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4 18:54
古神庙戏台作为古神庙的附属建筑,在山西清徐县修建较多。随着历史的发展,古神庙戏台虽然受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仍有部分保留至今,为我们研究清徐县的戏台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媒介。通过相关文献和实地考察可知:清徐县古神庙戏台目前仅存19座,以明清遗存为主;主要分布在以徐沟镇、东于镇为主的14个乡镇,呈现出西部多,东南少的特点;根据戏台和山门的位置关系并结合实际调查情况,这些现存古神庙戏台可分为戏台和山门二合一型、戏台位于山门之内型、戏台位于山门之外型及其他戏台四类。古神庙戏台不仅是古代祭祀的场所,同时也是进行戏曲娱乐表演的地方,它的建筑风格多样,舞台装饰艺术鲜明。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的平面布局可分为三面开口伸出式、一面开口镜框式和组合式三类。从戏台的主体构造来看,屋顶形制以复合式和依附式居多,卷棚顶是主要的屋顶造型;戏台开口方向大多为坐南向北;台基多为石砖,柱础为石木材质。从戏台的装饰风格来看,戏台的的斗拱、雀替以龙形镂空雕刻较多;戏台墀头和八字影壁墙为砖雕,廊檐为木雕。彩绘色彩绚丽,题材有山水画、写实画等;匾额为木刻,楹联形式多样,可分为抱柱式、雕刻式及直接贴大红对联。为了增加娱乐性和装饰性,...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清徐县行政区域图
东辽西真武庙乐台 始建于明 徐沟镇东辽西村 保存完整 史家社盘古庙乐台 始建于明 集义乡史家社村 保存完整 由表 1.1、图 1-2 和图 1-3 可知,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呈现西部较多,东南部较少的特点。笔者将这些戏台按乡镇区划进行统计(图 1-2)徐沟镇 1 座,孟封镇 2 座,清源镇 3 座,东于镇 6 座,集义乡 4 座,马峪乡 3 座。笔者认为现存古戏台的分布与清徐县地形有一定的关系,清徐县地形西北高耸而东南低缓,由于西部为山地,地势较高且交通不便,使较偏远乡村的古戏台未受到人为破坏,但是靠近城镇的地方人口稠密,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保存的古戏台相对较少。这也进一步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该地古神庙戏台分布和现存状况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如何对偏远村落的古神庙戏台进行保护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大常过街戏台 13 中高白三官庙戏台
第一章清徐县自然与人文及现存古神庙戏台概况16图1-3清徐县现存古戏台分布图来源:自制关于明清时期清徐县修建较多古神庙戏台的原因,笔者根据已有研究认为原因有三:首先,民间经济交流的需求。明清时期的清徐县地处“官道”,地理位置优越。在此期间孕育的晋商文化,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票号、商铺增多,富商开始修建戏台,供娱乐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戏曲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清徐县古戏台的产生与演变。于是,本地的戏曲艺人结合自己的实践,创建了属于有自己的习俗活动、民间班社和民间戏曲并进行演唱,这种创新性极大的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古戏台的修建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表现,是维系社会稳定,娱神娱人的重要产物。其次,民间神灵信仰诉求的需要。明清时期,在农耕生产为主的社会情况下,百姓为了得到神灵的保佑会利用寺庙戏台酬神祈求,“人们对神灵充满了敬畏,庙宇中的戏台则表达人们的敬神之意。在戏台上献戏是敬神祭祀的重要方式,以达酬神的目的”。①清徐县偏远村落的人们通过敬奉神灵,以此来表达对美好生活愿望的向往,也就愿意出资修建庙宇及戏台,这是古神庙戏台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据统计,清徐县庙宇的种类较多,如表1.2整理所示:表1.2清徐县现存寺庙统计表(单位:座)真武庙盘古庙尧庙关帝庙三官庙二郎庙观音堂娘娘庙11121121香严寺宝梵寺孔兴寺城隍庙寿宁寺玉皇庙狐神庙其他11111112①吴娟:《阳曲县古戏台调查》,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第72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至民国时期山西省民间戏曲演出的时间分布——以舞台题记为中心的考察[J]. 唐霞. 四川戏剧. 2019(05)
[2]圣俗之变:山西宋金元神庙戏台形制与地方社会之关系[J]. 李仁伟. 装饰. 2018(07)
[3]舞台题记研究述略[J]. 高扬励,吉俊虎.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8(01)
[4]山西古戏台[J]. 张兵. 文史月刊. 2017(08)
[5]太原市城隍庙建筑漫谈[J]. 柴琳. 文物世界. 2016(05)
[6]明清时期山西平阳神庙戏台及其时空分布[J]. 付晓娟,张健.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7]太原戏场建筑特征浅析[J]. 李博. 文物世界. 2015(05)
[8]山西戏剧舞台美术——浅谈山西大同地区古戏台[J]. 何大鹏. 戏友. 2015(01)
[9]戏曲舞台题记蕴涵的社会文化及民俗演剧信息[J]. 王星荣. 中华戏曲. 2014(01)
[10]中国神庙前后组合式戏台考论[J]. 冯俊杰. 中华戏曲. 2013(02)
博士论文
[1]上党神庙剧场研究[D]. 王潞伟.山西师范大学 2015
[2]雁北明清剧场及其演剧研究[D]. 王鹏龙.山西师范大学 2012
[3]区域视野下的信仰与景观[D]. 僧海霞.陕西师范大学 2010
[4]戏台与社会:明清山西戏台研究[D]. 段建宏.华中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邯郸市古戏台建筑的研究与保护[D]. 姚潇徽.河北工程大学 2017
