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与转变:新世纪以来的知青小说创作研究
本文关键词:延续与转变:新世纪以来的知青小说创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华理工大学》 2015年
延续与转变:新世纪以来的知青小说创作研究
黄璐
【摘要】:知青小说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崭露头角,发展到现在大概经历了60年的历程。知青历史虽然早已结束,但是知青故事的讲述依然在继续。特别是近年来老牌知青作家先后推出知青长篇巨作:2012年梁晓声的《知青》、2013年韩少功的《日夜书》和2014年的《返城年代》,《知青》和《返城年代》先后被改编成电视剧出现在荧屏,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知青题材的作品,回望那段难忘的历史。因此,笔者收集了新世纪以来出版的知青小说作品,旨在从这些作品当中探索与发现知青小说创作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以往知青小说创作在风格和视角等方面上的延续与转变,以及新世纪知青小说在批评场域中所存在的问题。绪论主要是介绍了知青小说的研究现状,主要包含以梁晓声为代表的知青小说“英雄叙事”主题的探究、有关“人性”的讨论和知青小说发展轨迹及阶段性特征或是代表知青作家的研究综述。第一章是本文研究语境的确立,从知青小说到新世纪的知青小说创作。知青小说是已成定论的文学史描叙,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知青小说在创作上的转变有学者指出“后知青”小说的说法。本文并不采用“后知青”的小说定义,研究范围和语境确立在新世纪的知青小说。第二章是对新世纪以来知青小说出版情况、参与创作的作家主体乃至作品传播情况的一个梳理。第三章通过几部典型的作品探讨了新世纪知青小说创作对知青小说在主题内涵、故事书写空间以及历史观上的延续。第四章是以个案分析入手,关注新世纪以来知青小说在主题、创作、叙述风格等层面上的转变,包括了韩东的《知青变形记》和王松的《双驴记》的荒诞叙事和黑色幽默对比;韩少功《日夜书》的哲学思辨叙事和对知青当下命运的关注;王小妮《方圆四十里》和林白《致一九七五》看女性作家知青小说创作的侧重点不同。最后一章是对争议与批评中的新世纪知青小说的讨论以及新世纪知青小说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历史性关联及历史性变化的不同角度探究新世纪知青小说的创作特点,不可否认的是虽然知青小说的创作在批评场域上还是能够发现一些问题的存在但是知青小说在其发展轨迹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是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支撑其继续走下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少功;刘复生;;几个50后的中国故事——关于《日夜书》的对话[J];南方文坛;2013年06期
2 周显波;;知青小说“浪漫英雄”现象检讨[J];名作欣赏;2013年28期
3 尤丽洵;;论王安忆知青小说的女性生命主题[J];黑河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张灵英;;论知青文学中的知青形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陶东风;;“悲壮的青春”与梁晓声的英雄叙事——知青文学回头看(之一)[J];文学与文化;2013年01期
6 车红梅;;梁晓声北大荒知青小说的理想主义叙事[J];求索;2013年01期
7 侯桂新;;论知青小说理想主义叙事的自我解构[J];云梦学刊;2011年01期
8 陈惠琼;;人性视域下的忏悔意识——谈张抗抗的知青小说[J];文艺评论;2010年05期
9 侯桂新;;论知青小说的叙事模式[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田玉敏;;试析梁晓声知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昕;;艰难的回归之路——读梁晓声《雪城》[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陈书蓝;;特殊岁月里的温情与忧伤——读欧阳黔森的《十八块地》[J];读书文摘;2015年22期
3 黄也平;姜明;;理想主义还是价值误区?——对梁晓声“知青写作”两种“误读”的基本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06期
4 金怡;;简论韩少功《日夜书》的悲剧意蕴[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5 冯羽涵;;从张抗抗《请带我走》看知青文学的创新[J];华夏文化论坛;2015年01期
6 马新亚;;韩少功的现代主体建构及其精神寻根——以长篇小说《日夜书》为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7 任雅玲;;重拾北大荒小说的史诗气度——读梁晓声长篇小说《知青》[J];山花;2015年08期
8 相宜;;形式也是内容——韩少功《日夜书》大陆台湾版本比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12期
9 姜雪岩;;浅析韩少功《日夜书》的结构方式[J];名作欣赏;2014年32期
10 廖伶洲;;读《今夜有暴风雪》——看环境的变化与人物成长的关系[J];参花(下);2014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小东;;知青一代的终结 从知青文学到知青后文学[J];上海文化;2009年02期
2 郭小东;;知青一代及知青文学的历史起源[J];上海文化;2009年01期
3 郭小东;;论鲁迅小说的焦虑[J];文学评论;2008年03期
4 李建国;;“后知青文学”的多元叙事状态[J];理论学刊;2006年04期
5 陈思和;;从细节出发——王安忆近年短篇小说艺术初探[J];上海文学;2003年07期
6 张浩;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论王安忆创作中的女性空间建构[J];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4期
7 范家进,钱霞;《我是农民》:一部“反知青文学”之作[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戴锦华;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J];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2期
