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危机解决之道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危机解决之道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危机是社会崩溃性危机以及生态危机,然而生态危机一直是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为严重的危机,其主要表现在人类所居住的环境受到破坏,人与自然的发展失去了平衡。若要有效的、及时的解决生态危机,前提是要明确对生态危机本质的认识,以及认清生态危机爆发的起因及根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对于解决生态问题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其产生是对生态问题的最早同时也是最为深刻、系统的回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尝试用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思想相结合,从判定生态危机的根源到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的问题上,作出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研究是以解决生态危机问题为目的,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代表人物詹姆斯·奥康纳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二者的生态思想的来源、理论基础,以及有关生态危机的根源思想倾向、生态问题的处理方式等进行归纳、总结,并比较二者对生态危机解决之道。
【关键词】:奥康纳 福斯特 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危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089;X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3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5-18
- 1.3.1 研究方法15-16
- 1.3.2 本选题的创新点16-18
- 第二章 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思想的同源性18-30
- 2.1 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18-24
- 2.1.1 奥康纳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18-21
- 2.1.1.1 理论基础:新历史唯物主义18-19
- 2.1.1.2 中心概念:自然概念19-21
- 2.1.2 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21-24
- 2.1.2.1 理论基础:生态唯物主义21-23
- 2.1.2.2 中心概念:自然--社会观23-24
- 2.2 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源性分析24-29
- 2.2.1 二者之生态思想产生于相同的社会现实基础24-27
- 2.2.1.1 生态危机日益严重25
- 2.2.1.2 绿色革命运动不断发起25-26
- 2.2.1.3 寄希望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破灭26-27
- 2.2.2 二者之生态思想受相同的理论基础影响27-29
- 2.2.2.1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7
- 2.2.2.2 法兰克福学派理论27-28
- 2.2.2.3 生态学思想28-29
- 2.3 小结29-30
- 第三章 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危机起因的认识之比较30-36
- 3.1 奥康纳对生态危机起因及根源的揭示30-32
- 3.1.1 政治制度导致生态危机30-31
- 3.1.2 对马克思生产条件的思考31
- 3.1.3 揭示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31-32
- 3.2 福斯特对生态危机起因及根源的揭示32-34
- 3.2.1 经济制度导致生态危机32-33
- 3.2.2 福斯特“物质变换裂缝”理论33
- 3.2.3 自然主义的辩证思考33-34
- 3.3 小结34-36
- 第四章 奥康纳与福斯特解决生态危机思路之比较36-42
- 4.1 奥康纳:马克思“自然人化”的生态系统36-38
- 4.1.1 生态的民主化37
- 4.1.2 自然——劳动——文化37-38
- 4.1.3 生产正义性38
- 4.2 福斯特:超越资本与自然的矛盾38-41
- 4.2.1 唯物主义与社会革命的结合39
- 4.2.2 人道主义价值观39-40
- 4.2.3 反省以往的科技40-41
- 4.3 小结41-42
- 第五章 奥康纳与福斯特解决生态危机途径之比较42-48
- 5.1 奥康纳: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结合42-44
- 5.1.1 生态斗争42-43
- 5.1.2 新社会运动43-44
- 5.1.3 分配性正义44
- 5.2 福斯特:可持续发展与共产主义联系44-46
- 5.2.1 环境正义与社会正义结合44-45
- 5.2.2 消除人的异化与自然的异化45
- 5.2.3 否定环境自然的商品化与自然资本化45-46
- 5.3 小结46-48
- 第六章 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危机解决之道的比较研究对当代的启示48-52
- 6.1 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示48-49
- 6.2 对深化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认识的启示49-50
- 6.3 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启示50-52
-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60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玉乔;生态危机剖析[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评析[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3 吴宁;;生态危机与人的非理性[J];求实;2006年02期
4 黄和文;;生态危机的文明追问[J];生态经济;2008年11期
5 周秀英;;论摆脱生态危机的制度与人性根据[J];长白学刊;2008年06期
6 王谷;;浅议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1期
7 邵璀菊;;生态危机的技术根源与应对[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闫慧远;;从“试错论”谈生态危机的实践根源[J];沧桑;2009年06期
9 向昌明;;论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对策[J];新西部;2010年10期
10 袁秋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生态危机根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2 胡刘;;生态危机的根源:何种意义的“人类中心主义”?[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丹;;科技发展与人类生存危机[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健;伍玉林;;生态伦理: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郭殿生;;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及21世纪的资本主义[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6 方世南;;绿色生存方式:人类和谐生存的理性选择[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娄瑞雪;;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生态危机的哲学思考[A];国际旅游岛与生态文化高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王平;;生态危机的后马克思主义诊断路径及其当代启示[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9 杨富荣;杨海莹;;药用动植物资源生态危机与环境保护[A];四川省药学会第七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玉荣;;自在自然的“遗忘”——生态危机根源的哲学探析[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国和;生态危机时代的学术转型[N];深圳特区报;2012年
2 湖南师大副教授 李培超;生态危机的警示[N];湖南日报;2000年
3 李瑞芳;生态危机与人的生命价值[N];中山日报;2008年
4 武洁;增强防范“生态危机”的意识[N];贵州日报;2009年
5 陈学明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社会主义: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王志成;宗教应通过对话适应新时代[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孟根龙;警醒生态危机的严峻性[N];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王鹏;中国生态危机实录[N];发展导报;2005年
9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金家厚;以人类文明审视现代社会生态危机[N];深圳特区报;2012年
10 张志扬;两条生存之路[N];文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陶庭马;生态危机根源论[D];苏州大学;2011年
2 余维海;生态危机的困境与消解[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许婕;生态危机的社会制度原因与我国的稳态经济模式[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4 张玉荣;寻找时代的精神家园——重新确立自然的本体论地位[D];吉林大学;2009年
5 雷鸣;危机寻根:现代性反思的潜性主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建明;红绿对话[D];苏州大学;2006年
7 王新萍;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杨勇兵;从马克思自然观的视角透析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月祥;生态危机与政治抉择[D];河南大学;2009年
2 王娅楠;生态危机理论视阈下的山西“生态兴省”战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冀星辰;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及其应对[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杨文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成因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5 陈捷;布克金生态危机根源论及其解决路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张海燕;福斯特的生态危机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田慧;本·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刘威;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国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D];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4年
10 张颖;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危机解决之道的比较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危机解决之道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79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