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可及性视阈下韩汉双向翻译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对应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5 21:32
本文从篇章可及性的角度出发,探讨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可及性差异,分析双向翻译中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对应机制。从篇章可及性视阈下,研究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对应机制,有利于韩汉语翻译的理论研究和具体语言的本体研究;进一步丰富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为同声传译和交互传译的翻译实践提供参考。本文采取的是定量描写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是通过两个平行文本(韩语原著?熔炉?汉语译文以及汉语原著?活着?韩语译文)重在描写双向翻译中的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对应形式的倾向性。即韩语倾向于零形对应形式,汉语倾向于第三人称代词对应形式。通过定性研究,利用篇章可及性理论分析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对应机制。本文的创新点有三,分别是角度创新、方法创新和观点创新。从可及性的角度出发全面且深入地对双向翻译中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对应机制进行分析,而不仅停留在内省层面的翻译经验总结或语言的表面现象。统计文本中的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各对应翻译形式的占比,在此基础上利用可及性理论分析韩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对应形式的倾向性,既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理论研究,又能从文本观察上升到理论高度,使得出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以韩汉语第三人...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零形回指先行语的句法可及性等级序列[J]. 蒋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2]韩语句子中人称用语的类型学思考[J]. 蒋灵卉.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7(01)
[3]类型学视角下的汉韩第三人称形式对比[J]. 闫超. 汉语学习. 2016(01)
[4]中韩人称代词的对比研究[J]. 晁娜. 考试周刊. 2015(63)
[5]汉韩语主语省略的类型学分析[J]. 白水振,金立鑫,白莲花.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6]英汉翻译中第三人称代词照应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J]. 高刘鑫,张英.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4(05)
[7]朝、汉指示代词回指功能对比[J]. 崔健,姜美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8]第三人称代词在深层回指中的应用分析[J]. 秦洪武. 当代语言学. 2001(01)
[9]人称代词“他”的照应功能研究[J]. 王灿龙. 中国语文. 2000(03)
博士论文
[1]同位语句法研究[D]. 郑友阶.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韩汉语人称代词对比研究[D]. 金顺吉.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汉语“这/那”与韩语“i/geu/jeo”的对比分析[D]. 姜艺恩.浙江大学 2018
[2]韩汉常用表人后缀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D]. Jang Hakgu(张学求).吉林大学 2015
[3]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篇章回指义研究[D]. 侯迎宾.渤海大学 2014
[4]韩语代名词研究[D]. 全东元.山东大学 2014
[5]汉韩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式对比[D]. 金瑜琳.延边大学 2013
[6]英、汉、韩第三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对比研究[D]. 金海芸.延边大学 2012
[7]汉语语篇回指研究[D]. 沈婷.西南大学 2012
[8]基于统计的汉英篇章回指对比及互译研究[D]. 宋佳.南京师范大学 2011
[9]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D]. 金辉.延边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0128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零形回指先行语的句法可及性等级序列[J]. 蒋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2]韩语句子中人称用语的类型学思考[J]. 蒋灵卉.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7(01)
[3]类型学视角下的汉韩第三人称形式对比[J]. 闫超. 汉语学习. 2016(01)
[4]中韩人称代词的对比研究[J]. 晁娜. 考试周刊. 2015(63)
[5]汉韩语主语省略的类型学分析[J]. 白水振,金立鑫,白莲花.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6]英汉翻译中第三人称代词照应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J]. 高刘鑫,张英.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4(05)
[7]朝、汉指示代词回指功能对比[J]. 崔健,姜美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8]第三人称代词在深层回指中的应用分析[J]. 秦洪武. 当代语言学. 2001(01)
[9]人称代词“他”的照应功能研究[J]. 王灿龙. 中国语文. 2000(03)
博士论文
[1]同位语句法研究[D]. 郑友阶.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韩汉语人称代词对比研究[D]. 金顺吉.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汉语“这/那”与韩语“i/geu/jeo”的对比分析[D]. 姜艺恩.浙江大学 2018
[2]韩汉常用表人后缀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D]. Jang Hakgu(张学求).吉林大学 2015
[3]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篇章回指义研究[D]. 侯迎宾.渤海大学 2014
[4]韩语代名词研究[D]. 全东元.山东大学 2014
[5]汉韩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式对比[D]. 金瑜琳.延边大学 2013
[6]英、汉、韩第三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对比研究[D]. 金海芸.延边大学 2012
[7]汉语语篇回指研究[D]. 沈婷.西南大学 2012
[8]基于统计的汉英篇章回指对比及互译研究[D]. 宋佳.南京师范大学 2011
[9]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D]. 金辉.延边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0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0012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