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个体水平社会资本与慢性病防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04:15

  本文关键词:个体水平社会资本与慢性病防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近年来,我国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慢性病已成为我国目前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疾病负担。慢性病防治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健康问题,而是一个影响经济、人口等的社会问题。有效的慢性病的防治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社会资源。那么,如何调动社会的广泛参与?如何挖掘潜在的社会资源,使现有的、有形的慢性病防治资源得到较好的整合,发挥出更大的效力?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社会资本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社会资本通过促进慢性病防治领域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信息资本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分配,将各种资源有机结合,共同发挥出更大的效力,从而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本研究以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社会资本的测量,探索在慢性病防治领域对这三类人群起作用的社会资本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个体水平社会资本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和影响。目的本研究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个体水平社会资本与慢性病防治之间的作用与联系,探讨个体水平社会资本在预防个体不健康行为,降低危险风险或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为慢性病防治领域个体水平社会资本的开发、促进慢性病防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本课题根据研究目标,结合我国国情,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取社会资本的要素,并通过专家咨询和实验研究构建个体水平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体系及其测量工具。使用个体水平社会资本与慢性病防治调查问卷,在安徽省6个县(区)对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慢性病人群开展问卷调查收集资料。问卷资料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16.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可靠性分析检验社会资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因子分析检验社会资本量表的结构效度、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社会资本与慢性病防治指标的关联性。结果(1)本研究构建了个体水平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体系及其量表,包括6个测量维度和35个测量指标;社会资本量表的cronbach’salpha为0.86,社会资本6个维度的cronbach’salpha值在0.61~0.93之间,社会资本量表及6个维度的信度均较好。6个维度的贡献率为6.163%~14.718%,累积贡献率为59.103%,社会资本量表的结构总体符合理论的构想和框架。(2)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723份,其中有效问卷2500份,问卷有效率91.8%。调查对象中,健康人群517例,高危人群586例,慢性病人群1397例(其中脑卒中患者41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358例、癌症患者318例和糖尿病患者436例,有132例患者存在2种及以上慢性疾病)。本次调查的健康人群中女性比例较高(74.9%);健康人群以25~44岁年龄组为主(42.6%),高危人群和慢性人群均以60~岁以上年龄组为主(69.3%和85.0%);健康人群以大专及以上文化为主(24.6%),而高危人群和慢性病人群则均以不识字/少识字为主(35.0%和45.0%);三类人群的职业均以农民和稳定工作为主(33.1%和52.6%、44.9%和46.1%、55.6%和37.8%);人均月收入均以低于1000元为主(54.2%、59.0%、67.7%)。(3)本次调查的三类人群中,健康人群社会资本得分相对较高,而慢性病人群社会资本得分最低,三类人群社会资本的6个维度得分中除信任(p=0.172)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康人群社会参与和互惠互利得分最高,慢性病人群这两个维度的得分最低;健康人群和高危人群的社会联系、社会支持和凝聚力与归属感得分均高于慢性病人群。从社会资本各个维度的得分来看,三类人群社会资本表现出社会参与水平较低(2.0±3.3、1.3±2.4和0.9±1.8);社会支持一般(13.8±3.4、13.7±3.2和13.2±3.3),健康人群和高危人群在遇到困难时,以多数会得到个人和组织支持为主,而慢性病人群则以个人支持为主;三类人群的社会联系(16.0±3.0、16.2±3.1和15.4±3.1)、信任(29.0±4.2、28.6±4.6和28.6±4.3)、互惠互利(19.2±2.6、18.7±2.9和17.9±3.3)和凝聚力与归属感(15.8±2.9、15.6±2.91和15.0±2.9)均较高。(4)本次调查对象中,健康人群的慢性病知识知晓率为44.5%,高危人群为36.1%,慢性病人群为28.1%。健康人群中社会支持程度越高(adjust-or=1.08,95%ci:1.02~1.15),慢性病知识知晓的可能性越高;高危人群中社会参与程度越高(adjust-or=1.30,95%ci:1.15~1.46),慢性病知识知晓的可能性越高;慢性病人群中社会参与(adjust-or=1.16,95%ci:1.07~1.25)、社会支持(adjust-or=1.06,95%ci:1.02~1.10)、信任(adjust-or=1.04,95%ci:1.01~1.07)和互惠互利(adjust-or=1.06,95%ci:1.02~1.11)程度越高,慢性病知识知晓的可能性越高。