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里运河水环境变迁及其对区域农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2-09 02:26

  本文关键词: 明清时期 里运河 水环境 水灾 里下河区域 农业 出处:《聊城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明清时期,政府十分重视对京杭大运河的疏浚和维护,确保了南粮北运的顺利进行。但是运河利用东西走向的自然河道水源来解决南北之间的水路交通问题,就会不可避免地打乱某些地方水系的正常发展。运河沿线的湖泊或为运河水柜,或为运河水壑,排水、放水都受到了政府的严格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田用水、排水以及区域农业水环境的变迁。本文通过对大量正史、地方志、档案资料和其他资料的整理分析,考察里运河发展演变对区域主要河流、湖泊以及对农业水环境的影响。在第一章分析了运西诸湖、扬州五塘和运东射阳湖的变迁及其对农业水环境的影响。第二章分析了明清时期里运河水流方向的改变,以及与里运河密切相关的淮河、减河水系的变迁,论述水系变迁的原因及对农业水环境的影响。第三章阐述了明清两朝为“治漕保运”,在运河上尤其是清口一带进行的综合治理,分析里下河区域水灾状况、特点及危害。第四章从耕地面积、土壤肥力、水利灌溉和劳动力供应等方面分析了里运河水环境对区域农业生产资源环境的影响。第五章从水稻复种指数变化、小麦等旱粮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桑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水产业的发展等方面,探讨了运河影响下明清时期里下河区域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总之,本文从农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运河开发对区域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引起了区域农业土壤、人口、灌溉、种植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认为里运河的开通和维护,一方面带动了沿线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封建政权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区域农业水环境的改变,造成区域农业发展停滞。
[Abstract]: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Beijing Hangzhou the Grande Canale dredging and maintenance, to ensure that the south grain north carry smoothly. But the canal by East-West natural river wat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will inevitably disrupt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some local rivers. The canal along the lake or canal or water tank. As the canal water drainage, drainage gully, are subject to the strict control of the government, also affected the agricultural water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 changes of agricultural drainage area water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large number of official history, local history, analysis of archives and other information, visit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main rivers in the canal area, lake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Yangzhou Yun Xi lake, five pond and lake Sheyang Yundong and its influence on agricultural water environment.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the canal flow direction is changed, and the canal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uaihe River, Jianhe change, discusses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 of water system and its influence on agricultural water environment. The third chapter expounds the two dynasties of Ming and Qing "rule of operation on the canal Cao", especially with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Qingkou, analysis of Lixiahe regional flood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hazards. In the fourth chapter, from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soil fertility, the influence of Liyun River environment on reg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alysis of irrigation and labor supply and other aspects. The fifth chapter from the change of cropping index of rice, wheat and other crops in the planting area of cotton and mulberry, etc. economic crops, such as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discusses the river regional agricultural planting structure chang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anal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short,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nal Influence of regional water environment, and caused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soil, irrigation, change of planting structure. That in the opening of the canal and maintenance, one h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along,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eng Jianzheng power stability; on the other hand also caused agriculture the regional water environment change caused by regional agricultural stagnation.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宏斌;;整合与分异: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中的农业文化变迁[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4期

2 汪登云;;宋代江淮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浅论[J];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李志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论——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评介[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朱宏斌;;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J];中国农史;2010年03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许越先;;区域农业研究思考[A];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美蓉;王维民;;兴办区域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的思考[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崔和瑞;李晓丽;;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持续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李杰玉;;加强区域农业协作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A];宝天论坛论集[C];2013年

5 陈国生;赵晓军;;洞庭湖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A];2011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1年

6 刘登宽;胡占军;;特色主导产业: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取向[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张燕;楚瑶;;洞庭湖区域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A];2011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1年

8 赵昆昆;;区域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祖冬琦;李一兵;李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以东北地区为例[A];2011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翟栋;为促进区域农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N];拉萨晚报;2013年

2 记者 周亚梅 通讯员 卢金祥 杨鸿杰;涿州房山大兴携手建立跨区域农业监控网[N];保定日报;2007年

3 李月定;加强和规范区域用海规划管理[N];中国海洋报;2010年

4 记者 吴荣光 游斐渊;厦漳泉龙区域农业合作有序推进[N];闽南日报;2011年

5 记者 宋茜;中部六省共商促进区域农业科技创新[N];江西日报;2012年

6 记者 李巍;一批跨区域重大交通项目年内开工[N];河北日报;2013年

7 董峻;我国将加快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N];中国质量报;2009年

8 记者 刘新宇;新乡县建设区域农业技术服务站成效显著[N];新乡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高嵩;要减少长吉图区域农业面源污染[N];协商新报;2012年

10 记者 康行远 通讯员 葛伟    ;湘家荡区域前三季度投资超过16亿元[N];嘉兴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宏斌;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 肖良武;云贵区域市场研究(1889-1945)[D];厦门大学;2007年

3 蔡东宏;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卢布;我国区域农业结构与布局预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5 赵志刚;区域农业资源评价与农业景观单元设计[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崔和瑞;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7 罗贞礼;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8 牟子平;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战略和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陈士军;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朱庆华;面向区域农副产品资源配置的博弈论及相关理论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燕宁;明清时期南运河水环境的变迁及其对区域农业影响[D];聊城大学;2015年

2 秦天;中国区域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李雪江;清代洱海区域经济状况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4 李现伟;明清时期里运河水环境变迁及其对区域农业的影响[D];聊城大学;2017年

5 徐荃子;西部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6 张应良;区域农业可持续内生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7 淳永奉;区域农业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孙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9 肖传强;山东省不同区域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袁园;农产品地理标志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496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496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4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