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彝族“阿细跳月”舞蹈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9 07:34

  本文关键词:弥勒彝族“阿细跳月”舞蹈传播研究 出处:《云南艺术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阿细跳月” 舞蹈传播 语言符号 传播意义


【摘要】:从民俗娱乐活动到展演项目活动,“阿细跳月”在传播中发展着。一切舞蹈文化活动都是以舞蹈作为信息文本的传播活动,随着传播现象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民族民间舞蹈传播规律的研究就存在着历史的必要性。弥勒彝族“阿细跳月”在云南彝族民间舞蹈中是较早被挖掘、整理并向外传播的舞种,另外在外界流传中一直占有着不衰的地位。因此,本选题以弥勒彝族“阿细跳月”作为个案研究,在当代云南民间舞蹈传播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弥勒彝族“阿细跳月”的传播研究能够反映出当前云南民间舞蹈传播的总体文化趋向。本文将弥勒彝族“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弥勒彝族“阿细跳月”的传播的载体——舞蹈语言符号及其传播方式、传播主体、传播意义为研究重点。第一章笔者说明“阿细跳月”的形成与传播的关系,并按照其传播过程与舞蹈动作的发展划分了“阿细跳月”的四个传播阶段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从符号学、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阿细跳月”符号化传播及其意义衍变。第二章涉及到的内容有不同时期“阿细跳月”的传播内容、主体及其方式的特点。第三章是结合传播符号的功能、意义和交流活动的具体分析,探究隐含在文化表象背后其意义的衍变。第四章对前三章进行总结提出舞蹈符号与舞蹈传播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对“阿细跳月”舞蹈的发展传播之路提出了笔者的思考。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206;J7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杰雄;;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舞蹈身体语言探析——以文山州马关县苗族芦笙舞蹈为个案[J];文山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白晨;;舞蹈传播方式的历史传承与审美嬗变[J];艺术教育;2014年02期

3 王任华;周昌乐;;皮尔斯符号学视角下的隐喻及其意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张素琴;;舞蹈身体语言的本质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刘建;;舞蹈身体元语言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王微萍;;从皮尔士的符号学看符号的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7期

7 康澄;文本——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核心概念[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4期

8 薛艺兵;音乐传播的符号学原理[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于平;舞蹈形态学学科研究之我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康瘦华;云南部分彝族在历史上的迁徙与部份彝舞流传的情况[J];民族艺术研究;199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袁杰雄;符号学理论视阈下的民族民间舞蹈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

2 华姐措;藏族民间文化在大众传媒中的传播与发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3 师红保;符号学视野下的阿细民间信仰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4 李晓琼;“阿细跳月”的传承与变迁——弥勒西三凤凰村的个案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49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349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2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