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对潜在癫痫易感性-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R742.1
【部分图文】:
小胶质细胞是一类可塑性非常高的细胞,可以表现出多种细胞形态并表达不同的细胞表面标志物。小胶质细胞活化后可以大致分为三型:经典活化型M1,选择活化型M2以及M3—获得性失活状态[23,24]。M1型小胶质细胞由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细胞或细菌碎片、微生物或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刺激后活化形成。激活后,M1型小胶质细胞表达多种促炎性因子/表面标志物如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IL-6,IL-12,IL-23,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TLR4,趋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谷氨酸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等,还可以在细胞表面表达清道夫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II类分子和共刺激因子等,具有促炎性作用[23,25,26]。当小胶质细胞受到细菌、病毒或真菌等刺激时,从静息状态转化而来的M1型可以杀灭外源性病原体并清除相应的细胞碎片等感染物质,募集并促进T细胞的分化,从而启动免疫反应[25,27]。M2型小胶质细胞则表达抑炎性因子/表面标志物,包括IL-10,IL-13,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生长因子(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EGF),精氨酸1(arginase 1,Arg-1)等,起到对炎症反应的限制并重新建立环境的稳态[28]。最近的研究表明M2型小胶质细胞也可能包含更多可以细分的表型变异,包括M2a、M2b、M2c、M2d等。正常情况下,M1和M2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但在病理状态下,这种平衡将会被打破。而在特定的情况下,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当M1受到IL-13,IL-10,TGF-β等因素刺激时可以向M2型小胶质细胞转化。事实上,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是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动态性的,也有观点认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在M1和M2表型中具有一定的变化范围,而小胶质细胞最终会分化成为哪一表型取决于它落在该范围的某处以及其遇到的特定的刺激信号[29-33]。静息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受到刺激后分化为不同的表型之间的关系见图1.1。1.1.3 小胶质细胞的谷氨酸受体
mGluR III:小胶质细胞表面的III组谷氨酸受体可以起到保护神经细胞并且对抗小胶质细胞的神经毒性的作用。静息状态的小胶质细胞mGluR III的激活可以与其他细胞对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的抑制起到协同作用,并抑制毛喉素诱导的环磷酸腺苷(Adenosine 3",5"-cyclic monophosphate,c AMP)累积的作用。当受到LPS或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的刺激后,mGluR III的激活可以诱导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同时引起TNF-α,MHC II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s)的表达,以及通过NO诱导的减少细胞膜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的外化来减少神经细胞程序性死亡。mGluR III的激活还可以抑制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谷氨酸的释放,同时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对于谷氨酸的摄取,还可以降低小胶质细胞的免疫反应性控制神经炎症反应。总而言之,mGluR III的激活可以起到相对直接的神经保护作用[36,51]。小胶质细胞一些代表性谷氨酸受体激活后的下游通路事件见图1.2。1.2 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免疫与炎症反应与癫痫之间的联系
(7)6小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若细胞状态良好,则可分别收集各组细胞及上清液,于-20℃短期保存备用。2.2.7 流式细胞术鉴定不同状态的小胶质细胞表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颖;厉舒祯;范书伶;杨婧;李政;张珩琳;曲媛媛;;贪铜杆菌Cupriavidus sp.SHE细胞上清液合成纳米硒[J];生物工程学报;2020年06期
2 肖衡;杜成友;罗诗樵;刘定志;;不同浓度肿瘤细胞上清液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表型转化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23期
3 肖衡;杜成友;罗诗樵;刘定志;潘龙;;肿瘤细胞上清液对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变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的影响[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年02期
4 牛云;何旭;王心蕊;马英智;李玉林;;鼠胶质瘤细胞上清液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5 王静波;惠延年;韩泉洪;张鹏;;细胞因子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syndecan-1表达的影响[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年02期
6 刘军权,陈复兴,姚仁南,丁树标,许祥裕;LAK和CD3AK细胞的培养对癌细胞作用观察[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7年03期
7 薄美玉;胡晓芸;韩葆芬;扈丽娟;杜艳;;尼古丁对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IL-6及PAI-1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5期
8 ;人体组织学[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2年07期
9 陈超;王宝军;项文平;李月春;郝喜娃;庞江霞;高浩然;谢伟;;大鼠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相关性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年08期
10 邱双健,叶胜龙,吴志全,樊嘉,汤钊猷;肝癌细胞上清液对树突状细胞的抑制作用与NF-κB通路有关[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馨月;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对潜在癫痫易感性-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D];吉林大学;2020年
2 刘畅;CX3CL1/CX3CR 1在ALS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
3 李哲;CX3CL1-CX3CR1通路参与小胶质细胞M2型极化对老年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4 龙婷;小胶质细胞P2X4受体在慢性偏头痛小鼠中枢敏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5 刘小红;A_(2A)型腺苷受体拮抗剂对实验性青光眼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石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2型糖尿病对认知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7 戎宏涛;脑源性微粒激活小胶质细胞在脑外伤后神经炎症反应中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8 李岱;颅脑创伤后高表达miR-124-3p的小胶质细胞外泌体调控神经元自噬在神经功能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9 张释双;TLR4介导小胶质细胞极化状态对创伤性脑损伤远期认知障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10 韩滨;上调小胶质细胞PGC-1α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腾飞;舌癌细胞外泌体的分离鉴定及MicroRNA的表达谱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2 郎涵;葛黄颗粒含药血清对乙醇诱导L-0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7年
3 蒋红云;曲古菌素A对氧糖剥夺条件下树突状细胞成熟与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D];吉林大学;2017年
4 张子扬;基于抗氧化应激及抗炎探讨DHK防治DR的作用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宋颖;β-榄香烯对肿瘤细胞上清液诱导的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活性及VEGF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肖衡;肿瘤上清液激活成纤维细胞后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7 文香;无镁诱导神经元体外惊厥样放电后细胞微环境的变化[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8 陈卓;羧甲基茯苓多糖对在两种肝癌细胞上清液中培养的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及免疫功能影响[D];暨南大学;2008年
9 于莉;小胶质细胞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枢神经元所致损伤中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10 陈露雨;昆布多糖对单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功能的影响[D];广州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874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2874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