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汉字浅读

发布时间:2017-12-19 21:34

  本文关键词:象形汉字浅读 出处:《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象形字 演变 抽象 语言 图画


【摘要】:一个多世纪以前,甲骨文的发现石破天惊,改写了中国历史,革新了现代学术,也为汉字书法艺术开辟了新的路径。早在四五千年以前,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从出现至今,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在整个发展历程中,尽管汉字在形体上、读音上或字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性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象形字符的问题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刻复杂的问题。中国和外国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很多的讨论和研究。在象形字符的概念,中国传统学家强调文字和图片之间的关系来定义象形字,外国文本学者从语言和文本关系的观点来限定象形字符。本文讨论的象形字的观念,揭示对比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从文字,图片,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定义的象形字。些研究揭示了在形状和结构方面的展示象形字符合规律性的演变,由任意形态到固定形态,从字的走态到字的含义,从复杂的简单变形中,构成由顺序画面本意的形状和意义的符号在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揭示中国文字结构,即象形作为第一个字符的整个系统的象形字符特殊地位的基础是建立创建其他字符,整个系统结构与象形文字作为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目标在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人物做象形字,动态和历史静态研究,并以该系统通过比较研究揭示的地位和象形文字的演变史。本文详细揭示了象形字的发展及与现状汉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国内外研究结论对比,发现了象形字的演变规律的对幼儿识字的教育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华;悉敲古韵 元脉悠长——赏析甲骨文书法的风格特点[J];书画艺术;2003年02期

2 郭昊;甲骨文书法艺术美初探[J];美与时代;2004年06期

3 张坚;;甲骨文书法艺术[J];殷都学刊;2007年01期

4 张伯煊;;张伯煊书法[J];殷都学刊;2008年04期

5 陈爱民;;中、日、韩和新加坡甲骨文书法之比较[J];艺术百家;2009年06期

6 李俊国;;谈甲骨文书法的学习[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刘鹏;;“甲骨文临创”粹要[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01期

8 宋镇豪;甲骨文书学发展简说[J];殷都学刊;1994年04期

9 姬长明;;姬长明甲骨文书法选[J];唯实(现代管理);2014年04期

10 严东篱;汉字鼻祖甲骨文出土的世纪庆典——记“甲骨文与商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J];江海侨声;199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甲骨缘 中国心——江苏省甲骨文学会首次访问台湾成功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甲骨文书法联展》巡回展[A];台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蓝青;;秦士蔚先生甲骨文印章的艺术特征[A];台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嘉超;张佳辉;付灿辉;罗雅慧;陈晓颖;陈晓茹;邹凌铃;;“甲骨文”家居创意设计与营销策略[A];2013福建省传播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程瑛 查鑫 程红根;甲骨文与现代人的“亲密接触”[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记者 贾宇 赵秋丽;我国甲骨文书法水平亟待提升[N];光明日报;2009年

3 马洪;简琴斋与甲骨文入印的发端[N];中国文物报;2006年

4 陈振海;心存有天知[N];消费日报;2006年

5 记者 姚学文;谢兆岗甲骨文书法在长开展[N];湖南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林鸣;飘逸的凝重[N];中国质量报;2001年

7 陆健;我与甲骨文书法[N];文学报;2012年

8 记者 石朕;市甲骨文学会成立[N];大连日报;2012年

9 王小琪;甲骨文的发现与学者之功[N];光明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周巧红 实习生 张天俐 胡少鹏;龙飞凤舞翰墨问[N];安阳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爱民;甲骨文书法的艺术转换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立奎;何组甲骨文书刻实践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田荣菲;历组甲骨文书刻实践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尼宏飞;象形汉字浅读[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5 姜栋;20世纪大陆地区甲骨文书法实践状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池现平;近现代甲骨文书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贺贵富;从神本走向人本[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09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309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5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