[2]关公信仰研究[D]. 金晨.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山西夏县关帝庙戏台调查研究[D]. 杨琪.中央民族大学 2016
[4]阳曲县古戏台调查[D]. 吴娟.山西师范大学 2014
[5]晋中市传统戏台建筑研究[D]. 刘玲.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
[6]神圣与世俗的空间:广西贺州古戏台考察研究[D]. 彭家威.广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16851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清徐县行政区域图
东辽西真武庙乐台 始建于明 徐沟镇东辽西村 保存完整 史家社盘古庙乐台 始建于明 集义乡史家社村 保存完整 由表 1.1、图 1-2 和图 1-3 可知,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呈现西部较多,东南部较少的特点。笔者将这些戏台按乡镇区划进行统计(图 1-2)徐沟镇 1 座,孟封镇 2 座,清源镇 3 座,东于镇 6 座,集义乡 4 座,马峪乡 3 座。笔者认为现存古戏台的分布与清徐县地形有一定的关系,清徐县地形西北高耸而东南低缓,由于西部为山地,地势较高且交通不便,使较偏远乡村的古戏台未受到人为破坏,但是靠近城镇的地方人口稠密,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保存的古戏台相对较少。这也进一步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该地古神庙戏台分布和现存状况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如何对偏远村落的古神庙戏台进行保护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大常过街戏台 13 中高白三官庙戏台
第一章清徐县自然与人文及现存古神庙戏台概况16图1-3清徐县现存古戏台分布图来源:自制关于明清时期清徐县修建较多古神庙戏台的原因,笔者根据已有研究认为原因有三:首先,民间经济交流的需求。明清时期的清徐县地处“官道”,地理位置优越。在此期间孕育的晋商文化,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票号、商铺增多,富商开始修建戏台,供娱乐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戏曲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清徐县古戏台的产生与演变。于是,本地的戏曲艺人结合自己的实践,创建了属于有自己的习俗活动、民间班社和民间戏曲并进行演唱,这种创新性极大的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古戏台的修建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表现,是维系社会稳定,娱神娱人的重要产物。其次,民间神灵信仰诉求的需要。明清时期,在农耕生产为主的社会情况下,百姓为了得到神灵的保佑会利用寺庙戏台酬神祈求,“人们对神灵充满了敬畏,庙宇中的戏台则表达人们的敬神之意。在戏台上献戏是敬神祭祀的重要方式,以达酬神的目的”。①清徐县偏远村落的人们通过敬奉神灵,以此来表达对美好生活愿望的向往,也就愿意出资修建庙宇及戏台,这是古神庙戏台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据统计,清徐县庙宇的种类较多,如表1.2整理所示:表1.2清徐县现存寺庙统计表(单位:座)真武庙盘古庙尧庙关帝庙三官庙二郎庙观音堂娘娘庙11121121香严寺宝梵寺孔兴寺城隍庙寿宁寺玉皇庙狐神庙其他11111112①吴娟:《阳曲县古戏台调查》,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第72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至民国时期山西省民间戏曲演出的时间分布——以舞台题记为中心的考察[J]. 唐霞. 四川戏剧. 2019(05)
[2]圣俗之变:山西宋金元神庙戏台形制与地方社会之关系[J]. 李仁伟. 装饰. 2018(07)
[3]舞台题记研究述略[J]. 高扬励,吉俊虎.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8(01)
[4]山西古戏台[J]. 张兵. 文史月刊. 2017(08)
[5]太原市城隍庙建筑漫谈[J]. 柴琳. 文物世界. 2016(05)
[6]明清时期山西平阳神庙戏台及其时空分布[J]. 付晓娟,张健.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7]太原戏场建筑特征浅析[J]. 李博. 文物世界. 2015(05)
[8]山西戏剧舞台美术——浅谈山西大同地区古戏台[J]. 何大鹏. 戏友. 2015(01)
[9]戏曲舞台题记蕴涵的社会文化及民俗演剧信息[J]. 王星荣. 中华戏曲. 2014(01)
[10]中国神庙前后组合式戏台考论[J]. 冯俊杰. 中华戏曲. 2013(02)
博士论文
[1]上党神庙剧场研究[D]. 王潞伟.山西师范大学 2015
[2]雁北明清剧场及其演剧研究[D]. 王鹏龙.山西师范大学 2012
[3]区域视野下的信仰与景观[D]. 僧海霞.陕西师范大学 2010
[4]戏台与社会:明清山西戏台研究[D]. 段建宏.华中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邯郸市古戏台建筑的研究与保护[D]. 姚潇徽.河北工程大学 2017
[2]关公信仰研究[D]. 金晨.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山西夏县关帝庙戏台调查研究[D]. 杨琪.中央民族大学 2016
[4]阳曲县古戏台调查[D]. 吴娟.山西师范大学 2014
[5]晋中市传统戏台建筑研究[D]. 刘玲.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
[6]神圣与世俗的空间:广西贺州古戏台考察研究[D]. 彭家威.广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16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1685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