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生英语议论文衔接手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15:19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生英语议论文衔接手段研究 出处:《延边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衔接在英语写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篇衔接度高的文本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从而更好地传达全面而完整的语篇信息。写作中的衔接手段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虽然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二语学习者存在"过多"或"过少"使用甚至错误使用衔接手段现象,而外语环境下英语学习者写作中衔接手段使用呈现何种特点还有待进一步实证研究。本文以英语母语写作者议论文为参照,对中国大学生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衔接手段运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回答以下研究问题:1.中国大学生与英语本族语大学生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人称照应、替代、连接、词汇衔接四种衔接手段在使用类别上差异何在?2.四种衔接手段在的类链接特点如何?3.以上特点及差异的原因何在?本研究以Halliday、Harson(1976)衔接理论以及Sinclair(1996)的"意义扩展理论模型"为理论框架,运用AntConc3.4.4软件分别检索TECCL(中国学生万篇英语作文语料库)、L0CNESS(卢旺英语本族语者作文语料库)两个语料库中的议论文,TECCL语料共计307,907字符,L0CNESS语料共计228,650字符进行语料收集。以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for Windows 17.0为统计工具,对所收集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体检验及卡方检验等推断性分析。数据统计结果表明:1.相对于本族语者,中国大学生在人称照应、词汇衔接手段使用类别上差异显著;在连接、替代类别上差异不显著。2.相对于英语本族语者,中国大学生在以上四种衔接手段的类链接方面呈现出搭配模式单一、搭配强度不高及搭配语义倾向明显的特点。3.本研究对以上差异及原因进行了探讨,发现中国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篇衔接意识,但是对衔接手段的类别以及衔接功能意识的认知不够,写作水平、英汉语际差异对以上特点和差异也有影响。本研究首先补充了以往研究中对衔接手段类链接研究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其次,本研究对中国外语学习者写作中衔接手段的使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教师而言,教师可利用以上研究结果,向学生展示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指导学生进行衔接手段的练习,增强学生写作中衔接手段的使用意识。对学生而言,可提高在使用衔接手段时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进而提高写作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峰;;本质、特征、关系:外壳名词三分法及人际功能研究[J];语料库语言学;2015年02期
2 李尚彦;;英汉语篇中人称照应衔接方式的对比研究——以THIS SON-LESS LIFE为例[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8期
3 张秀荣;李增顺;;科研论文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频率及语篇功能的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邓飞;;连接副词的语用功能与使用情况调查[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程晓堂;;角色定位与语篇连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1期
6 梁茂成;;学习者书面语语篇连贯性的研究[J];现代外语;2006年03期
7 邓飞;;中国学生连接副词的使用对英文写作质量的影响(英文)[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6年01期
8 潘t,
本文编号:1316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316189.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