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皮质骨切开对牙槽骨改建的影响及生物力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02 10:00

  本文关键词:皮质骨切开对牙槽骨改建的影响及生物力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牙槽皮质骨切开辅助正畸治疗(Corticotomy-facilitated orthodontic treatment)作为外科手术辅助正畸牙齿移动的重要部分,可以实现快速、复杂、大范围牙齿移动,对传统正畸治疗有巨大促进作用,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热点。对于牙槽皮质骨手术辅助正畸牙齿移动,目前认为其机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区域性加速现象”(RAP),即局部骨组织损伤可以加快骨更新率,加快损伤部位骨吸收与骨沉积速度,如果切开部位靠近所需移动牙齿,则能够促进牙槽骨及牙周膜改建,从而加快牙齿移动。二是骨皮质切开破坏牙槽骨表面完整性,减小牙齿移动阻力,有助于增大牙槽骨弯曲形变,使切开骨块发生整体移动。第二种说法,提出力学因素可能是皮质骨切开辅助正畸移动的机制之一,但目前研究局限于临床观察,缺乏对皮质骨切开后牙颌结构力学分布规律的认识,以及力学分布的改变对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本课题一方面建立皮质骨切开辅助正畸牙齿移动动物实验模型,利用活体Micro-CT扫描及对扫描图像的分区定量化研究,获取皮质骨切开后牙槽骨改建的动态信息;另一方面建立实验动物正畸牙齿移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皮质骨切开手术,计算牙颌结构力学分布,分析皮质骨切开对牙颌结构力学分布的影响,并将力学变化结果与牙槽骨改建相对应,从生物力学角度认识皮质骨切开辅助正畸牙齿移动机制。本课题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牙槽皮质骨切开辅助正畸牙齿移动动物实验模型建立及活体Micro-CT扫描分析本实验以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一侧第一磨牙单纯正畸牙齿移动,另一侧设为对照;B组一侧磨牙皮质骨切开后正畸牙齿移动,另一侧单纯皮质骨切开,未行正畸加载。皮质骨切开手术方式为环形去除第一磨牙周围部分牙槽皮质骨,正畸牙齿移动以切牙为支抗,利用镍钛拉簧近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加力前以及加力后3天、7天、14天及28天对实验动物进行活体Micro-CT扫描,对扫描图像进行重建、分割、配准等处理后,计算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以及第一磨牙近中根周围不同区域内牙槽骨骨密度及骨体积分数。对计算结果分析发现:正畸加力后7天内,皮质骨切开侧牙齿移动速率明显大于单纯正畸治疗侧;加力4周内,两侧牙齿移动总体距离没有显著差别。牙槽皮质骨切开可以加快骨更新率,即早期显著降低牙槽骨骨密度,又较快恢复;由正畸矫治所导致的牙槽骨骨密度降低与恢复晚于皮质骨切开,皮质骨切开手术与正畸矫治对牙槽骨密度的影响存在部分叠加。上述结果表明正畸牙齿移动与牙槽骨骨密度变化关系密切,皮质骨切开可以加快骨更新率,实现早期快速牙齿移动。第二部分牙槽皮质骨切开辅助正畸牙齿移动有限元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本实验以雄性SD大鼠Micro-CT扫描图像为基础,利用逆向建模方式,建立皮质骨切开辅助正畸牙齿移动三维有限元模型,仿真模拟动物实验皮质骨切开手术,并根据正畸力的方向及牙根不同部位,对第一磨牙近中根周围牙槽骨及牙周膜进行区域划分,计算磨牙初始位移及不同分区中牙周膜、牙槽骨应力/应变分布。大鼠三维有限元研究结果表明:上颌第一磨牙在正畸力作用下近中倾斜移动,最大位移集中于牙冠远中尖,皮质骨切开后牙槽骨块存在明显的相对位移。牙周膜最大主应变集中于近远中颈部,最小主应变集中于根尖部,特别是远中根尖部,皮质骨切开对各分区牙周膜应变的分布及水平有明显影响。皮质骨切开手术能够明显增加牙槽骨中应力水平,并使高应力区集中于牙根近中牙槽嵴。对牙周膜及牙槽骨应力/应变水平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表明:皮质骨切开辅助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骨密度变化受手术刺激及力学刺激双重影响,在排除了手术刺激影响之后,骨密度的变化与牙周膜最小主应变及牙槽骨应力水平密切相关。第三部分皮质骨切开辅助正畸牙齿移动临床三维有限元分析本实验以临床病例为基础,建立前牙整体内收及尖牙远中移动三维有限元模型,仿真模拟皮质骨切开辅助前牙内收,并设计多种皮质骨切开手术方案辅助尖牙远中移动,计算此过程中牙齿位移、牙周膜及牙槽骨应力/应变分布。结果显示:皮质骨切开可以改变前牙整体内收及尖牙远中移动过程中牙颌结构力学分布,其力学水平的变化幅度与皮质骨切开手术部位及手术范围相关。综合考虑牙颌结构力学分布与水平以及牙槽皮质骨切开手术范围,远中切口可能为皮质骨切开辅助尖牙远中移动优选手术方案。
【关键词】:皮质骨切开 生物力学 正畸牙齿移动 有限元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83.5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6-8
  • 摘要8-12
  • ABSTRACT12-16
  • 前言16-18
  • 第一部分 皮质骨切开辅助正畸牙齿移动动物模型的建立及Micro-CT扫描18-36
  • 1 材料与方法18-26
  • 2 结果26-31
  • 3 讨论31-35
  • 4 小结35-36
  • 第二部分 皮质骨切开辅助大鼠正畸牙齿移动有限元分析36-50
  • 1 材料与方法36-41
  • 2 结果41-45
  • 3 讨论45-48
  • 4 小结48-50
  • 第三部分 皮质骨切开辅助正畸牙齿移动临床病例有限元分析50-72
  • 第一章 皮质骨切开辅助前牙内收有限元分析50-62
  • 1 材料与方法50-56
  • 2 结果56-59
  • 3 讨论59-61
  • 4 小结61-62
  • 第二章 皮质骨切开辅助尖牙远中移动有限元分析62-72
  • 1 材料与方法62-64
  • 2 结果64-67
  • 3 讨论67-70
  • 4 小结70-72
  • 全文总结72-74
  • 参考文献74-84
  • 文献综述84-96
  • 参考文献90-96
  • 致谢96-97
  • 学习期间科研情况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剑伟;尹望平;张春才;任可;胥正峰;王明鑫;支晓丞;;髋臼区域皮质骨厚度分布特征的三维图像测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22期

