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橘皮汤有效部位制剂开发及其主要成分药物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6 11:33
【摘要】:目的:橘皮汤是《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剂,由橘皮和生姜两味中药按1:2比例组成,实际应用中常以干姜代替生姜。目前橘皮汤的临床应用多以该方为基础加减以汤剂应用,市场上尚未见以该方为基础的中成药或保健食品上市,因此未能最大程度发挥该方剂的功用。另外对于该方剂的现代药理研究也有待加强。在大量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橘皮汤(陈皮和干姜)进行二次开发,与现代制剂工艺相结合,研制出具有抗疲劳、抗氧化及改善心血管功能等多种作用的制剂-陈皮姜软胶囊。同时对陈皮和干姜的主要成分6-姜酚、橙皮苷、川陈皮素等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阐明其体内血药浓度变化及相关药动参数,同时研究对相关代谢酶的影响及药物间相互作用。为橘皮汤的开发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陈皮和干姜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研究:(1)陈皮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根据影响挥发油提取的因素,选取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作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筛选最佳工艺参数。(2)干姜超临界萃取工艺研究。采用单因素考察结合均匀设计法对影响超临界提取的主要因素如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解析温度等进行考察,以萃取率为指标,筛选最佳工艺条件。陈皮姜软胶囊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陈皮姜软胶囊的制备;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制剂中干姜药材的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制剂中6-姜酚的含量测定方法。陈皮姜软胶囊体内外抗氧化功能实验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浓度的供试品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效果;将老龄小鼠按丙二醛(MDA)水平分为老龄对照组和低、中、高三个剂量组。连续灌胃15、30天后,分别测定血清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陈皮(橙皮苷和川陈皮素)和干姜(6-姜酚)主要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并研究其药物动力学。橙皮苷、川陈皮素和6-姜酚间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使用人肝微粒体(HLM,混合组分)和特异性抑制剂对橙皮苷、川陈皮素、6姜酚的一相转化途径进行考察,推断何种代谢酶参与了转化途径;使用人肝微粒体和探针底物考察橙皮苷、川陈皮素、6-姜酚对各细胞色素氧化酶(CYP)的抑制作用。结果:陈皮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2小时、提取时间10小时、加水量10倍量;干姜超临界精油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药材粒度30目,萃取压力28Mpa,萃取温度48℃,解析Ⅰ压力6Mpa,解析温度Ⅰ 35℃,解析Ⅱ压力6Mpa,解析温度Ⅱ 30℃,萃取时间3h。陈皮姜软胶囊的研制:根据药典中药材的最大用量及有效部位的最佳配比,按照压制0.4g/粒软胶囊的要求,确定辅料大豆油的用量,将原辅料混合均匀后,压制了 1万粒陈皮姜软胶囊;成品中干姜药材鉴别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干姜对照药材和6-姜酚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斑点;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品中6-姜酚的含量为 3.58%(14.31mg/粒)。陈皮姜软胶囊体外抗氧化实验显示,其对DPPH的半数清除率IC_(50)为0.55mg/mL;体内实验老龄小鼠给药15天后中、高剂量组对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低剂量给药组的抗氧化作用不明显;给药30天后各剂量组对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抗氧化作用明显。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橙皮苷、川陈皮素和6-姜酚的方法,方法学考察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橙皮苷、川陈皮素和6-姜酚的半衰期t_(1/2(β))值分别是 11.55±2.11,15.07±2.94,15.40±2.14;最大浓度 Cmax 值是:1.88±0.37,2.55±0.42,0.98±0.26;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值是:16.59±2.20,16.90±3.91,3.56±0.96。橙皮苷在人肝微粒体反应体系中孵育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代谢趋势,表明橙皮苷在人体内的代谢不是由CYP或黄素单加氧酶(FMO)等需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辅酶的代谢酶介导。而川陈皮素和6-姜酚则在肝微粒体反应体系中显示能很快被代谢。川陈皮素对CYP1A2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_(50)=3.1μM),而6-姜酚对CYP2C19有较强抑制(IC_(50)=9.9μM)。此外,川陈皮素对CYP2C8、CYP2C9和CYP2C19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6-姜酚对CYP1A2、CYP2E1和CYP3A4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川陈皮素对6-姜酚的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该抑制作用为时间依赖性抑制(TDI),高浓度(10μM)时可增加6-姜酚在人肝微粒体反应体系中孵育30分钟后的剩余率6.4倍(从剩余14%到剩余93%),在低浓度(1μM)时,也可增加2.6倍(从剩余14%到剩余38%)。橙皮苷对6-姜酚的代谢及橙皮苷和6-姜酚对川陈皮素的代谢则影响不大。结论:本文所建立的干姜超临界提取和陈皮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经中试放大实验验证,重现性良好,表明最佳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压制的陈皮姜软胶囊各项制剂指标均符合要求,所建立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简便,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本文中陈皮姜软胶囊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其抗氧化效果较强。体内实验显示其可以明显降低老龄大鼠MDA含量,对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上升。本文所研究陈皮和干姜药材中的主要成分橙皮苷、川陈皮素和6-姜酚对代谢酶的抑制作用及互相之间的代谢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川陈皮素对6-姜酚的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川陈皮素对1A2有较强的抑制用,推测6-姜酚的I相代谢主要通过CYP1A2介导,所以对1A2有强抑制的川陈皮素和6-姜酚联合使用时,因为抑制CYP1A2代谢途径,对6-姜酚起到减少体内清除,增加功效的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3.6;R28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红;刘红星;;姜酚的研究进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黄雪松,宴日安,吴建中;姜酚的生物活性述评[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5年03期

