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及致病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03 21:09
新型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曾有感染人类的报道,常引起临床重症,导致高死亡率,对人类造成了巨大威胁。2014年,我国四川省出现全球首例H5N6亚型AIV人类死亡病例。由于目前在禽类中新型H5亚型AIV流行情况尚不清楚,对人类造成高死亡率机制不明,本文为此开展了以下3部分研究。第一部分,为研究新型H5亚型AIV的流行情况,在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们筛查了浙江地区7200份家禽粪便样本,分离到H5N6病毒37株,H5N8病毒6株,进行了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和进化分析。针对血凝素(HA)的分析表明,所有H5亚型AIV均属欧亚系,且为目前流行的2.3.4.4分支,HA裂解位点均呈高致病性特征。通过同源性分析发现,H5亚型AIV与其他AIV存在多元重组,浙江省禽类分离株的部分基因片段与人类分离株相应片段高度同源,具有一定的人类感染风险。第二部分,为评价新型H5亚型AIV对哺乳动物致病性特征,本研究选择浙江代表株6D2(H5N6)和W24(H5N8)进行小鼠感染实验。结果发现6D2和W24对小鼠具有低致死性。同时为模拟其跨种间传播中发生的致病力变化,通过小鼠肺传代实验,进行全基因组...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浙江省新型H5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试剂和仪器
1.2 病毒分离和基因组序列分析
2 结果
2.1 病毒分离结果
2.2 浙江省H5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同源性和分子特征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新型H5亚型禽流感病毒鼠传代过程的变异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试剂和仪器
1.2 6D2和W24的小鼠适应株制备及全基因组测序
2 实验结果
2.1 6D2小鼠传代结果
2.2 W24小鼠传代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H5N6和H5N8跨种间传播分子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试剂和仪器
1.2 H5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操作系统的建立
1.3 禽流感病毒突变株复制能力和致病性评价
1.4 受体亲和力改变的机制
1.5 6D2微基因组分析研究变异位点促进复制的机制
1.6 W24微基因组分析研究变异位点促进复制的机制
1.7 数据统计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6D2(H5N6)病毒拯救及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
2.2 W24(H5N8)病毒拯救及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14145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浙江省新型H5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试剂和仪器
1.2 病毒分离和基因组序列分析
2 结果
2.1 病毒分离结果
2.2 浙江省H5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同源性和分子特征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新型H5亚型禽流感病毒鼠传代过程的变异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试剂和仪器
1.2 6D2和W24的小鼠适应株制备及全基因组测序
2 实验结果
2.1 6D2小鼠传代结果
2.2 W24小鼠传代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H5N6和H5N8跨种间传播分子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试剂和仪器
1.2 H5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操作系统的建立
1.3 禽流感病毒突变株复制能力和致病性评价
1.4 受体亲和力改变的机制
1.5 6D2微基因组分析研究变异位点促进复制的机制
1.6 W24微基因组分析研究变异位点促进复制的机制
1.7 数据统计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6D2(H5N6)病毒拯救及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
2.2 W24(H5N8)病毒拯救及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14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401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