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3 13:14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建立的一块最大的根据地,根据地坚持对日作战的同时,创造性地发展了文化事业,发挥了文化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凝聚了根据地的抗战力量,为中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巩固和扩大了抗战文化阵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文化奴役中国的企图。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开展不仅向当地军民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的政治主张,而且为抗战力量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开展马列主义宣传教育,以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为引领,唤醒广大民众的民族文化意识;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动员,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发展根据地的教育事业上,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创建干部院校和发展中小学教育,培养了根据地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充分发挥各类报纸、期刊的政治教育功能,指导军民抗战和根据地建设;根据地还大力开展文艺宣传工作,创作抗战歌曲和文学美术作品以及成立剧团为抗日军民提供精神鼓舞。经过当地军民团结一心的努力,根据地抗战文艺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情况
(二)国外研究情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时代之需
一、提升根据地军民文化水平,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客观需要
二、广泛动员群众参战,以最大可能地凝聚抗战力量的迫切要求
三、发展根据地教育事业,以抵制日伪殖民主义奴化教育的使命要求
第二章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开展马列主义宣传教育,为抗日救亡提供科学理论武装
一、深入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知识,促进对文人思想的改造
二、以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为引领,唤醒广大民众的民族文化意识
三、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动员,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节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质
一、探索新型的社会教育形式——开展冬学运动
二、积极发展中小学教育,培养根据地建设的所需人才
三、创建干部院校,推动干部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努力开拓文化传播阵地,推动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一、创办各类报纸期刊,发挥报刊政治教育的功能
二、出版各种著作,为根据地军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三、发展印刷事业,完善和扩充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基础平台
第四节 积极开展文艺宣传工作,为抗日军民提供精神鼓舞
一、丰富多彩的抗战歌曲,鼓舞了抗战士气
二、建立各种抗战剧团,促进抗战文艺的发展
三、充满激情的文学创作,反映了根据地人民的生活
四、别具特色的美术工作,推进了抗战政策的宣传
第三章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重要特质
第一节 坚持抗战的时代主旋律,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一、围绕抗战主题,配合战争的现实需要
二、立足根据地的实际,更好地开展抗日宣传
第二节 坚持军民共建为导向,文化建设富有群众性
一、军民共建,建设主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贴近生活,建设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
第三节 坚持党对文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文化建设具有先进性
一、建立文化管理机构,指导根据地的文化建设
二、积极开展文艺运动,八路军发挥先进模范作用
第四章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第一节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
一、有力地推动了根据地政治建设,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
二、增强了根据地军民的民族意识,树立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三、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传播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
四、锻炼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现实启示
一、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武装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搞好文化建设的根本政治保障
三、文化建设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四、文化建设肩负着时代发展的使命,应紧密联系时代的主题
五、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要求加强对抗战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共产党对抗战文化建设的历史贡献[J]. 曹丰汉.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5(05)
[2]略论抗战时期各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J]. 解小明.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3]抗日战争时期太行革命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实践[J]. 王荣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4]浅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J]. 黄存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11)
[5]对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 张志忠. 晋阳学刊. 2010(04)
[6]太行太岳根据地新闻报刊之内蕴格调繁盛及原因[J]. 张利,杨宏伟. 新文学史料. 2010(02)
[7]日本侵华时期沦陷区奴化教育的企图、性质与控制[J]. 吴洪成,张华.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8]论开明士绅与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发展[J]. 李庆刚. 高校社科信息. 2005(03)
[9]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特点探析[J]. 罗朝晖. 沧桑. 2004(05)
[10]日本侵略者在华北沦陷区的奴化教育罪行[J]. 谢嘉. 档案天地. 2003(S1)
博士论文
[1]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研究[D]. 王华东.吉林大学 2018
[2]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研究(1937-1945)[D]. 苏志明.中共中央党校 2017
[3]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 王荣花.河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山东抗日根据地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 王新蕾.曲阜师范大学 2018
[2]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研究[D]. 毕乐乐.湖南师范大学 2017
