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影作品中的母女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虹影作品中的母女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虹影 母女关系 历史书写 叙事策略 生命体验
【摘要】:在当代中国文学界,虹影因其作品大胆表现两性关系,书写女性不屈服于命运,因而众多的研究者将其视为“女性主义”的代表。大多数研究者都趋向于认同虹影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而忽略了作者作为母亲与女儿的身份,以及这双重身份对其文学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笔者通过探究虹影作品中的母女关系而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虹影,她大胆书写两性关系、写女人不屈于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是她内心对母爱缺失与渴望的反映。因为童年时期太渴望母爱而没有得到,作者不得不用坚强包裹自己,在成年之后又将这份对爱的渴求转向对两性之爱的大胆追求上。从母女关系这条主线出发继续深入探索,更能发现作品中由母女关系牵带出来的丰厚的社会历史内容。同时,母女关系也作为虹影小说的叙事策略存在,作者通过对人物身世谜团的解密追寻,将故事情节交叉于现实、历史与回忆的碎片之中,透过交错的叙事结构带给读者跃动之感,这些都让她的作品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试图以母女关系为视域来考察虹影及其作品的魅力,笔者首先论述虹影作品中的母女情感,继而挖掘由母女关系牵带出来的丰厚的社会历史内容,并深入探讨母女关系在虹影小说叙事策略中的作用。笔者希望通过这些探索,能对作家及其作品有一个更开阔和深刻的理解。论文分为三章,各部分重点论述内容如下:第一章论述虹影作品中的母女情感。笔者认为,虹影的作品书写了多种母女情感,包括爱、疏离、反思、追悔、重建,这么多类型的母女情感其实都是一种爱的体现。作者所有涉及到母女关系的作品,都呈现了女儿对母爱的缺失与渴望,体现了女儿从迁怒母亲到反思自我、再到寻求自我原谅与自我赎罪的转变,作者的情感也经历了从压抑、理解到宽容的变化。通过虹影近些年的作品可以看出,她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并将人格精神的追求转向了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上。在近期的创作中,虹影已经摆脱了研究者们冠以她的“女性主义”定位。第二章论述虹影作品中通过母女关系牵出的社会历史内容。在作品中,作者以母女之间的故事为线索,牵带出了故事所发生的大时代背景。这些历史背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共和国的发展史,包括三年自然灾害、十年动乱,知青下乡、改革开放、下海、出国热、三峡建设等,另一类是上个世纪20-40年代中国的战乱史,包括军阀及黑帮混战、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日本偷袭珍珠港扭转中国单独抗日以及中国内战等。透过作者笔下人物鲜活的个人记忆,本民族的历史记忆得以真实地再现。同时本章还对这些社会历史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整理,探讨了作者笔下的人物在极端政治与苦难岁月中的人性扭曲,和在不幸命运中的挣扎与蹒跚步履。第三章论述作为叙事策略的母女关系在虹影小说叙事结构中的作用。身世与经历之谜往往是虹影作品解密追寻的重要内容,作者每每通过母女关系的牵引欲把谜团揭开时,往往扭转笔锋,将情节设置转向对社会历史内容的叙写上,造成结构的交错与跳跃。同时,对于虹影作品中的两个叙事文本:通过人与家与国的交互叙说来写社会历史的潜文本,和写人物艰辛苦难中人性经验的核心文本,本章也进行了深入阐释。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561.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咏梅;一个符号的隐喻——读虹影小说《K》[J];南方文坛;2002年03期
2 李洁非;为何去印度——对虹影《阿难》的感思[J];南方文坛;2002年06期
3 张艳霞;读虹影新作《阿难》[J];当代文坛;2003年05期
4 王文艳;跨越疆界——全球化语境下的虹影写作[J];华文文学;2004年03期
5 杨经建;李兰;;虹之影,一个五光十色的梦——从叙事学层面解读虹影小说[J];华文文学;2009年02期
6 赵黎明;虹影;;“我在黑暗的世界里看到了光”——虹影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9年05期
7 陈瑜;;试论虹影博客身份形象的构建[J];文学教育(上);2011年02期
8 邵衡;权静静;;于细节处闪现悲苦——从沐浴仪式谈虹影小说[J];济宁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唐湘;;从寻找到宽恕——对虹影主要作品的几点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年03期
10 王春艳;;虹影创作的情感动因对其男性书写的影响[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岳雯;;上海传奇的另一种写法——论虹影小说中的都市空间想象[A];都市文化研究(第5辑)——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C];2008年
2 严光德;;孤独者的对话——试析虹影小说《饥饿的女儿》中的几个身份问题[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袁珍琴;;生命隐私·女性命运·历史劫难的无遮展现——虹影《饥饿的女儿》之多维解读[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毅衡;惟一者虹影,,与她的神[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2 李瑛;虹影:脂粉阵里的英雄[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周文翰;虹影:探求感情的各种可能性[N];财经时报;2003年
4 李敬泽(评论家);“行者”虹影追阿难[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冯钰;虹影:我心狂野[N];信息时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张戈;虹影:我有资格写出上海的精气神[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傅光明 采访者:本报记者 张巨睿;《K》案一波三折 虹影欲告傅光明是非恩怨何处生 双方意欲辨分明[N];中国邮政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吴小曼;虹影:文字 快感 厨房中术[N];华夏时报;2011年
9 赵瑜;《小小姑娘》一口井盛满悲悯的水[N];西部时报;2011年
10 记者 翁昌寿;虹影个人主页即将推出[N];中华读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倪立秋;新移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华;“虹影现象”:多重视域观照下的社会文化产儿[D];暨南大学;2008年
2 彭倪;消费语境下的大众传媒与虹影写作[D];暨南大学;2010年
3 张妍;论虹影作品中的逃离意识[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莉;论虹影小说创作的转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敏;背叛中的回归:虹影小说女性情欲的矛盾性[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6 杨超;虹影小说创作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凌;从父亲角色缺失的角度看虹影和谭恩美笔下的母女冲突[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8 马潇;虹影作品中的边缘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杨璐;虹影小说中的两性关系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10 李昕霓;虹影小说“边缘人”形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76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27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