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社会学视角下的热贡唐卡女性艺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0 15:25

  本文关键词:艺术社会学视角下的热贡唐卡女性艺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热贡 唐卡女艺人 艺术社会学


【摘要】:热贡艺术,是热贡地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表征。以唐卡为代表的艺术类型,在传统至现代社会的变迁中,经历了传承方式的多种变化,而传承主体亦是如此,从僧人到俗人,从男人到女人,每一个变化都是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都是主体与社会的互相投射。在传承主体中,唐卡女艺人的产生可谓是热贡唐卡从传统至现代社会变迁的重要标志。从传统至现代社会的变迁中,城镇化影响着人们的土地分配以及劳作方式,市场经济的吸引力也左右着人们的造神实践。对于唐卡女艺人而言,传统社会中男洁女污、男高女低、男逸女劳的两性观念影响深远,因此,在唐卡女艺人的产生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博弈必不可少。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强调社会和艺术实践主体的互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得以探析唐卡女艺人的角色转换,剖析她们进入唐卡生产的社会动因和个体动因,以及面临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作为艺术生产者的唐卡女艺人,多数仍然承担辅助性工作,而进入核心创作环节的女艺人在技艺程度上更具完整性,但是女性艺人群体依然要面临政府传承人评定、宗教权威、男性艺人等方面产生的“社会控制”。此外,中介者与消费者也产生了同样的约束效力。最后,主体与社会互动是双向的,女艺人的个体完善、群体塑造不仅发生变化,女艺人的产生与发展也必然会对热贡唐卡发生作用。对于个体而言,女艺人的经济能力、文化知识、艺术素养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增长与消减。对于女艺人群体而言,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自我”与“他我”的互生,在宗教发展和性别角色中形塑女艺人群体。当然,唐卡女艺人的产生也使得唐卡技艺更加丰富、传承谱系更加多元,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唐卡的商品化。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19;C912.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庆秘;;民间技艺传承方式“参师”的艺术人类学价值阐释[J];艺术探索;2016年06期

2 牛乐;;文化边界上的道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拉卜楞唐卡艺术[J];民族艺术;2015年04期

3 高莉;牛乐;;拉卜楞地区唐卡艺人调查[J];中国美术研究;2014年03期

4 刘冬梅;;家的延续与唐卡的传承——西藏昌都嘎雪唐卡的社会技术体系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5 刘心印;;专访中国工美大师娘本 从学佛开始画唐卡[J];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01期

6 方维规;;“中间道路”的艺术史观——豪泽尔艺术社会学思想探析[J];学术研究;2013年04期

7 刘莹;;热贡唐卡及传承人西合道[J];中国美术馆;2013年03期

8 卓么措;;从传统到现代:热贡唐卡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罗伯特·莱顿;杰米·德黑拉尼;关yN;;棉纺与木刻版画中的文化传承——基于对山东各地的调查实证[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雅各布·伊弗斯;胡冬雯;张洁;;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手工业的技术定位[J];民族学刊;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冬梅;造像的法度与创造力[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丽;安多新画派唐卡画家东智才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2 惠丽;“六月会”女性角色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3 却落;安多藏族文化中的女性地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陈乃华;略论热贡唐卡艺术的文化展演及对周围族群多元文化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74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274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7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