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叶榭“舞草龙”文化变迁的考察研究 ——基于仪式观视角

发布时间:2020-12-23 03:31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舞龙运动便是伴随着中华民族对于龙的崇拜形成发展的,有崇拜就离不开仪式,舞龙运动自产生就与仪式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国家对舞龙这一民族文化象征的重视,舞龙也被越来越的学者所关注,人们对舞龙运动历史起源、概念特征及功能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从不同视角探讨舞龙运动的传承发展,然而,作为舞龙运动存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形式的仪式,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从仪式视角下探讨舞龙传承发展的研究仍较为缺乏。基于此,本文从人类学、文化学等理论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与田野调查法,以“仪式”为视角对舞龙文化活动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叶榭舞草龙仪式个案”的考察,阐述了其表征形式、发展变迁及现状,分析了舞龙仪式变迁中集体记忆的建构与解构,并对其记忆的重构提出了相应建议,探讨了仪式之于舞龙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通过对叶榭“舞草龙”民俗文化活动的田野考察,发现“舞草龙”活动与当地的民间信仰和求雨仪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仪式与“舞草龙”活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它不同于其他地区舞龙活动的最大特点是糅合了更多地信仰和崇拜对象,不排斥女性的参与,舞龙时不设龙珠,以萧代珠。(二)通过... 

【文章来源】: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上海叶榭“舞草龙”文化变迁的考察研究 ——基于仪式观视角


舞龙运动的研究趋势

趋势图,仪式,趋势


上海叶榭“舞草龙”文化变迁的考察研究——基于仪式观视角6图2舞龙仪式研究趋势从舞龙仪式研究趋势图可以看出,有关舞龙仪式研究的全部文献还不足50篇,有的年份关于舞龙仪式研究的文献数量只有一篇,即使是在有关舞龙仪式研究发文量最高的年份,也只有仅仅8篇文献,且年份间的研究数量的起伏也非常明显,通过对舞龙仪式的相关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两种:2.2.3.1舞龙仪式的描述性研究舞龙仪式的描述性研究主要是对某一族群的舞龙仪式的起源、发展、活动过程、概念界定和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廖梦华通过对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舞龙文化的田野考察,详细描述了三防舞龙仪式的组成及一般程序,调查发现三防镇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地,春节、三月三当地人民盛行的节日,人们会在这样的特殊时刻举行舞龙活动,据传在唐代此地就已经出现了舞龙祭神求雨的活动。舞龙队的成员均为男性,通常来自同一个村庄,龙头由村寨里有丰富舞龙经验的长者担任。三防镇的舞龙活动有着严格的程序,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舞龙前要进行“开龙”仪式,用三牲祭献龙神,请师公为龙具“开光”,赋予龙具以神圣性,舞龙时有极为隆重的“接灯”仪式,也是舞龙活动的高潮部分,舞龙活动完全结束,还要举行“送龙”仪式。他认为三防舞龙仪式中舞龙的展演,承载着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与美好愿望的祈求,架起了人与神沟通的桥梁[1]。胡绍宗在对黄州唐家渡村“五龙奉圣”灯会的考察中,发现唐家渡村以唐氏村民居多,“五龙奉圣”灯会与唐氏家族的龙神信仰紧密相连。唐家渡舞龙习俗主要有三个层次构成,分别是:神龙信仰、祭龙仪式和舞龙表演,这其中主要有“请龙神”、“开明喉”、“游本坛”、“出窝拜门”等程序?

流程图,流程,糯稻,稻草


?陕菇亲矗??煊玫静菰?苫⒖谧矗?煜路角堵?静葑龊?耄坏诰挪?是装柄,制作约一米三的竹竿并将其与制作完成的龙身固定连接。如此一条草龙的制作已基本完成。龙身全长约10米左右,共分为七段,没两根龙柄间需要四个竹环,通常一条大龙的制作要用去五根毛竹和十几根细竹,还要用掉两公斤中的铁丝和一百五十斤稻草,大约需要300多个小时才能够制作完成。草龙的制作要用手割的糯稻草,糯稻草不像其他的稻草那样硬邦邦的,晒干后柔软且韧性十足,舞动起来沙沙作响,舞姿也会更为优美。图3草龙制作的流程断料劈竹劈蔑打环编草连接制作龙尾制作龙头装柄


本文编号:2932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32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3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