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及实验相关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9 10:36
目的:临床研究部分:评价扶正抗癌方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EGFR-TKI)抑制剂吉非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减轻毒副反应。基础研究部分:探讨扶正抗癌方及其协同吉非替尼通过DNMT1/SP1/MET通路调控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临床研究部分: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纳入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吉非替尼+扶正抗癌方颗粒剂)和对照组(吉非替尼+安慰剂颗粒剂)。治疗至肿瘤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或死亡。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疾病控制率(DCR)、生活质量(EORTCQLQ-LC43)、总体生存期(OS)及毒性反应,以了解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否能提高吉非替尼疗效及减轻其毒副反应。基础研究部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方法检测A549和H1975细胞存活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DNA甲基转移酶1(DNMT1)、酪氨酸蛋白激酶MET、转录因子SP1的表达。用qRT-PCR检测MET mRNA的表达,采用瞬时转染的方法以外...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非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情况
1.2 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研究概况
1.2.1 TKI类药物成为EGFR基因突变患者一线治疗方案
1.2.2 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吉非替尼的不良反应
1.2.3 耐药情况制约吉非替尼的临床应用
1.2.4 吉非替尼的优缺点
1.3 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概况
1.3.1 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型分布
1.3.2 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1.3.3 中医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1.4 扶正抗癌方概况及相关研究
1.5 DNMT1、SP1、MET的作用与肿瘤关系
1.5.1 DNMT1的作用及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
1.5.2 SP1的作用及与肿瘤的关系
1.5.3 MET的作用及与肿瘤的关系
第二章 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方案设计
2.2.2 随机
2.2.3 盲法
2.2.4 对照
2.2.5 样本含量估算
2.3 病例选择标准
2.3.1 肺癌诊断标准
2.3.2 纳入标准
2.3.3 排除标准
2.3.4 脱落及处理
2.3.5 入选、登录
2.4 治疗方案
2.5 观察指标
2.5.1 治疗前、治疗后检查项目
2.5.2 疗效评价指标
2.5.3 毒性评价及方案实施完成率
2.6 随访
2.7 统计方法
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及讨论分析
3.1 总体患者的基线特征
3.2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评价
3.3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评价
3.3.1 两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
3.3.2 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分层分析
3.3.3 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分层分析
3.3.4 两组无进展生存期组间分析
3.4 生活质量EORTC QLQ-LC43评分
3.5 毒副反应
3.6 讨论与分析
3.6.1 两组病例治疗前基线分析
3.6.2 近期疗效分析
3.6.3 远期疗效分析
3.6.4 生活质量(EORTC QLQ-C30+QLQ-LC13)分析
3.6.5 毒副反应分析
3.6.6 结论
3.7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通过DNMT1/SP1/MET通路调控肺癌细胞生长的机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细胞
4.1.2 实验动物
4.1.3 实验药物
4.1.4 实验试剂、使用仪器和耗材(详见见附表)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胞实验
4.2.2 动物实验
4.3 统计方法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5.1. 扶正抗癌方抑制肺癌增殖的分子机制
5.1.1. 扶正抗癌方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
5.1.2 扶正抗癌方协同吉非替尼抑制肺癌细胞增殖
5.1.3 扶正抗癌方降低DNMT1、SP1、MET蛋白的表达
5.1.4 扶正抗癌方协同吉非替尼对DNMT1、SP1及MET蛋白表达的影响
5.1.5 外源性过表达DNMT1、SP1对MET蛋白表达的影响
5.1.6 过表达MET对DNMT1和SP1蛋白表达的影响
5.1.7 扶正抗癌方抑制MET mRNA及其启动子活性的表达
5.2 动物实验
5.2.1 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可以抑制裸鼠移植瘤体积及瘤重的增长
5.2.2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蛋白表达情况
5.3 小结
5.4 分析与讨论
5.4.1 扶正抗癌方单药对肺癌细胞A549及H1975增殖的影响
5.4.2 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对A549和H1975细胞增殖的影响
5.4.3 体内实验验证扶正抗癌方协同吉非替尼抑制增殖的作用
5.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益气除痰散结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 吴玉生,代兴斌,邢明远,李丹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2)
[2]2017年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J]. 陈婧华,钟文昭,吴一龙. 循证医学. 2018(01)
[3]五味消毒饮治疗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皮疹30例临床观察[J]. 陈学武,姜靖雯,林海峰. 中医杂志. 2016(10)
[4]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吉非替尼/厄罗替尼治疗脾气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J]. 张琇文,邵怿,张欣欣,钟薏. 新中医. 2014(01)
[5]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优势人群与非优势人群的比较[J]. 吴万垠,杨小兵,龙顺钦,邓宏,蔡姣芝,杨昌卫,河文峰,潘宗奇,周宇姝,欧阳育树,廖桂雅. 时珍国医国药. 2013(09)
[6]参一胶囊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0例临床研究[J]. 刘浩,侯炜,王辉,林洪生. 中医杂志. 2012(11)
[7]厄洛替尼联合消岩汤加减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贾英杰,黄敏娜,孙一予,陈军,李小江,陈亮.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9(07)
