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地区戏曲音乐中的扬琴伴奏特色
本文关键词:山西运城地区戏曲音乐中的扬琴伴奏特色
【摘要】:扬琴,明代由国外传入我国,最初被称为"洋琴",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民族音乐逐渐融合,演化为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民族乐器,后被改称为"扬琴"。因其特有的演奏手法,音响的节奏性和颗粒感,成为我国弹拨乐器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而乐器名称"洋琴"到"扬琴"的转变也真正的标志着这件乐器的中国化。扬琴在传入中国之后,很快就被民间说唱和戏曲音乐所吸收,大范围使用在乐队伴奏中。在各地的地方性曲种和剧种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甚至有些用它当做主奏乐器而形成新的曲种,如流行于全国各地的琴书。它历经四百余年的发展,从形制到演奏技巧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大提升了扬琴的使用空间,也为它在伴奏领域的不断发展完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民间音乐艺术更是丰富多彩,戏曲音乐种类繁多,有著名的四大梆子、二人台、各地的道情戏、秧歌戏等等。而运城地区的传统文化在山西省的传统文化中又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运城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灿烂的"河东文明",其中文化艺术更是引人瞩目,民间音乐艺术成就也是多姿多彩、各具特色。这里有全国最早的梆子腔——蒲州梆子、有享誉全国的绛州鼓乐等。戏曲音乐发展成熟,群众基础雄厚。在这些戏曲音乐中有些在形成之初就使用了扬琴为伴奏乐器,如琴书等;有些是在发展逐步成熟时将扬琴纳入,并成为重要的伴奏乐器,如晋南眉户等。经过戏曲从业者长期的艺术实践,扬琴在运城地区剧种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伴奏水平也日益成熟,伴奏技巧呈现出由简到繁的趋势。本文将通过回顾和总结扬琴和扬琴伴奏历史沿革以及扬琴在山西运城地区代表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采访和收集各种与扬琴伴奏相关资料,细致分析和探讨扬琴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剧种中的使用情况、起到的作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期达到扬琴在运城地区地方剧种中规范使用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632.51;J61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平;;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当代意义解读[J];戏剧之家;2015年11期
2 张竹岩;丁雪雯;;北京琴书中扬琴的运用[J];音乐创作;2014年08期
3 杨峥;;翼城琴书的源流沿革与传承保护[J];黄河之声;2014年03期
4 刘梅;;蒲剧音乐的形成[J];北方音乐;2012年04期
5 王婕;;中国扬琴伴奏艺术考述[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年03期
6 周景春;;扬琴在山东琴书中的伴奏艺术特色[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杨洁;;浅论扬琴在秦腔音乐中的运用[J];才智;2011年05期
8 张胤;;扬琴伴奏艺术随感[J];乐器;2010年03期
9 孔文;;当传统遭遇现代——谈徐州琴书在新时代的发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10 方光耀;;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当代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汤晨;中国扬琴的沿革与发展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2 孙雪;浅论扬琴在山东琴书中的地位和作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3 郭蔷华;扬琴在清代的传播与接受[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4 周少婧;从“洋琴”到“扬琴”[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杨娟;新中国扬琴艺术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6 张剑婷;山西地方剧种中的扬琴[D];山西大学;2009年
7 王婕;论中国扬琴伴奏艺术[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8 梁江歌;论中国扬琴伴奏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向颖;中国扬琴源流及当代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本文编号:1279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27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