而且通常需要培养24-48小时才能取得结果,这可能导致延误治疗,因此,基于上述原因,确立令人满意的快速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新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诱骗受体3(DcR3)和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水平在某些感染性疾病状态下明显升高。人脑脊液含有丰富的DcR3,但是DcR3能否诊断细菌性脑膜炎却未阐明。虽然sTREM-1是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有用指标,但是要想临床应用sTREM-1诊断细菌性脑膜炎仍然需要大量的实验证明。本研究有两个目的,首先是评价DcR3和sTREM-1单独应用诊断NBM的价值,其次是评价两者联合诊断NBM的价值。[研究方法]根据脑脊液的特点和脑脊液培养的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人123例,80例为细菌性脑膜炎患者,43例为同期住院的非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所有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均置-80。C超低温冰箱冷冻待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脑脊液DcR3和sTREM-1的水平。[研究结果]12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15岁。本研究中在采集脑脊液之前的24小时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共有39例,其中细菌性脑膜炎组27例,非细菌性脑膜炎组12例,细菌性脑膜炎组与非细菌性脑膜炎组相比,在采集脑脊液之前的24小时已经应用激素的比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细菌性脑膜炎组在采集脑脊液之前的24小时已经应用抗生素的比率远远高于非细菌性脑膜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者的比率高达48.75%。细菌性脑膜炎组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为765.00(265.25—1976.00)× 106/L,非细菌性脑膜炎组白细胞计数为4.00(2.00—36.00)×106/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脑脊液葡萄糖、蛋白和乳酸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DcR3的浓度为0.646 (0.229—1.514) ng/mL,非细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DcR3的浓度为0 (0—0.192) ng/ml,与非细菌性脑膜炎组相比,DcR3在细菌性脑膜炎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sTREM-1的浓度为19.017 (0—60.256) pg/mL,非细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sTREM-1的浓度为0 (0—0) pg/mL,细菌性脑膜炎组的脑脊液sTREM-1的水平亦明显高于非细菌性脑膜炎组,两组比较也具有明显差异,p0.001。脑脊液DcR3和sTREM-1水平不能区分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抗生素的应用超过24小时或是激素的应用超过24小时对脑脊液中DcR3和sTREM-1的浓度没有影响。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确定脑脊液中DcR3和sTREM-1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DcR3和sTREM-1相比,DcR3的诊断价值要高于sTREM-1的诊断价值。DcR3和sTREM-1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AUC为分别是0.831(95%可信区间[CI]0.752—0.911,p0.001)和0.756(95% CI0.673—0.839,p0.001)。约等指数确定各个细胞因子的临界值。DcR3的诊断敏感性要高于sTREM-1,而其诊断特异性略低于sTREM-1。DcR3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临界值为0.201 ng/mL,敏感性为78.75%(95% CI 67.89%—86.79%);特异性为81.40%(95% CI 66.08%—91.08%);sTREM-1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临界值为11.515 pg/mL,敏感性为60.00%(95% CI 48.42%—70.61%),特异性为88.37%(95%CI 74.12%95.64%)。DcR3和sTREM-1与其他临床常用指标,如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葡萄糖、蛋白和乳酸相比,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928(95% CI0.872—0.984,p0.001),随后依次是DcR3、sTREM-1、乳酸、葡萄糖和蛋白。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仅仅DcR3和sTREM-1是细菌性脑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DcR3的比值比(OR)为3.325(95% CI 1.185—9.334,p=0.023);sTREM-1的OR值为1.059(95% CI 1.015—1.106,p=0.008)。联合的生物分数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AUC为0.842(95% C10.770—0.914,p0.001),当生物分数被纳入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其亦被证明是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OR值为7.007(95% CI 3.576—13.730,p0.001)。随着生物分数累计得分的增加,患者得细菌性脑膜炎的机率在增加,从得分0感染的机率是28.89%到得分2感染的几率是96.65%。[结论]1.细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DcR3和sTREM-1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性脑膜炎组。2.激素和抗生素的应用不影响脑脊液DcR3和sTREM-1的水平。3.DcR3和sTREM-1是诊断NBM的有用指标。4.联合检测DcR3和sTREM-1的诊断NBM的价值高于单一细胞因子的诊断价值。第二部分 80例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研究背景]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NBM)是发生在住院病人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其不但威胁患者的生命,而且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甚至有的时候会导致医患冲突。与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相比,NBM起病更加隐匿,病程更长,分离的病原菌很有可能是耐药菌。近年来,随着颅脑外科手术的开展、医疗装置的应用以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NBM的致病菌分布在发生改变。因此临床医生了解本院NBM的特点、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病原菌耐药的特点,对于指导临床医生快速诊断、及时处理,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1月到2013年10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确诊为NBM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诱发因素、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无气管切开、是否使用呼吸机、ASA评分、手术类型、是否急诊手术、术前颅脑手术史、手术持续时间、术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葡萄糖、蛋白和乳酸定量、脑脊液压力、抗生素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有无输血、病人预后和转归、分离培养的细菌以及药敏结果等资料,并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各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共搜集80个NBM病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23例:患者平均年龄(x±SD)为43.75±16.46岁,以15--59岁为主,占76.25%。患有基础疾病的22例,占27.50%,其中患有高血压16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1例。所有的患者都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其中在我院做手术的有73例,外院做手术的7例。诱发NBM的危险因素包括神经外科手术、远处局部感染灶(肺炎)、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80例患者中,12例患者有远处局部感染灶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神经外科手术,其次是术后留有医疗装置。因颅内肿瘤行肿瘤切除术的比例最高,为55.00%。80例患者中,出现头痛和发热的比例较高(头痛占71.25%,发热占78.75%)出现意识障碍和颈项强直的比例较低,出现脑膜炎典型三联征—发热、颈项强直和意识障碍的仅仅只有10例(12.50%)。