(5)本研究发现,健康人群中信任(adjust-or=1.08,95%ci:1.02~1.15)和互惠互利(adjust-or=1.11,95%ci:1.00~1.23)程度越高,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的可能性越高;高危人群中信任(adjust-or=1.06,95%ci:1.02~1.11)和互惠互利(adjust-or=1.12,95%ci:1.05~1.20)程度越高,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的可能性越高;慢性病人群中社会参与(adjust-or=1.14,95%ci:1.05~1.22)、信任(adjust-or=1.04,95%ci:1.02~1.07)和互惠互利(adjust-or=1.12,95%ci:1.08~1.16)程度越高,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的可能性越高。健康人群中社会参与(adjust-or=1.11,95%ci:1.02~1.21)和社会支持(adjust-or=1.11,95%ci:1.04~1.18)程度越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可能性越高;高危人群中社会参与程度越高(adjust-or=1.22,95%ci:1.08~1.3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可能性越高;慢性病人群中社会资本的6个维度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群中社会参与程度越高(adjust-or=1.33,95%ci:1.15~1.54),饮食注意营养搭配的可能性越高;高危人群中社会参与(adjust-or=1.33,95%ci:1.14~1.57)和互惠互利(adjust-or=1.08,95%ci:1.01~1.16)程度越高,饮食注意营养搭配的可能性越高;慢性病人群中社会参与(adjust-or=1.44,95%ci:1.28~1.61)、社会联系(adjust-or=1.06,95%ci:1.03~1.10)、信任(adjust-or=1.04,95%ci:1.01~1.06)和凝聚力和归属感(adjust-or=1.06,95%ci:1.02~1.10)程度越高,饮食注意营养搭配的可能性越高。健康人群中社会参与程度越高(adjust-or=1.15,95%ci:1.04~1.27),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的可能性越高;高危人群中社会参与(adjust-or=1.25,95%ci:1.11~1.41)和信任(adjust-or=1.07,95%ci:1.03~1.11)程度越高,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的可能性越高;慢性病人群中社会参与(adjust-or=1.26,95%ci:1.15~1.38)、信任(adjust-or=1.04,95%ci:1.02~1.07)和凝聚力与归属感(adjust-or=1.05,95%ci:1.01~1.09)程度越高,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的可能性越高。健康人群中社会参与(adjust-or=1.43,95%ci:1.24~1.66)和互惠互利(adjust-or=1.15,95%ci:1.05~1.26)程度越高,主动学习卫生保健知识的可能性越高;高危人群中社会参与程度越高(adjust-or=1.26,95%ci:1.11~1.44),主动学习卫生保健知识的可能性越高;慢性病人群中社会参与(adjust-or=1.48,95%ci:1.33~1.65)、社会联系(adjust-or=1.05,95%ci:1.01~1.09)和信任(adjust-or=1.10,95%ci:1.06~1.14)程度越高,主动学习卫生保健知识的可能性越高。健康人群中社会参与(adjust-or=1.67,95%ci:1.39~2.01)程度越高,及早就医和定期体检的可能性越高;高危人群中社会参与(adjust-or=1.22,95%ci:1.06~1.39)程度越高,社会联系越低(adjust-or=0.91,95%ci:0.86~0.97)、凝聚力与归属感(adjust-or=0.90,95%ci:0.85~0.96)越低,及早就医和定期体检的可能性越高;慢性病人群中社会参与程度越高(adjust-or=1.31,95%ci:1.18~1.46),及早就医和定期体检的可能性越高。本研究调查的慢性病人群中,吸烟人群的比例为17.5%,本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的6个维度与吸烟行为的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6个维度下的条目中,参与娱乐爱好圈(adjust-or=1.45,95%ci:1.04~2.02)、本人(adjust-or=1.22,95%ci:1.04~1.43)或他人(adjust-or=1.26,95%ci:1.06~1.49)对本社区/村关心的程度越高可增加吸烟的概率,而信任家人或亲戚的程度越高(adjust-or=0.78,95%ci:0.63~0.96)则可降低吸烟的概率。(6)高危人群中社会联系(adjust-or=1.09,95%ci:1.03~1.16)、社会支持(adjust-or=1.11,95%ci:1.04~1.18)和互惠互利(adjust-or=1.12,95%ci:1.04~1.20)越高的人群,个体生理健康的可能性越高;社会联系(adjust-or=1.08,95%ci:1.02~1.15)、互惠互利(adjust-or=1.14,95%ci:1.07~1.21)和凝聚力与归属感(adjust-or=1.13,95%ci:1.06~1.20)越高的人群,个体心理健康的可能性越高。慢性病人群中社会联系(adjust-or=1.14,95%ci:1.10~1.19;adjust-or=1.15,95%ci:1.10~1.19)、社会支持(adjust-or=1.09,95%ci:1.06~1.13;adjust-or=1.05,95%ci:1.01~1.08)、互惠互利(adjust-or=1.10,95%ci:1.06~1.14;adjust-or=1.16,95%ci:1.11~1.20)、凝聚力与归属感(adjust-or=1.13,95%ci:1.08~1.17;adjust-or=1.17,95%ci:1.12~1.22)越高的人群,个体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可能性越高。结论本研究构建了慢性病防治领域个体水平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体系及其量表,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较理想的结构效度;调查对象的社会资本表现出社会参与水平较低,社会支持一般,而社会联系、信任、互惠互利和凝聚力与归属感较高的特点;健康人群社会资本得分相对较高,而慢性病人群社会资本得分相对较低,三类人群社会资本的6个维度得分中除信任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社会资本有利于提高慢性病知识知晓的可能性;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人群的身体活动、合理膳食行为的养成以及主动学习卫生保健知识的行为,以及有利于促进健康人群和慢性病人群及早就医和定期体检行为的养成;社会资本有利于改善高危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丰富了我国慢性病防治领域社会资本理论的实证研究,探索了个体水平社会资本与三类人群慢性病防治的关系,把慢性病防治研究上升到社会资本理论高度,其主要研究内容为目前慢性病综合防治亟待解决的资源匮乏问题提供新思路。无论是从社会资本的理论研究角度考虑,还是从科学的慢性病防治的实际意义考虑,这种研究都是非常必要。文献研究表明该研究在我国尚属首次。
