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收集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进一步探求其痰证、热证特点及兼夹证候特点,并通过研究其症状、体征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其分类、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D-二聚体(D-dimer)、前白蛋白(Pre-Alb)、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痰涂片等的相关性,探求相关炎性标志物与"热证"、"痰证"之间的关系,为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型的中医辨证提供更客观的依据。方法选取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型患者135例,采集一般资料、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检测外周血WBC及分类、PCT、CRP、ESR、D-dimer、Pre-Alb、FENO、痰涂片。数据运用SPSS 20.0软件,使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对相关症状、体征及与炎性标志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住院时间、影响兼夹证候的相关因素。结果1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辨证分析发现,在收集的135例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型患者中,单纯痰热壅肺型共50例,具有兼夹证候的患者共85例,其中兼夹虚证者共73例,以≥65岁的老年人居多(56例,占所有虚证的76.7%),虚实兼夹证候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χ2=6.247,P=0.012)。本研究还发现,在所有兼夹证中,以肺脾气虚(41例,48.2%)最为多见,基于此,通过Logistic回归对"肺脾气虚兼夹证候"的诊断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气短(OR=0.000,P=0.000)、倦怠乏力(OR=0.004,P=0.000)、大便稀(OR=0.028,P=0.015)对"肺脾气虚证"的诊断具有临床指导价值。2本研究收集的135例患者中,主要症状发热(91,67.4%)、咳嗽(131,97.0%)、咯痰(127,94.1%)、喘息/憋气(32,23.7%)等与炎性指标的关系,经统计结果如下:2.1发热程度对于多种炎性指标的变化存在显著的主效应。其水平受发热影响的炎性指标分别有:白细胞总数(F3,123=2.814,P=0.042)、中性粒细胞总数(F3,123=4.217,P=0.007)、中性粒细胞百分数(F3,123=3.983,P=0.010)、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F3,123=5.983,P=0.001)、CRP(F3,123=4.727,P=0.004)、ESR(F3,123=5.596,P=0.001)、Pre-Alb(F3,123=5.315,P=0.002);而淋巴细胞总数(F3,123=0.613,P=0.608)、PCT(F3,123=0.081,P=0.970)、D-dimer(F3,123=1.124,P=0.342)与发热程度无关。方差分析还发现,不同年龄对某些炎性指标的影响也存在显著的主效应。其水平受年龄影响的炎性指标分别有:白细胞总数(F2,123=5.042,P=0.008)、中性粒细胞总数(F2,123=5.731,P=0.004)、中性粒细胞百分数(F2,123=4.913,P=0.00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F2,123=4.813,P=0.010)、ESR(F2,123==5.610,P=0.005)、Pre-Alb(F2,123=5.914,P=0.004);但淋巴细胞总数(F2,123==0.388,P=0.697)、CRP(F2,123=1.668,P=0.193)、PCT(F2,123=0.916,P=0.403)、D-dimer(F2,123=1.925,P=0.150)等炎性指标的水平,与年龄无关。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发热程度与年龄这两个因素,对白细胞总数(F6,123=3.278,P=0.005)、中性粒细胞总数(F6,123=3.389,P=0.004)、中性粒细胞百分数(F6,123=2.470,P=0.027)的水平存在交互作用。2.2咳嗽严重程度与淋巴细胞总数及PCT相关(P0.05),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CRP、ESR、D-dimer、Pre-Alb等不存在相关性(P0.05)。2.3咳痰量的多少与CRP、PCT有关(P0.05),且与发热程度有关(P0.05),但痰的颜色与各炎性指标及痰涂片之间未发现相关性(P0.05)。2.4喘息/憋气的严重程度与淋巴细胞总数及CRP存在相关(P0.05),但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Pre-Alb、ESR、PCT、D-dimer等均无明显关联性(P0.05)。3本研究中还有98例患者进行了 FENO检查,经统计分析发现,FENO水平与本研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风温肺热病)所涉及的炎性指标如血白细胞及其分类、PCT、CRP、ESR、D-dimer、Pre-Alb等均未见明显相关性(P均0.05),但进一步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FENO与咳嗽、舌质红、脉数有一定相关性(P0.05)。4此外,经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发现,入院时不存在"气短"症状的患者,则其住院时间倾向于比存在严重"气短"症状的患者更短(OR=0.000,P=0.000);当患者是男性时,住院时间也倾向于比女性更短(OR=0.369,P=0.005);年龄更轻(19~59岁)的患者,住院时间倾向于较高龄患者(79岁)短(OR=e-0.963=0.382,P=0.028)。