[8]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J]. 刘苓霜,刘嘉湘,李春杰,田建辉,施志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04)
[9]中医肿瘤疗效评价系统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J]. 周岱翰,林丽珠,陶志广. 中国肿瘤. 2005(10)
[10]刘嘉湘辨治肺癌特色[J]. 孙钢. 中医杂志. 2000(02)
硕士论文
[1]4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预后因子分析[D]. 刘伟.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66306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非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情况
1.2 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研究概况
1.2.1 TKI类药物成为EGFR基因突变患者一线治疗方案
1.2.2 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吉非替尼的不良反应
1.2.3 耐药情况制约吉非替尼的临床应用
1.2.4 吉非替尼的优缺点
1.3 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概况
1.3.1 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型分布
1.3.2 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1.3.3 中医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1.4 扶正抗癌方概况及相关研究
1.5 DNMT1、SP1、MET的作用与肿瘤关系
1.5.1 DNMT1的作用及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
1.5.2 SP1的作用及与肿瘤的关系
1.5.3 MET的作用及与肿瘤的关系
第二章 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方案设计
2.2.2 随机
2.2.3 盲法
2.2.4 对照
2.2.5 样本含量估算
2.3 病例选择标准
2.3.1 肺癌诊断标准
2.3.2 纳入标准
2.3.3 排除标准
2.3.4 脱落及处理
2.3.5 入选、登录
2.4 治疗方案
2.5 观察指标
2.5.1 治疗前、治疗后检查项目
2.5.2 疗效评价指标
2.5.3 毒性评价及方案实施完成率
2.6 随访
2.7 统计方法
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及讨论分析
3.1 总体患者的基线特征
3.2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评价
3.3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评价
3.3.1 两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
3.3.2 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分层分析
3.3.3 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分层分析
3.3.4 两组无进展生存期组间分析
3.4 生活质量EORTC QLQ-LC43评分
3.5 毒副反应
3.6 讨论与分析
3.6.1 两组病例治疗前基线分析
3.6.2 近期疗效分析
3.6.3 远期疗效分析
3.6.4 生活质量(EORTC QLQ-C30+QLQ-LC13)分析
3.6.5 毒副反应分析
3.6.6 结论
3.7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通过DNMT1/SP1/MET通路调控肺癌细胞生长的机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细胞
4.1.2 实验动物
4.1.3 实验药物
4.1.4 实验试剂、使用仪器和耗材(详见见附表)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胞实验
4.2.2 动物实验
4.3 统计方法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5.1. 扶正抗癌方抑制肺癌增殖的分子机制
5.1.1. 扶正抗癌方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
5.1.2 扶正抗癌方协同吉非替尼抑制肺癌细胞增殖
5.1.3 扶正抗癌方降低DNMT1、SP1、MET蛋白的表达
5.1.4 扶正抗癌方协同吉非替尼对DNMT1、SP1及MET蛋白表达的影响
5.1.5 外源性过表达DNMT1、SP1对MET蛋白表达的影响
5.1.6 过表达MET对DNMT1和SP1蛋白表达的影响
5.1.7 扶正抗癌方抑制MET mRNA及其启动子活性的表达
5.2 动物实验
5.2.1 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可以抑制裸鼠移植瘤体积及瘤重的增长
5.2.2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蛋白表达情况
5.3 小结
5.4 分析与讨论
5.4.1 扶正抗癌方单药对肺癌细胞A549及H1975增殖的影响
5.4.2 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对A549和H1975细胞增殖的影响
5.4.3 体内实验验证扶正抗癌方协同吉非替尼抑制增殖的作用
5.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益气除痰散结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 吴玉生,代兴斌,邢明远,李丹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2)
[2]2017年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J]. 陈婧华,钟文昭,吴一龙. 循证医学. 2018(01)
[3]五味消毒饮治疗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皮疹30例临床观察[J]. 陈学武,姜靖雯,林海峰. 中医杂志. 2016(10)
[4]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吉非替尼/厄罗替尼治疗脾气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J]. 张琇文,邵怿,张欣欣,钟薏. 新中医. 2014(01)
[5]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优势人群与非优势人群的比较[J]. 吴万垠,杨小兵,龙顺钦,邓宏,蔡姣芝,杨昌卫,河文峰,潘宗奇,周宇姝,欧阳育树,廖桂雅. 时珍国医国药. 2013(09)
[6]参一胶囊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0例临床研究[J]. 刘浩,侯炜,王辉,林洪生. 中医杂志. 2012(11)
[7]厄洛替尼联合消岩汤加减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贾英杰,黄敏娜,孙一予,陈军,李小江,陈亮.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9(07)
[8]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J]. 刘苓霜,刘嘉湘,李春杰,田建辉,施志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04)
[9]中医肿瘤疗效评价系统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J]. 周岱翰,林丽珠,陶志广. 中国肿瘤. 2005(10)
[10]刘嘉湘辨治肺癌特色[J]. 孙钢. 中医杂志. 2000(02)
硕士论文
[1]4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预后因子分析[D]. 刘伟.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66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366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