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焦气化理论滥觞于先秦,成形于《黄帝内经》(以下简为《内经》),为《难经》、《中藏经》所推崇并诠释,为诸多大医所研习并实践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独树一帜,起到了千年医学,砥柱中流的传承作用。目的:本文从文献研究循证,旨在探讨既往学界对中医三焦气化理论的相关研究,梳理出土与传世古文献中与该理论相关之重要论述,探究该理论之深刻内涵,与其发生、发展之原因,并为今后的医学理论深入研究、发展与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王国维两重证据法全面收集、分析与该理论相关的古文献。概述中医界近几十年来对三焦气化理论的认识与对其所做的研究,综述其在《内经》成书前的滥觞、《内经》中的成形与运用,以及《内经》以降的发展与应用状况,彰显中医基础理论(中基理论)以三焦气化为纲的本来面目。并从文字学角度探讨三焦气化的初始与医学内涵。本文分五章,第一章综述三焦气化理论之研究现状。第二章梳理先秦出土与传世文献,探讨"焦"字当时之内涵,通过对比探究古人目中之三焦。第三章梳理《内经》,探讨三焦气化理论之成型,其被提出的始末、动机与意义,其相关之内涵、形态与功能。第四章论述三焦气化理论与《内经》其它理论的关系。第五章探讨该理论的既往临床应用与前瞻。结果:本研究发现,(1)三焦之"焦"在先秦两汉已具水、火与气之内涵,为古先秦气、液、固物质三态可互化之自然观,为古人从禾苗受热晒、霜冻皆焦枯,受热化气,气遇寒凝水等自然现象所悟出。(2)《内经》之三焦概念是由先秦养生、练气之"三咎"观、"橐龠"观演化而来。(3)三焦气化理论是《内经》医家经过咨询诸科大家、反复探讨并结合实践经验为医学建论所作的创新。(4)《内经》之三焦概念不是指单一器官,而是指一系列器官所组成的一个人体气血津液生化传变的代谢体系。该体系在《内经》包括腹腔、皮肤、汗孔、膜原、胃上口、缺盆、膻中、心包、膈下、腋、腠理、骨、九窍、365气穴等。(5)三焦体系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属于未完成研究状态,其微观的解剖细节及其与三焦气化理论的关系留待后世之人继续研讨并发展。(6)气与阴阳是三焦气化理论的初级基础概念,五行、五藏为其中级概念。三焦气化是医学理论之高级概念,因其整合并贯穿了医学以气诊、疗模式。(7)认同三焦气化理论的为三焦有气派,是医学以象传承之主流,其中视三焦有气无形派为历代大医,其贡献在调气之升降开阖以去病之临床治疗。视三焦有气亦有形派为其发展分支,如吴鞠通、王清任等以气、形互参,使其诊、其方皆更为具体、细致。无气有形派由宋陈言始挑战三焦无形说,注重解剖,发现更多人体器官属三焦体系,其贡献在解剖,将对临床之气、形互参,对三焦气化理论之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与促进。结论:三焦气化理论在《内经》是一个成形并较为成熟的医学理论。该论基本概念三焦发源于先秦,理论成形于《内经》,是由当时诸医咨询历代科学传承,总结诸家之诊疗实践经验、体悟为医学所创的一个由观象、调气为治疗手段的人体医学代谢理论,具可重复、推广性。该理论以三焦气化为纲,整合并贯穿了气、阴阳、五行、五藏之气与十二经脉思想、理论或模式,成为以气、阴阳为初级概念,五行、五藏为中级概念,三焦气化为高级概念的人体代谢可由调气而平衡之复杂医学理论。该理论着眼于以气诊、疗,旨在调气、畅通气机以恢复三焦正常气化,达到人体五藏阴阳平衡之内稳态,有助于指导临床。虽出于当时条件所限,《内经》建此医学理论时暂时割舍,不去纠缠解剖之细节,但不等于医学到此止步,而是藏之灵兰之室,留待后人去研究,留下以气、形互参、相长之医学理论发展之空间。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会南;;《难经》命元三焦之论发微及临床启示[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2 张天星;贺娟;;三焦探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11期
3 周仙仕;姚红;唐光华;叶烨;;三焦功用再思考及与生物管道理论的联系[J];环球中医药;2015年10期
4 黄建华;;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中诸命题的性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李伟然;林晓峰;;叶天士三焦辨证治湿浅述[J];江苏中医药;2015年03期
6 童武兰;张珑琼;欧云娜;秦乐;高永翔;;论三焦的“三腔”解剖定位[J];光明中医;2015年02期
7 陈曦;;中医“气化”概念诠释[J];世界中医药;2014年11期
8 朱力平;杨洪涛;;“肾与三焦相通”探析[J];环球中医药;2014年04期
9 冯兴中;王永炎;;论“百病生于气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10 牛月明;;中国文论中的“象”根词溯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正山;中医阴阳的本质及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彭计红;基于数据挖掘的痴呆中医证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叶嘉礼;伤寒论六经辨证与“圆运动”相关性研究及规律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林友泉;运用营卫理论研究《伤寒论》六经实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傅骞;基于医案分析的三焦不畅相关病机、证候及治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龙子弋;基于证候要素的痴呆证候分型量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樊毓运;《伤寒论》气化学说理论和临床应用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刘文军;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方证规律及临床传承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9 张磊;补益肾气法干预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性激素水平及性激素受体表达的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李文;肾不纳气证规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安海琳;少阳病气机运动的理论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陆晓丹;四逆三仁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谈燕清;厚枳三仁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气秘兼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4 李铭辉;三仁汤治疗儿科疾病的现代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田先翔;和血益智方抗大鼠血管性痴呆作用及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
本文编号:
2399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2399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