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及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抗VEGF治疗前后脉络膜形态和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
本文选题: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 参考:《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 SS-OCT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及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前后的脉络膜形态学改变的研究第一节 SS-OCT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及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前后脉络膜形态学改变目的:用SS-OCT观察PCV和wAMD的脉络膜形态学特征以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试验。本研究实验组纳入从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未经过治疗的wAMD 11例11只眼和PCV 24例24只眼,对照组纳入50岁以上健康人11例22只眼。实验组经FFA和ICGA确诊后,每4~6周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1次,连续3次。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及随访时均行SS-OCT横断面影像扫描,用SS-OCT电子卡尺测量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 thickness,CRT)、SFCT 和脉络膜最大血管直径(choroidal maximal vessel diameter,MVD)。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数最小分辨角(logarithm of the minimum angle of resolution,logMAR)视力(visual acuity,VA)、CRT、SFCT、MVD 的异同和变化趋势。结果:治疗前 wAMD 患者 logMAR VA 为 0.94±0.59,PCV 患者为 0.73±0.40,对照组为0.06±0.10,PCV组的logMAR视力与wAMD组无明显差异;wAMD组的 CRT 为 318.73±101.83μm,PCV组为421.38±164.19μm,对照组为 185.48±20.30μm,PCV 组的 CRT 明显大于 wAMD 组;wAMD 组的 SFCT 为 155.45±62.22μm,PCV为305.23±98.51μm,对照组为246.27±62.78μm,PCV组的SFCT明显大于对照组和wAMD组,wAMD组的SFCT明显小于对照组;wAMD组的MVD为139.55±48.96μm,PCV 组为 209.09±68.91μm,对照组为 180.82±47.16μm,PCV 组的MVD明显大于wAMD组;三组中,SFCT与MVD均呈明显正相关。治疗后,PCV组的logMAR视力为0.47±0.28,较前明显改善,wAMD组的logMAR 视力为 0.75±0.42,较前无明显改善;PCV 组的 CRT 为 268.06±129.31μm,wAMD 组为 169.05±90.36μm,均较前明显降低;PCV组的 SFCT 为269.77±93.38μm,wAMD组为120.36±63.33μm,均较前明显降低;PCV组的MVD为184.68±63.95μm,wAMD组为120.91±53.50μm,均较前明显降低。结论:PCV患眼的SFCT较健康人眼和wAMD患眼厚,而wAMD患眼SFCT较健康人眼薄。PCV患眼的MVD明显大于wAMD患眼。可见,PCV和wAMD的视网膜脉络膜形态学有明显差异,SFCT、MVD可以用于两种疾病的鉴别。wAMD、PCV及健康人的SFCT与MVD呈明显正相关。治疗后,wAMD和PCV的SFCT、MVD均明显下降,SFCT、MVD可作为评估疗效的指标。第二节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及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前后脉络膜形态学变化的亚组分析目的:探究脉络膜增厚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thick type of 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Thick-PCV)、脉络膜变薄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thin type of 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Thin-PCV)与 wAMD 脉络膜形态学和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反应的异同,以进一步揭示PCV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还是PCV的亚型属于wAMD的一种表现。方法:将第一节的PCV患者按SFCT大于等于或小于300μm,分为Thick-PCV组和Thin-PCV组,各12例12只眼,比较两亚组与wAMD组患者治疗前后logMAR VA、CRT、SFCT、MVD的异同和变化趋势。结果:治疗前,wAMD 组的 logMAR VA 为 0.94±0.59,Thick-PCV 组为 0.73±0.41,Thin-PCV组为0.73±0.41,三组间视力无明显统计学差异;wAMD组的CRT为318.73±101.83μm,Thick-PCV 组为 338.96±105.81μm,Thin-PCV 组为503.79±174.21μm,Thin-PCV 组的 CRT 明显大于 wAMD 组和 Thick-PCV 组,而wAMD组和Thick-PCV组无明显差异;wAMD组的SFCT为155.45±62.22μm,Thick-PCV 组为 369.00±87.73μm,Thin-PCV 组为 212.50±50.25μm,Thick-PCV 组的SFCT明显大于wAMD组和Thin-PCV组,而wAMD组和Thin-PCV组无明显差异;wAMD 组的 MVD 为 139.55±48.96μm,Thick-PCV 组为 247.42±62.61μm,Thin-PCV组为 153.00±47.32μm,Thick-PCV 组的 MVD 明显大于 wAMD 组和 Thin-PCV 组,而wAMD组和Thin-PCV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wAMD组的logMARVA为0.75±0.42,较前无明显改善,Thick-PCV组为0.43±0.31,较前明显改善,Thin-PCV组为0.50±0.26,较前明显改善;wAMD组的 CRT 为 169.05±90.36μm,Thick-PCV 组为 203.12±69.73μm,Thin-PCV 组为333.00±144.57μm,均较前明显降低;wAMD 组的 SFCT 为 120.36±63.33μm,Thick-PCV 组为 337.17±67.61μm,Thin-PCV 组为 176.00±45.81μm,均较前明显降低;wAMD 组的 MVD 为 120.91±53.50μm,Thick-PCV 组为 222.33±58.57μm,Thin-PCV组为129.25±39.35μm。