2 陈学英;杨婷;马绍英;王旭升;李宝兴;;不同方法处理人类皮质骨材料的力学性能比较[J];辐射防护通讯;2012年03期

3 吴曙春;;人和哺乳类动物皮质骨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通讯;1984年Z1期

4 王友;;皮质骨血供及其物质交换[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1年03期

5 张伟,张新,徐莘香;皮质骨在实验性肢体延长期间的成骨作用[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6 曹玲,高双,姜亚云,郝玉兰,张修丽;胫骨超声速在同年龄不同性别皮质骨中的变化[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年08期

7 陈建波,李青南,黄莲芳,胡彬,陈艳;骨形态计量学评价低钙对大鼠皮质骨的作用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3期

8 庄华烽;李毅中;;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皮质骨因素[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年04期

9 冷慧杰;王晓渡;;基于单向拉伸累进加载实验的皮质骨后屈服本构模型[J];医用生物力学;2009年S1期

10 陈新民;赵云凤;向荣乡;;不同状态人体牙槽骨皮质骨的拉伸力学性质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安兵兵;张东升;;皮质骨各向异性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毅中;庄华烽;林金矿;姚学东;俞海明;李建龙;;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皮质骨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3 申才良;唐天驷;杨惠林;;冷冻、冻干、辐照对胫骨皮质骨力学性能的影响[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冷慧杰;王晓渡;;方向和年龄对皮质骨胶原网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5 申才良;唐天驷;杨惠林;;同种皮质骨融合支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的初步观察[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朱东;杨林;朱伟民;朱兴华;;皮质骨内部骨重建的动态过程[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7 康鹏德;杨静;沈彬;周宗科;裴福兴;;股骨皮质骨开窗技术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8 钟红刚;刘卫华;卜海滨;董福慧;钱民全;孟和;;采用X线平片结合三点弯测试计算胫骨皮质弹性模量[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冷慧杰;王晓渡;;基于单向拉伸累进加载实验的皮质骨后屈服本构模型[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若寻;老龄相关骨退化对骨宏微观力学性能影响的数值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杨崇实;皮质骨切开对牙槽骨改建的影响及生物力学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叶军;微波高温处理的人皮质骨生物力学性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君莲;后牙预种植区松质骨密度和皮质骨厚度的CBCT测量分析[D];泸州医学院;2014年

2 王文娟;微螺钉常用植入部位皮质骨的厚度和硬度及相关性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3 陈卫;游离皮质骨微粒复合异种松质骨修复粉碎性骨折的实验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4 权慧欣;人皮质骨径向微动损伤行为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庄华烽;脆性股骨颈骨折的皮质骨因素[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齐玮;皮质骨挤压钉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7 郑永智;近交系猪管状皮质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8 胡益华;rhBMP-2/bFGF复合近交系猪皮质骨修复兔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9 陈雅文;改良皮质骨切开快速正畸机制的基础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10 王俊良;皮质骨嵌压钉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生物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皮质骨切开对牙槽骨改建的影响及生物力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340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7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