【关键词】:个体水平 社会资本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防治 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81.37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7-8
  • 中文摘要8-14
  • Abstract14-20
  • 1 前言20-30
  • 1.1 我国慢性病现况20-22
  • 1.2 社会资本理论22-23
  • 1.3 社会资本与慢性病相关的研究23-28
  • 1.3.1 社会资本与四类主要慢性病的相关研究23-25
  • 1.3.2 社会资本与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研究25-27
  • 1.3.3 社会资本在慢性病防治中可能的作用机制27-28
  • 1.4 研究意义28
  • 1.5 研究思路与目标28
  • 1.6 研究内容28-30
  • 1.6.1 个体水平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体系研究29
  • 1.6.2 个体水平社会资本与慢性病防治的关系研究29-30
  • 2 材料与方法30-37
  • 2.1 文献分析法30-31
  • 2.2 专家咨询法31
  • 2.3 预试验法31
  • 2.4 问卷调查法31-36
  • 2.4.1 调查对象选择标准32
  • 2.4.2 调查现场32
  • 2.4.3 调查对象及样本量32-33
  • 2.4.4 调查方式33
  • 2.4.5 调查工具和调查内容33-35
  • 2.4.6 资料整理与分析35-36
  • 2.5 质量控制36
  • 2.6 研究技术路线36-37
  • 3 结果37-100
  • 3.1 个体水平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37-42
  • 3.1.1 个体水平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37-39
  • 3.1.2 个体水平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39-42
  • 3.2 健康人群社会资本与慢性病防治研究42-59
  • 3.2.1 健康人群的社会人.学特征42-43
  • 3.2.2 健康人群慢性病防治知识和行为情况43-44
  • 3.2.3 健康人群社会资本情况44-48
  • 3.2.4 健康人群社会资本对慢性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48-50
  • 3.2.5 健康人群社会资本对慢性病防治相关行为的影响50-59
  • 3.3 高危人群社会资本与慢性病防治研究59-78
  • 3.3.1 高危人群的社会人.学特征59-60
  • 3.3.2 高危人群慢性病防治知识和行为情况60
  • 3.3.3 高危人群社会资本情况60-64
  • 3.3.4 高危人群社会资本对慢性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64-66
  • 3.3.5 高危人群社会资本对慢性病防治相关行为的影响66-75
  • 3.3.6 高危人群社会资本对生理健康的影响75-76
  • 3.3.7 高危人群社会资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76-78
  • 3.4 慢性病人群社会资本与慢性病防治研究78-99
  • 3.4.1 慢性病人群的社会人.学特征78-79
  • 3.4.2 慢性病人群慢性病防治知识和行为及健康的情况79-80
  • 3.4.3 慢性病人群社会资本情况80-83
  • 3.4.4 慢性病人群社会资本对慢性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83-85
  • 3.4.5 慢性病人群社会资本对慢性病防治相关行为的影响85-96
  • 3.4.6 慢性病人群社会资本对生理健康的影响96-97
  • 3.4.7 慢性病人群社会资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97-99
  • 3.5 三类人群社会资本得分的比较99-100
  • 4 讨论100-106
  • 4.1 社会资本量表的信效度检验100
  • 4.2 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学特征100-101
  • 4.3 调查对象的社会资本现况101-102
  • 4.4 社会资本与慢性病知识知晓的关系102
  • 4.5 社会资本与慢性病防治相关行为的关系102-105
  • 4.5.1 社会资本与身体活动行为的关系103-104
  • 4.5.2 社会资本与合理膳食行为的关系104
  • 4.5.3 社会资本与主动学习卫生保健知识的关系104
  • 4.5.4 社会资本与及早就医和定期体检的关系104-105
  • 4.5.5 社会资本与吸烟行为的关系105
  • 4.6 社会资本与高危和慢性病人群生活质量的关系105-106
  • 5 创新点106
  • 6 结论106-108
  • 参考文献108-118
  • 附件118-125
  • 附录125-127
  • 个人简历125-126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126-127
  • 致谢127-128
  • 综述128-145
  • References140-1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J];中国健康教育;2009年01期

2 董志伟;乔友林;孔灵芝;王国清;孟祥柱;;中国癌症早诊早治的策略与实践[J];中国肿瘤;2008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个体水平社会资本与慢性病防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327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0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