wAMD组和Thin-PCV组均较前明显降低,而Thick-PCV组无明显下降。结论:Thick-PCV 患眼的 SFCT、MVD 较 Thin-PCV 和 wAMD 厚,而 Thin-PCV和wAMD间脉络膜形态学特征无明显差异。抗VEGF治疗后wAMD组和Thin-PCV组CRT、SFCT、MVD均明显下降,而Thick-PCV治疗后MVD无明显变化,推测Thick-PCV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Thin-PCV可能是AMD的一种亚型。第二部分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及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前后房水和血液中细胞因子的测定目的:通过测定PCV及wAMD患者抗VEGF治疗前后血液及房水中45种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比较PCV和wAMD细胞因子水平的异同,并进一步分析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本研究纳入从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的未经过治疗的患者49例49只眼,其中实验组wAMD患者11只眼,PCV患者24只眼,对照组即欲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4只眼。PCV患者和wAMD患者经FFA和ICGA确诊后,每4~6周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1次,连续3次。实验组每次玻璃体腔注药前和对照组白内障术前,均抽取房水样本100ul及血液2ml。用luminex方法检测45种细胞因子浓度: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RA(interleukin-1RA,IL-1RA)、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in-7,IL-7)、IL-8、白细胞介素-9(interleukin-9,IL-9)、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白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白细胞介素-31(interleukin-31,IL-31)、VEGF-A、VEGF-D、人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α(stromal-derived factor 1-α,SDF1-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干扰素诱导蛋白 10(interferon inducible protein 10,IP-10)、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白细胞介素-12p70(interleukin-12p70,IL-12p70)、PI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basi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1β,MIP-1β)、Eotaxin、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激活调节细胞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MCP-1、神经生长因子 b(nerve growth factor b,NGFb)、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protein-1α,MIP-1α)、生长相关癌基因产物 α(growth-related gene product α,GRO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y)、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TNFα 和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β,TNFβ)。分别比较房水和血清中治疗前wAMD、PCV及正常人之间45种因子浓度的差异,以及wAMD和PCV在抗VEGF治疗前后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房水中,wAMD组和PCV组中IL-8、IL-18、IL-21、IL-31、LIF、SDF1-α、FGF-basic、VEGF-A、VEGF-D 浓度均明显升高;BDNF、HGF、IP-10、MCP-1、IL-13均明显降低;IL-17A浓度在wAMD中下降明显,而在PCV组中无明显改变;GMCSF、IL-12p70在PCV中明显下降,而在wAMD中无改变;wAMD组中IL-8和IL-12p70浓度明显高于PCV组。治疗前,血清中,wAMD 组和 PCV 组中 EGF、Eotaxin、GMCSF、MCP-1、MIP-1β、IL-8、IL-21、IL-31、LIF、SDF1-α、VEGF-A、VEGF-D 浓度明显升高;PDGF-BB明显降低;FGF-basic在wAMD中明显升高,但PCV组中无差别;HGF、IL-5在wAMD组中明显降低,而在PCV组中无明显变化;IL-18在PCV组中降低,而在wAMD组中无明显变化;wAMD组中LIF浓度明显高于PCV组。治疗后,房水中,wAMD组和PCV组中HGF、IL-12p70浓度明显升高;IL-18、IL-21、LIF、SDF1-α、VEGF-A、VEGF-D 均明显降低;IL-8、IL-23、PDGF-BB 只在wAMD组下降,在PCV组中无明显改变;MCP-1、IL-13只在wAMD组升高,在PCV组无明显改变;GMCSF、IP-10只在PCV组升高,在wAMD组无明显改变。