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注意去信息掩蔽的神经机制

发布时间:2017-12-29 05:10

  本文关键词:选择性注意去信息掩蔽的神经机制 出处:《河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选择性注意 听觉掩蔽 信息掩蔽 事件相关电位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言语交流的情景是经常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在嘈杂的环境中听者受到噪声和其他说话人声音的干扰的现象,即听觉掩蔽问题。目前听觉掩蔽划分为能量掩蔽和信息掩蔽,但是对信息掩蔽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研究者将信息掩蔽分为知觉掩蔽和认知掩蔽。已有研究分析了能量掩蔽和信息掩蔽受到选择性注意去掩蔽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技术,将语谱噪音,正序言语和逆序言语作为掩蔽刺激,采用主动听和被动听的范式,按照不同的信噪比(-8,-4,0,4dB)呈现声音,对目标声音诱发的ERPs成分的峰值和潜伏期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的掩蔽成分在受到选择性注意的调控时,目标声音所诱发的皮层表达的差异,进而揭示选择性注意去信息掩蔽的作用机制。实验一的结果发现语谱噪音掩蔽时诱发的P2成分的峰值显著大于正序言语掩蔽和逆序言语掩蔽时诱发的P2成分的峰值,正序言语掩蔽时诱发的P2成分的峰值显著大于逆序言语掩蔽时诱发的P2成分的峰值。表明能量掩蔽会比信息掩蔽产生更大的掩蔽量。正序言语产生的掩蔽占用了更多的心理资源,诱发出更强的皮层表达。但是注意的调节并未显著地引起语音信号的皮层表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注意的程度不够,故在实验二中增强注意的强度进一步研究。实验二的结果发现主动听诱发的P2成分的峰值显著大于被动听时诱发的P2成分的峰值。主动听时,正序言语掩蔽时诱发的P2成分的峰值显著大于逆序言语掩蔽时诱发的P2成分的峰值,逆序言语掩蔽时诱发的P2成分的潜伏期显著长于语谱噪音掩蔽时诱发的P2成分的潜伏期。正序言语掩蔽时诱发的N1成分的峰值显著大于逆序言语掩蔽时诱发的N1成分的峰值。语谱噪音掩蔽时诱发的P2成分的峰值显著大于正序言语和逆序言语掩蔽时的P2成分的峰值。正序言语掩蔽时诱发的N1成分的潜伏期显著长于语谱噪音时诱发的N1成分的潜伏期。说明选择性注意显著地增大了目标声音诱发的ERPs成分的峰值和潜伏期,增强了对目标声音的皮层表达,并且存在注意努力效应。因此,选择性注意对语音信号的表达起到了释放作用,而且受到不同的掩蔽刺激类型的调节。具有一定的言语可懂度的掩蔽声音会给听者带来一定的认知负载,占用听者的高级认知加工资源,当听者提高对目标声音的注意时,听者付出认知努力,区分目标声音和掩蔽声音,进而正确地识别出目标声音。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志刚;张亭亭;宋耀武;李量;;听觉信息掩蔽的亚成分:基于行为和脑成像研究的证明[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3期

2 吴艳红,李文瑞,陈婧,王纯,屈宏伟,吴玺宏,李量;主观空间分离下的汉语信息掩蔽效应[J];声学学报;2005年05期

3 吴超;吴玺宏;李量;;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听觉掩蔽环境下的言语识别[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玺宏;陈婧;李量;;知觉性空间分离对听觉掩蔽的释放作用[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生理心理分组报告[A];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博淅;言语可懂度与知觉相似性对于信息掩蔽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2 祝琳;选择性注意去信息掩蔽的神经机制[D];河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48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348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3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