[3]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动员研究[D]. 孟俊莉.太原科技大学 2017
[4]抗日根据地宣传教育方法研究[D]. 张莹.中央民族大学 2016
[5]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研究[D]. 黄卉.河北师范大学 2016
[6]沂蒙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与经验研究[D]. 赵见波.曲阜师范大学 2015
[7]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述评[D]. 周江平.湘潭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33778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情况
(二)国外研究情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时代之需
一、提升根据地军民文化水平,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客观需要
二、广泛动员群众参战,以最大可能地凝聚抗战力量的迫切要求
三、发展根据地教育事业,以抵制日伪殖民主义奴化教育的使命要求
第二章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开展马列主义宣传教育,为抗日救亡提供科学理论武装
一、深入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知识,促进对文人思想的改造
二、以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为引领,唤醒广大民众的民族文化意识
三、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动员,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节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质
一、探索新型的社会教育形式——开展冬学运动
二、积极发展中小学教育,培养根据地建设的所需人才
三、创建干部院校,推动干部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努力开拓文化传播阵地,推动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一、创办各类报纸期刊,发挥报刊政治教育的功能
二、出版各种著作,为根据地军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三、发展印刷事业,完善和扩充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基础平台
第四节 积极开展文艺宣传工作,为抗日军民提供精神鼓舞
一、丰富多彩的抗战歌曲,鼓舞了抗战士气
二、建立各种抗战剧团,促进抗战文艺的发展
三、充满激情的文学创作,反映了根据地人民的生活
四、别具特色的美术工作,推进了抗战政策的宣传
第三章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重要特质
第一节 坚持抗战的时代主旋律,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一、围绕抗战主题,配合战争的现实需要
二、立足根据地的实际,更好地开展抗日宣传
第二节 坚持军民共建为导向,文化建设富有群众性
一、军民共建,建设主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贴近生活,建设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
第三节 坚持党对文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文化建设具有先进性
一、建立文化管理机构,指导根据地的文化建设
二、积极开展文艺运动,八路军发挥先进模范作用
第四章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第一节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
一、有力地推动了根据地政治建设,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
二、增强了根据地军民的民族意识,树立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三、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传播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
四、锻炼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现实启示
一、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武装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搞好文化建设的根本政治保障
三、文化建设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四、文化建设肩负着时代发展的使命,应紧密联系时代的主题
五、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要求加强对抗战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共产党对抗战文化建设的历史贡献[J]. 曹丰汉.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5(05)
[2]略论抗战时期各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J]. 解小明.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3]抗日战争时期太行革命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实践[J]. 王荣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4]浅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J]. 黄存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11)
[5]对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 张志忠. 晋阳学刊. 2010(04)
[6]太行太岳根据地新闻报刊之内蕴格调繁盛及原因[J]. 张利,杨宏伟. 新文学史料. 2010(02)
[7]日本侵华时期沦陷区奴化教育的企图、性质与控制[J]. 吴洪成,张华.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8]论开明士绅与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发展[J]. 李庆刚. 高校社科信息. 2005(03)
[9]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特点探析[J]. 罗朝晖. 沧桑. 2004(05)
[10]日本侵略者在华北沦陷区的奴化教育罪行[J]. 谢嘉. 档案天地. 2003(S1)
博士论文
[1]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研究[D]. 王华东.吉林大学 2018
[2]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研究(1937-1945)[D]. 苏志明.中共中央党校 2017
[3]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 王荣花.河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山东抗日根据地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 王新蕾.曲阜师范大学 2018
[2]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研究[D]. 毕乐乐.湖南师范大学 2017
[3]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动员研究[D]. 孟俊莉.太原科技大学 2017
[4]抗日根据地宣传教育方法研究[D]. 张莹.中央民族大学 2016
[5]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研究[D]. 黄卉.河北师范大学 2016
[6]沂蒙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与经验研究[D]. 赵见波.曲阜师范大学 2015
[7]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述评[D]. 周江平.湘潭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33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3377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