3 夏斌;蔡飞;李彩蓉;吴基良;;6-姜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年04期

4 蒋苏贞;王宁生;;姜酚的提取分离及[6]-姜酚含量测定[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年03期

5 曲翔;吴建中;黄雪松;;测定6-姜酚标样物质——6-姜酚肟的制取与鉴定[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年03期

6 蒋苏贞;宓穗卿;王宁生;;姜酚抗血小板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0年03期

7 杨健;王兆进;李海伟;钱和;;不同干燥方法对生姜6-姜酚含量的影响[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2年06期

8 王大林;;用超临界流体层析测定生姜中的姜酚[J];中成药;1993年02期

9 王少鹏;杨光;;姜酚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3年10期

10 谢自斌;郭琳;龙瑞蓉;蒋晓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酚胶丸中6-姜酚的含量[J];中南药学;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姚血明;马武开;唐芳;周静;刘丽敏;龙小琴;黄颖;陆道敏;;中药生姜活性成份姜酚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抗炎作用研究[A];全国第十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王晓莉;容蓉;杨勇;吕青涛;巩丽丽;;不同制法的四逆汤中6-姜酚含量测定[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3 林先哲;吴珍菊;郭墨婷;吕梦莎;黄雪松;;HPLC内标法同时测定十三香中胡椒碱和6-姜酚的含量[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朱海扬;曾慧兰;韩新爱;黄雪松;古建泉;钟启;;姜酚对MOLT 4细胞株增殖及凋亡作用的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5 宣伟东;卞俊;刘娟;王朝武;袁兵;;生姜抗晕动病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6 宣伟东;卞俊;刘娟;王朝武;袁兵;;生姜抗晕动病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分析[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7 韩新爱;曾慧兰;葛峰;黄雪松;古建泉;贾海涛;钟启;朱海扬;郁志;卢育洪;张学利;何庆瑜;;6-姜酚对K56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蛋白质组学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利华;夏天吃姜保平安[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韩亮;橘皮汤有效部位制剂开发及其主要成分药物动力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杨光;6-姜酚生物学作用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伟;姜酚抑菌作用及姜酚—壳聚糖复合膜性质与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向云亚;6-姜酚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王少鹏;6-姜酚对过氧化氢致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松文;6-姜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杨晶晶;基于“病证—效应—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炮姜温中药效及其归经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3 翟兴月;6-姜酚对过氧化氢致INS-1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4 闫金奎;6-姜酚的提取、纯化与应用[D];暨南大学;2008年

5 于艳静;6-姜酚的分离纯化及其分子包合物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6 翟向红;姜酚对家兔离体胸主动脉环的作用及机制[D];郑州大学;2013年

7 谷成燕;AB8大孔树脂与硅胶柱层析分离姜酚的对比[D];山东大学;2009年

8 韩新爱;6-姜酚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蒲华清;6-姜酚在不同环境中对HepG-2细胞杀伤和化疗增敏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杜瑞;6-姜酚肟对PC12细胞的抗凋亡保护作用和促分化作用[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95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2295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5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