入院时D-dimer水平能预测住院天数,回归方程为Y(天)=9.996+0.350*D-dimer,其标准化的回归系数为0.225。结论1 "痰"与"热"互结是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基本特点。不同年龄段,兼夹证候的分布有所不同,大于65岁的老年人兼夹虚证多见,以兼夹肺脾气虚证为主。Logistic回归发现"气短、倦怠乏力、大便稀"对"肺脾气虚"兼夹证候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这与肺脾气虚证的证候诊断是相吻合的。2临床症状、体征与炎性标志物之间相关性2.1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及百分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CRP、ESR、Pre-Alb与不同程度的发热存在相关性,但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白细胞水平还受发热程度高低的影响;2.2咳嗽严重程度与血淋巴细胞总数及PCT有一定相关性;2.3咳痰量的多少与发热程度、CRP、PCT有关,且无痰或少量咯痰时,发热程度及CRP、PCT水平更高,说明无痰或少量咯痰时体内邪气可能更盛。但痰黄与炎性标志物及痰涂片之间未见相关性,通过痰的颜色不能完全预测炎症性质,也不能判断哪种类型的细菌感染;2.4喘息/憋气的严重程度与血淋巴细胞总数及CRP有一定关系,通过CRP可以判断喘息/憋气的严重程度。3 FENO水平与肺部感染相关的炎性标志物关联性不大,但与"咳嗽、舌质红、脉数"有一定关系,提示体内热邪壅盛时可能会影响FENO水平。4年龄、性别、气短、D-dimer对住院时间有影响,79岁以上、女性、中度到重度气短、D-dimer水平高的患者,住院时间长的概率更大。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颖,李光善,李春妍,姜良铎;消渴病合并风温肺热病证治特点探要[J];中医药学刊;2005年03期
2 李国梁;;不同宿疾罹患老年风温肺热病后传变特点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10期
3 李春颖;高俊虹;逯波;;消渴病人合并风温肺热病证治特点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4 朱亮;徐月妹;王重卿;;风温肺热病卫气营血辨证评分与血清胱抑素C相关性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0年06期
5 欧阳家明;;不同宿疾罹患老年风温肺热病后传变特点解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33期
6 杜怀棠,周平安,董建华;风温肺热病的临床研究——附355例临床总结[J];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03期
7 ;[(87)卫药字第32号]附件13——中药治疗风温肺热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中国药事;1989年02期
8 丁邦晗,吕冠华;清肺消炎饮治疗风温肺热病热在肺卫证30例——附双黄连粉针剂对照组30例[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洪波;钟之州;钟一棠;;钟一棠治疗风温肺热病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2014年01期
10 孙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毒疫)与风温肺热病的鉴别诊断及主证型论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霞;马智;徐艳玲;;清肺消炎饮治疗风温肺热病30例临床观察[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纾难;中医临床禁忌系列讲座:风温肺热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桂玲;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型证候特点与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李春颖;消渴病基础上风温肺热病证治特点探讨和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于会勇;肺胀基础上的风温肺热病证候学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徐丽丽;难治性风温肺热病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梁作锋;金叶败毒颗粒治疗风温肺热病热在肺卫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董道伟;六黄清肺汤治疗风温肺热病(热毒蕴肺,气阴两伤)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陈霞;清肺消炎饮治疗风温肺热病30例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
4 李国梁;老年风温肺热病证候传变规律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王哲;马智教授治疗风温肺热病经验摭拾[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6 何丰华;马智教授治疗风温肺热病经验撷菁[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7 孟繁u&;马智教授治疗风温肺热病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8 赵净净;风温肺热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探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
本文编号:
2536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