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为765.00(265.25—1976.00)×106/L,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主要集中在100—10000×106/L,有1例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脑脊液葡萄糖、蛋白和乳酸定量分别为1.59(0.72—2.58) mmol/L、0.82 (0.37—1.80) g/L、3.23 (1.87—6.42) mmol/L。检测脑脊液压力的患者有22例,其中3例超过300 mmH20。本研究共分离培养得到67株革兰氏阳性菌,12株革兰氏阴性菌,1例含有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混合株。包括混合株在内,共检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戊糖片球菌检1株,检出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51株,耐药株均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耐药率高达80.95%(51/63)。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共检出表皮葡萄球菌33株。检出的革兰氏阴性菌包括3株阴沟肠杆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2株大肠杆菌、1株猪伤寒杆菌、1株鲍曼不动杆菌、1株栖稻黄单胞菌。检出的2株大肠杆菌,有1株是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的耐药株。分离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替加环素的敏感率是100%,对利福平的敏感率是95.52%,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仅有4.00%。革兰氏阴性细菌对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分别是85.71%、69.23%和76.92%。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73名患者中,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比例分别是57.53%和42.47%,57.53%的患者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辅助治疗。脑脊液培养结果出来之前,经验性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为73例(91.25%),其中应用糖肽类抗生素的34例。80例患者中仅有1例行鞘内注射治疗。1例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9例因家属要求自动出院,其余70例经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死亡率为1.25%。[结论]1.所有的患者都有NBM的易感因素,最常见的易感因素是神经外科手术。2.NBM起病比较隐匿,临床表现不是很典型。3.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是NBM检出的主要细菌,且主要是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4.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耐药率比较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好,暂未出现耐药。5.经验应用抗生素选用万古霉素加美洛培南。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15.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延龄;围手术期一次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作用[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年04期
2 张先云;;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26期
3 刘耀惠;刘钢;;细菌性脑膜炎非抗生素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年04期
4 王永赓;钱广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比较及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7年06期
5 李光辉;朱德妹;张婴元;汪复;;1995-2004年上海地区部分医院脑脊液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年10期
6 陈松劲;吴晓燕;倪侃翔;;878份脑脊液标本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10期
7 代荣晓;金国良;何继红;刘建明;肖启华;;急诊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5期
8 母丽媛;吕晓菊;马晓波;陈慧莉;陈文昭;过孝静;康梅;;2300份成年人脑脊液培养及菌株耐药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7年04期
9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节选)[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年01期
10 郭杵强;;糖皮质激素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及展望[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和,李康华,陈立科,吴强,陈志伟,王斌,覃芙,李先安;腰椎间盘微创外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潘西芬;许恒忠;冯陆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学特性和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09年11期
3 周其富;单立新;俞渭生;楼静芝;;甲基强的松龙对使用骨水泥病人循环系统的影响[J];临床医学;2006年04期
4 蒙健华;赵羽;;亚低温治疗仪对颅脑外伤高热的降温效果及护理观察[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吴泉明;胡辛兰;陈东杰;;101株颅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2年05期
6 徐红冰;刘皋林;王晓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药物治疗现状[J];世界临床药物;2013年01期
7 段梅欣;魏雪红;王慧;;护理干预对布氏杆菌病高热阶段的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3年11期
8 方秀云;吴素英;;2种冰帽降温预防耳廓冻伤措施的效果比较[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年02期
9 窦如森;王宗泽;刘桂俊;窦克鹏;;老年急性胆囊炎52例诊治分析[J];海南医学;2009年12期
10 韦现阁;韦妙娟;;颅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培养及药敏结果(附180例分析)[J];淮海医药;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蕙如;超级细菌NDM-1基因检测方法、抑菌评价模型的建立及黄连抑菌探索试验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振平;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动脉瘤夹闭手术中临床应用的比较[D];中南大学;2011年
2 陈益华;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48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宇一;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早期病原诊断及美罗培南治疗方案优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袁瑾;法罗培南钠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陈明宇;美罗培南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血脑脊液浓度研究及病原学特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6 王成龙;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的探讨[D];山东大学;2013年
7 简智恒;神经外科术后炎症指标的变化趋势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8 倪丹红;某医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现状、合理性及安全性分析评价[D];中南大学;2013年
9 刘惕;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10 宋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同输注持续时间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明;史中华;唐明忠;周建新;;神经外科患者脑脊液细菌流行病学和耐药性10年监测[J];北京医学;2007年10期
