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希望到绝望:《等待》的空间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5 23:12

  本文关键词:从希望到绝望:《等待》的空间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等待》 空间 日常生活 异托邦 权力


【摘要】:哈金作为最受欢迎的美籍华裔作者,其长篇小说《等待》一经出版便颇受学界和读者的欢迎。在其众多研究之中不乏对其主人公孔林的各种解读,但其人生与空间之间的联系却屡遭忽视。本文从小说中的空间元素入手,借助亨利·列斐伏尔和米歇尔·福柯的相关理论来揭示这些空间元素如何影响孔林的人生。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在分析主人公缺乏共同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和原因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福柯关于异托邦,权力和知识的相关理论同样也有助于解释孔林长期等待状态下的生存状态。本文的三个主要章节与孔林人生的三个阶段相对应。第一章,通过分析孔林的日常生活来揭示其与妻子共同日常生活空间缺失的原因。在第二章中,当他的希望在一次次的离婚企图破灭中逐渐消散,异托邦的存在暂时地抚慰了他的心灵。最后一章论述了,孔林最终从他十八年的等待生活中清醒过来。他意识到他早已在符号、权力、和规训所支配的空间中丧失了自己与生俱来的爱的能力。他多年来所追求的空间也早已丧失了它们的魅力和意义,所以他多年的等待所得到的不过是毫无意义的生活。文章结论部分得出,日常生活空间既是新参照系统形成的载体,又是其统治的对象,因此只有了解该空间的运行规律,才是人们的心灵从该空间的桎梏中得以解脱的唯一出路。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芬;;设计,从日常谈起[J];美术文献;2014年03期

2 王慰;论日常生活的文化意义[J];教学与研究;2002年11期

3 李艳杰;;论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J];青春岁月;2013年09期

4 苗妙;;我们的日常生活与艺术[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年03期

5 佟文娟;;大众媒介对大众文化的构建策略探析[J];电影评介;2006年19期

6 巴黎;;日常生活·物·设计[J];广西轻工业;2010年12期

7 陶陶;;艺术如何介入生活[J];大众文艺;2012年11期

8 顾祖良;everyday的一个新用法[J];科技英语学习;1996年Z1期

9 PamelaLogan;Palpung MuralRescue──A Kham Aid Foundstion Report[J];China's Tibet;1998年06期

10 ;学会介绍[J];小学教学设计;2007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S.M.A.Faiz;;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本土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苏和平;;电视使用和乡村日常生活——以箐口哈尼族村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起凤;从希望到绝望:《等待》的空间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王进;宋朝贬谪官生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军;至上·自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4 吉家明;日常之“眼”[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

5 易红;解析细微主义下德莱姆对日常生活的写作[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年

6 王舒窃;异乡里的独居者[D];南京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293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293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2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