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正名”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5 17:01

  本文关键词:荀子“正名”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荀子 正名 逻辑


【摘要】:荀子正名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是其认识论又包含政治伦理思想,又是荀子逻辑学说。具体内容包括对名称概念做出创建性的划分,指出了社会上层建筑领域名称与普通事物名称的不同;对名实关系的揭示,辩证地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名称的正定方式;提出了共名与别名的概念以及共名、别名之间种属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正名原则和方法;系统论述了概念、判断、推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正名过程中之运用;批判了名、墨诸家扰乱视听的奇辞奸言。荀子正名思想具有丰富的辩证逻辑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继承发展了孔子正名思想中包涵的“名教”成分,也吸收了名家、墨家正名思想中的逻辑思维,这种理论来源的复杂性造成了荀子正名思想充满了复杂性与综合性。在荀子以后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有一个现象十分值得我们关注,荀子正名思想体系中对于普通事物名称的逻辑学阐述几乎被忽视,而关于礼法和名教的观点则很好的被继承,当然在继承过程中也产生了分歧。这种分歧造成了后世对荀子思想评价的多重性与复杂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22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琳;王维维;;穿越时空的“共名”——试论“阿Q形象”的永恒魅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2 梁超然;;“共名”说试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陈思和;;共名和无名: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管窥[J];上海文学;1996年10期

4 何思玉,母华敏;共名与无名及实旨与意旨——对《百花齐放》的鉴赏与解读[J];郭沫若学刊;2002年01期

5 崔凤云;;“时代共名”下透射出的人本光芒——“十七年小说”中两个问题女性转化故事的新解读[J];平原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金理;;一言何以成新说——关于文学史理论“共名”与“无名”的学习札记[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4期

7 张群力;共名性·典型化·现代主义──感言于电视喜剧《而立之年》[J];当代电影;1997年05期

8 李爱民,傅书华;“共名”的“变色龙”[J];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14期

9 安燕;;“缺失美学”:“共名”时代的派生物——大后方纪实性故事片美学观[J];当代电影;2011年08期

10 刘伟林;文艺典型试论[J];华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中江;“哲学”是一个“共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天津中医药大学 罗根海;古医籍中的(辨)名与(辨)物(之一)[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晨阳;荀子“正名”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292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292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2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