2 常玉霞;李淑彬;;中枢性高热患者的护理体会[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李鑫;杨蕊;臧强;胡永秀;;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年01期
4 周仲松,余鑫之,李家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80例的类型与病原菌分布[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2年03期
5 舒幼娜;马葵芬;俞海英;卢晓阳;;中枢神经系统抗感染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J];抗感染药学;2011年01期
6 潘炜华,刘晓刚,温海;糖皮质激素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年08期
7 贺斌,赵忠新,邵福源;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年01期
8 李钦云,赵玲玲;由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引发的哲学思考[J];实用全科医学;2005年02期
9 钱震雯;岳启安;田凤丽;;噬菌体治疗的研究概况[J];医学综述;2007年16期
10 王汝龙;碳青霉烯类抗生素[J];首都医药;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Van De Beek D.,De Gans J. ,Spanjaard L. ,黄卫东;成人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3期
2 高宝红;师永红;;反复发作细菌性脑膜炎诊治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02期
3 王明琦;李广生;;细菌性脑膜炎早期合理治疗的临床探讨(附164例报告)[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李颖;汪复;;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能降低细菌性脑膜炎发病率[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年02期
5 李文辉;周琴;;部分治疗后细菌性脑膜炎2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9年32期
6 任红宇;安淑一;李马超;徐丽;朱兵清;邵祝军;;细菌性脑膜炎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研究[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年01期
7 唐宇凤;段劲峰;冯由军;;成人不典型细菌性脑膜炎16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年02期
8 卢观巨,陈作韬;多次患细菌性脑膜炎2例报告[J];新医学;1975年01期
9 李清辉;小儿时期细菌性脑膜炎(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一些重要而易失察的问题)[J];武汉医学院学报;1976年01期
10 杨于嘉;诊治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易犯的错误[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7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镜;张红媛;甘娜;尹飞;;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李玲;水泉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谢永强;邓秋连;虢艳;黄勇;钟玉葵;;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感染性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陆中权;张信良;贾玉双;温怀凯;;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一氧化氮检测临床意义[A];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张星虎;刘凤芹;赵志刚;;冰片开放血脑屏障对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影响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勇川;朱卫民;;细菌性脑膜炎的抗菌药物治疗进展[A];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李强;杨勤;靳蓉;黄景霞;刘亮;;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及血清相关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A];2013年贵州省儿科学术年会暨儿科常见疑难重症诊治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集[C];2013年
8 刘玉明;耿荣;刘刚;;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98例临床及不良预后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刘秀丽;刘艳;别旭;华娜;王慧;;脑膜炎耳聋的患病调查及内耳影像学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10 何伟;;细菌性脑膜炎经颅多普勒检查的临床分析[A];第七届全国颅脑及颈动脉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卫东;[N];科技日报;2009年
2 麦迪信;[N];医药经济报;2002年
3 ;[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4 ;[N];大众卫生报;2004年
5 上海市医疗救护中心主任医师 费国忠;[N];家庭医生报;2005年
6 黄家欣;[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永娟;DcR3和sTREM-1在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及80例临床病例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在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的表达和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刘心洁;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幼鼠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4 冯梅;SHP2在幼鼠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表达及原钒酸钠对脑膜炎脑损害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7年
5 邓敏峰;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对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价值: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6 吴兴华;广西贵港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应用实践与世界卫生组织乙脑监测手册的现场评估[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尚利宏;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的变化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2 陈益华;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48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莉;细菌性脑膜炎病原学及S100B蛋白在其早期诊断中价值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郑广群;bFGF在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表达动态变化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6年
5 陈晨;医院获得性脑膜炎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断数学模型构建的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刘颖;3%氯化钠辅助治疗兔大肠杆菌脑膜炎时对外周脏器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7 崔伟丽;协同信号分子B7-H3对肺炎球菌脑膜炎小鼠趋化因子KC、MIP-2及TLR2蛋白表达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3年
8 王延平;协同信号分子B7-H3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小鼠脑损伤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4年
9 高芹玲;依达拉奉对新生大鼠细菌性脑膜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DcR3和sTREM-1在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及80例临床病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2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7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