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十八反”:白芍、丹参与藜芦配伍相互作用及药理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2 00:13
本文关键词:中药“十八反”:白芍、丹参与藜芦配伍相互作用及药理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历史悠久。中药“十八反”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十八反”中相反的药物配伍使用时会导致毒副作用增加或药效降低,属于中药配伍禁忌的范畴。藜芦(Veratrum nigrum L)与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为相反的药对之一,因此,在数千年的用药过程中被禁止合用。然而,历代医家亦有用其治疗疾病,安全有效未见毒性反应者,部分学者认为“十八反”药物配伍合用仍可治疗一些疾病。因此本文通过探索中药“十八反”中藜芦-白芍配伍使用对动物毒性的影响及其与物质基础的相关性,试图揭示藜芦-白芍配伍后增毒、减效的禁忌条件及化学本质,试图说明其产生毒性作用的机制,明确组成—剂量—物质—毒效的关联性。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我们得到了藜芦的毒性剂量(LD50)为2.566g/kg,并且发现当藜芦:白芍在8:1、1:1比例配伍时,合煎液毒性增加。通过UPLC-TOF-MS技术以及Masslynx软件分析各组物质成分变化,结果显示:藜芦用量均相同,但合煎液中藜芦主要生物碱成分含量却发生明显改变,藜芦主要生物碱溶出变化趋势与急性毒性实验中小鼠死亡率趋势呈现出高度正向相关性。当白芍剂量小于或相当于藜芦剂量的配比时,白芍可增加藜芦主要成分的溶出,从而致毒、增毒;当白芍剂量高于藜芦剂量时,白芍则抑制藜芦主要生物碱的溶出,在藜芦-白芍1:1合煎的配伍组合条件下,白芍-藜芦合煎液的致毒、增毒作用最为显著。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radix)作为“十八反”中的一个重要的常用中药,在世界范围内被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肝炎、炎症性肠病等。丹参酮ⅡA是唇形科植物丹参中的主要天然活性成分之一,因其显著的药理活性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市场上已经有丹参提取物制作的的各种剂型药品,主要的药理作用有:具有抗炎、抗高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细胞色素P450广泛参与药物代谢及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并且可产生药物间相互作用,而PXR作为P450酶的重要转录调控子,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学意义。因此我们研究丹参酮ⅡA与PXR的相关性,旨在揭示丹参酮ⅡA产生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利用稳定转染PXR-CYP3A报告基因的HepG2工程细胞株,对“十八反”中药物主要成分进行筛选,发现丹参酮ⅡA具有显著的PXR-CYP3A4诱导能力,且在20μM,48 h最为显著。利用HepG2细胞和LS174T细胞,采用EMSA, qRT-PCR, 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在体内外实验,我们探讨以下三个科学问题:1:丹参酮ⅡA诱导CYP3A是否由PXR介导,即丹参酮ⅡA是否为PXR激动剂;2:丹参酮ⅡA治疗代谢性疾病,对LCA诱导的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治疗作用是否有PXR的参与;3:丹参酮ⅡA作为PXR的激动剂,是否可产生治疗ⅠBD的作用。体外实验初步探索丹参主要效应成分丹参酮ⅡA对PXR靶点的诱导机制。实验表明,丹参酮ⅡA可剂量依赖性的诱导PXR、CYP3A4的表达,诱导效应始于PXR与CYP3A4调控区的结合阶段,且对CYP3A4的激活作用是通过PXR介导的。石胆酸LCA为二级胆汁酸,可因在体内的蓄积而引起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研究显示,在生理状态下,LCA可通过激活PXR而诱导CYP3A的表达,加速LCA转化为亲水的羟基化的LCA,促进其排出体外,减少由于胆汁淤积造成的肝损伤,维持机体稳态。实验通过动物病理模型,丹参酮ⅡA可浓度依赖性防治LCA引起的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结合PXR低表达小鼠实验得出结论,丹参酮ⅡA防治LCA引起胆汁淤积型肝损伤可能部分通过上调PXR及Cyp3a11,Cyp3a13和MDR1α的表达,从而增加对LCA的代谢,产生肝脏保护作用。此外,古方就有丹参治疗结肠炎的记载,现代研究也报道了丹参酮ⅡA对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目前,PXR作为结肠炎的一个最新治疗靶点,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丹参酮ⅡA治疗ⅠBD与炎症机制和PXR靶点相关,动物实验及PXR沉默小鼠实验表明,给予丹参酮ⅡA后,PXR低表达小鼠对DSS诱发的小鼠ⅠBD治疗效果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丹参酮ⅡA对DSS诱发的ⅠBD治疗作用,部分是由PXR介导的上调代谢酶和下调炎症介质介导的。实验证明了丹参酮ⅡA通过调控PXR,可预防及治疗LCA所致的胆汁淤积型肝损伤以及对DSS诱导的小鼠IBD,证明了PXR在丹参酮ⅡA在肝保护和IBD治疗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我们的新的发现有助于丹参酮ⅡA及其衍生物作为PXR配体在人类IBD的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本课题创造性的将配伍化学成分改变与毒性变化进行关联,挖掘与毒性密切相关的贡献成分及其变化,属方法学创新。挖掘出对毒性贡献大的毒性生物碱可能是藜芦与反药特定比例配伍后毒性增强主要化学标志物。课题还将将基于药物相互作用的筛选体系运用到中药配伍相互作用中,对配伍药物单体成分筛选,间接反映其是否具有CYP3A的诱导特性,是对中药毒性研究领域的拓展。此外,PXR在毒理学领域特别是药物相互作用具有重要作用外,在机体内源性物质代谢以及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拓展了PXR受体药理学研究,有助于发现更多的具有PXR激活特性和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
【关键词】:十八反 藜芦 白芍 丹参酮ⅡA 急性毒性 UPLC-TOF-MS 孕烷X受体 炎性肠病 葡聚糖硫酸钠 石胆酸 胆汁淤积型肝损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85.5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5-7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前言11-15
- 第一部分 中药“十八反”:与藜芦配伍白芍的毒性特征与机理研究15-43
- 第一节:藜芦、白芍单煎液急性毒性实验17-27
- 1. 实验材料17-18
- 2. 实验方法18-21
- 3. 实验结果21-26
- 4 讨论26-27
- 第二节:藜芦配伍白芍的毒性特征与机理研究27-43
- 1. 实验材料27-28
- 2. 实验方法28-31
- 3. 实验结果31-41
- 4 讨论41-43
- 第二部分:丹参与藜芦配伍相互作用及药理作用研究43-98
- 第一节:丹参酮ⅡA对石胆酸所致小鼠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保护作用45-71
- 1 实验材料48-50
- 2 实验方法50-56
- 3 实验结果56-69
- 4 讨论69-71
- 第二节:丹参酮ⅡA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疗效观察71-98
- 1. 实验材料74
- 2. 实验方法74-78
- 3 实验结果78-96
- 4 讨论96-98
- 参考文献98-111
- 致谢111-113
- 个人简介113-115
- 综述 浅析中药“十八反”中“诸参辛芍叛藜芦”配伍禁忌115-124
- 参考文献119-124
- 附录:论著124-125
- 附件125-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宇光;王升启;高月;;PXR受体调控的CYP3A诱导及其在药物代谢中的重要意义[J];药学学报;2006年01期
2 范欣生;尚尔鑫;陶静;华浩明;杨环;段金廒;;“十八反”同方配伍探讨[J];中医杂志;2011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国栋;藜芦生物碱降压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药“十八反”:白芍、丹参与藜芦配伍相互作用及药理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28155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