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安徽基督教的传播、冲突与社会变迁(1840-1912)

发布时间:2017-12-14 08:26

  本文关键词:近代安徽基督教的传播、冲突与社会变迁(1840-1912)


  更多相关文章: 近代 安徽 基督教 传播 冲突 社会变迁


【摘要】:中国近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中外关系史,基督教作为西方社会文明的主要来源之一则是这层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基督教的传入及其引发的冲突和其对近代安徽社会变迁的作用都是研究安徽近代史无法绕开的主要课题之一。在"行政权支配社会"的前近代中国,按马克思的说法:"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更多地受环境的支配,而不是受自己的意志的支配"。对应到传统中国社会就是官方意志支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前近代中国这样一个高度专制的社会,基督教得以传播以及后来的禁教,主要归之于凌驾社会之上的国家政权的意志。前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可追溯至明代中后期,其在华活动年代主要是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前期。与这一大背景相对应,基督教在前近代安徽的局部传播、停滞以至消逝也正是融入在这一历史环境之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土广民众,受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区域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在安徽南北也有着鲜明的体现,它不仅局限于经济、文化等领域,特别是在地方精英社会控制能力的差异性方面表现尤为显著。在儒家文化发达、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宗族势力庞大的皖南地区,作为"外域"甚至是"夷"文化的基督教在此步履维艰,难有发展。相反,唐宋以来,社会生态趋于衰败的皖北地区,却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相对"开放"的格局,进而为基督教在皖北的传播奠定历史与现实基础。近代以来,中国国势日微,在对外关系中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其中多有涉及传教士在华利益,为基督教在华传播大开方便之门。道光二十二年(1842),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为持续两年之久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基本划上了句号,自此开启了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屈辱历史。此后十余年,在列强的威逼利诱之下,清政府先后与列强签订了《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鉴于传教士在条约谈判中的重要性,因此有利于基督教在华传播的相关条款也被写进上述条约之中,从而逐步确立了基督教从原本在通商口岸"居住"到最终在华自由传教权。基督教在近代安徽的传播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传教的"成果"突出地表现在教堂数量的规模性增长。马克思主义认为,冲突是阶级社会的重要现象。它涉及资源、权力、文化等方方面面。近代以来,随着教会势力的蔓延,安徽教案亦是"踵趾相接"。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近代中国国势衰微,基督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宗教信仰,甚至演变为一种政治力量。作为一种文化信仰,它与自宋代以来的理学正统思想相互激荡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它成了地方"弱势"群体的庇护者,极易引发社会冲突;同时,作为一种特权势力,他们有时直接扮演着教案挑起者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近代安徽教案并不是单纯地源于拥有强大势力的传教士压榨地方面导致民众揭竿而起的革命活动,而是那些深谙时代背景的灰色势力常常打着基督教的幌子为非作歹、祸害地方,引发了一些不是教案的"教案"。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力量对近代安徽社会的影响并不能与近代化的各方面联系起来,其对政治、经济的近代化影响就不是很显著,若以整体近代化考察则有削足适履之嫌,因此我们应当更多地从社会变迁角度看基督教的积极影响。基督教对近代安徽的相关影响与贡献主要集中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特别是对安徽民众甚至是对整个中国民众传统观念的近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25;B9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明;;回顾基督教研究方向的十年历程[J];宗教学研究;2010年S1期

2 左芙蓉;;近代北京基督教史研究现状及史料利用综述[J];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02期

3 谭厚锋;;贵州基督教史研究发微[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吴义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与区域社会文化史研究[J];史学月刊;2013年10期

5 ;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应走向开放[J];学术界;2013年11期

6 赵威;;论基督教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历程[J];文教资料;2006年15期

7 郭海良;;1980年以来国内基督教研究评述[J];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06期

8 J·谢和耐;陆秉君;;《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J];时代与思潮;1990年02期

9 李明伟;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揭密 中国基督教史又获珍贵文献[J];中国天主教;2000年06期

10 邱树森;元代基督教在江苏的传播[J];江海学刊;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J·谢和耐;陆秉君;;《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2 黄剑波;孙晓舒;;历史的另一种写法——从《基督教的兴起》看社会学家笔下的早期基督教史[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五辑[C];2007年

3 陶飞亚;杨卫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张镇环;何锡华;;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教动机、传播情况及影响[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5 陶飞亚;杨卫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6 郑争文;;公民社会的困境和基督教的应对[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三辑[C];2006年

7 张钟鑫;;新加坡华人基督教史初探(1819—1949)[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8 陶飞亚;杨卫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范式的新探索:《奋进的历程——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读后[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二辑[C];2005年

9 任继愈;;读徐怀启遗著《古代基督教史》[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炳三;华西基督教文献资料的开拓之作[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上海大学历史系 肖清和;新世纪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动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任延黎;基督教研究的学科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乐峰;改革开放以来的基督教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夏洞奇;走出意识形态的基督教简史[N];东方早报;2010年

6 陶飞亚 上海大学文学院;西方学者视域中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范式转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朴承之(学者);中国人的天,,基督教的上帝[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张志鹏;两岸基督教论坛开辟互信互利新渠道[N];中国民族报;2013年

9 陈祖武 郑振清;致力跨学科研究的新成果[N];福建日报;2005年

10 北京大学哲学系 朱竞e

本文编号:1287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287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1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