治疗后,血清中,wAMD组和PCV组HGF浓度均明显升高;IL-21、LIF、SCF、SDF1-α、VEGF-A、VEGF-D均明显降低;IL-8只在wAMD组降低,PCV中无改变;IL-2、IL-6、NGFβ只在PCV组降低,在wAMD组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wAMD和PCV两种疾病明显相关的细胞因子分别是HGF、IP-10、MCP-1、IL-13、IL-31、LIF、SDF1-α、VEGF-A、VEGF-D。GROα、IL-1β、IL-1α、IFNγ、IFNα IL-7、IL-9、IL-10、IL-22、TNFα 和 TNFβ低于检测下限。结论:wAMD组的房水IL-8和IL-12p70浓度和血清LIF浓度均明显高于PCV组,提示IL-8、IL-12p70和LIF能用于鉴别wAMD和PCV。房水中VEGF-A、VEGF-D、IL-13、IL-31、LIF、SDF1-α、HGF、IP-10、MCP-1 的浓度改变,血清中 MCP-1、PDGF-BB、VEGF-A、VEGF-D浓度改变可将wAMD和PCV明显区别于对照组。wAMD和PCV患者房水、血清中VEGF-A、VEGF-D浓度较对照组高,在两种疾病中无明显区别,抗VEGF治疗后浓度的改变可以用于评估疗效。促血管生成因子、抑血管生成因子、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共同参与wAMD和PCV的致病过程,应重视免疫失调和慢性炎症在wAMD和PCV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些细胞因子的眼部作用不明,变化趋势和既往研究及全身作用机理不相符,仍需进一步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73.4;R77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里南,胡泳霞;脉络膜血管和脉络膜血管性疾患[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86年02期
2 文峰,姜利斌,吴德正;特发性水螅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年06期
3 Ducournau;D.H.;方宝康;;一种为脉络膜血管解剖学研究用的新技术[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3年02期
4 刘红;张万臣;黄桂珍;;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1例[J];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02期
5 Pierre Amalric;申维勇;;脉络膜血管性缺血[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2年04期
6 徐海峰,董晓光;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一例[J];中华眼科杂志;2003年03期
7 曾春梅;文勇;成旋;;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治疗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3年07期
8 董凌燕,王玲;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4年02期
9 易长贤,欧杰雄,闫宏,麦桂英,于强;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一例报告[J];眼科学报;2001年02期
10 王梅英;;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晓玲;;脉冲激光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初步临床疗效[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刘广峰;董方田;;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文峰;;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诊治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邱新文;叶波;任旋;谭成;陈玲;;光动力疗法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A];第十一次全省中、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5 陈丽红;;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于英蛟;;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脉络膜血管血流状况分析[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林鸿;徐国兴;郭健;谢茂松;郑学栋;;高血脂对脉络膜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慧颖;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及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抗VEGF治疗前后脉络膜形态和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2 王静;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治疗与基因多态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上;海藻糖衍生物DMBT对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刘会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临床特征、治疗及关联基因的相关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3 刘刚;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4 林鸿;高血脂对脉络膜血管的影响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5 吴燕;兔眼飞弹伤后ERG变化及其与脉络膜血管体积改变的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32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203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