9 王源;新时期“知青小说”主题的嬗变[J];兰州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10 赵全龙;“后知青文学”的新写实趋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红;小说的幸福——邓韶征小说解读[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刘心武;“9·11”事件与小说写作[J];文学自由谈;2002年02期
3 赛珍珠;姚君伟;;论小说创作[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王飞;;写小说究竟是为了什么[J];写作;2009年17期
5 吴怀仁;;论小说写作中悬念的形成机制[J];写作;2009年13期
6 葛水平;;我和我小说中的乡村女性[J];名作欣赏;2010年10期
7 王安忆;;小说的创作[J];东吴学术;2010年02期
8 王祖基;;论小说的独创性与可读性[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9 黄德海;;城市小说的异数 关于《繁花》[J];上海文化;2013年01期
10 王岚;;王强模的《小说写作艺术》出版[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敬泽;;远行者和离家出走者的小说——《小说极限展2004》导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2 贺绍俊;阎晶明;;鲁敏小说解读[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许俊雅;;台湾小说中的戏剧题材及写作技巧[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4 傅逸尘;;军旅小说要警惕快餐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5 苏友芬;;简述女作家共同的叙事形式选择——小说[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蓝芒;;文学呼唤激情和想像力——读白桦《蓝铃姑娘》小说二题[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7 格非;马原;孙甘露;;20年后回首“先锋”之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8 陈国恩;吴矛;;市民世态 历史文化 欲望叙事——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的三种表述[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谭光辉;;历史小说写作的可能性——评魏继新长篇小说《辛亥风云路》[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10 吴义勤;;一部充满思想和艺术张力的小说——评《解密》[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华鹏;[N];文艺报;2007年
2 斯继东;[N];山西日报;2012年
3 章晓明;[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王干;[N];文艺报;2007年
5 南帆;[N];文艺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凤紊;[N];中国国防报;2010年
7 傅翔;[N];文艺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何瑞涓 整理;[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朱航满;[N];文艺报;2011年
10 陈劲松;[N];中国艺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谦;论转型期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丹丹;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文革叙事”[D];吉林大学;2010年
3 侯素琴;埃里希·凯斯特纳早期少年小说情结和原型透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王永兵;欧美先锋文学与中国当代新潮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丽霞;世俗化时代的文学镜像[D];浙江大学;2006年
6 傅书华;蓦然回首[D];河南大学;2004年
7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8 魏庆培;视觉祛魅与历史记忆[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璐;延续与转变:新世纪以来的知青小说创作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2 雷淑英;90年代以来中国军人小说的军人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姚华;元小说理论与实践[D];兰州大学;2011年
4 田中华;论90年代后小说中的北京书写[D];扬州大学;2005年
5 刘桂茹;论小说修辞的主体间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谭玉喜;论1978-1988小说的“自然”叙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展雄;《上海的早晨》:工业小说视野中的观照[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帆;论方方小说的知识分子立场[D];扬州大学;2012年
9 杨佳;影像时代的小说图景[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马明娟;论“80后”小说的产生与发展[D];新疆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延续与转变:新世纪以来的知青小说创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6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86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