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320d靶向TUSC3影响EGFR高表达结肠癌增殖转移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14 04:46
前言:在全球范围内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第三大常见的肿瘤,近10年来虽然针对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方式有一定的进步,并且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但是结肠癌患者的临床预后仍较差,其中结肠癌发生转移是导致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寻找可靠敏感的诊断分子标志物和药物治疗靶标,实现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结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成为结肠癌研究中的重要目标。结肠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具有异质性。过去的10年里,人们做出了重大的努力来开发“靶向治疗”或“生物治疗”,这些药物通过影响肿瘤生长的特定细胞信号通路发挥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细胞表面受体,高达80%的结肠癌患者中EGFR基因表达上调,并与结肠癌转移风险相关。microRNAs(miRNA)是长度为19-23个核苷酸的小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靶向mRNA的3’非翻译区(UTR)调控基因表达。miRNAs在各种生物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本实验利用基因芯片的方法发现miR-320d在人EGFR高表达结肠癌组织里表达下调,提示miR-320d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miR-320...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EGFR表达水平不同的结肠癌中差异表达microRNA筛选、验证及其临床意义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microRNA芯片检测结果分析
3.2 miR-320d在EGFR高表达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3.3 miR-320d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EGFR高表达结肠癌细胞中miR-320d的功能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结肠癌细胞系中miR-320d表达水平的分析
3.2 miR-320d对EGFR高表达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3.3 miR-320d抑制EGFR高表达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miR-320d靶向TUSC3调控EGFR高表达结肠癌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生物信息学对miR-320d靶基因的预测
3.2 TUSC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3.3 TUSC3对EGFR高表达结肠癌细胞的影响
3.4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3.5 EGFR高表达结肠癌细胞中miR-320d对TUSC3表达的影响
3.6 靶标蛋白回复实验
3.7 miR-320d通过调控TUSC3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97765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EGFR表达水平不同的结肠癌中差异表达microRNA筛选、验证及其临床意义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microRNA芯片检测结果分析
3.2 miR-320d在EGFR高表达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3.3 miR-320d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EGFR高表达结肠癌细胞中miR-320d的功能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结肠癌细胞系中miR-320d表达水平的分析
3.2 miR-320d对EGFR高表达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3.3 miR-320d抑制EGFR高表达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miR-320d靶向TUSC3调控EGFR高表达结肠癌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生物信息学对miR-320d靶基因的预测
3.2 TUSC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3.3 TUSC3对EGFR高表达结肠癌细胞的影响
3.4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3.5 EGFR高表达结肠癌细胞中miR-320d对TUSC3表达的影响
3.6 靶标蛋白回复实验
3.7 miR-320d通过调控TUSC3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97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3897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