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男”“X女”“X哥”“X姐”式新词语造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07:13

  本文关键词:“X男”“X女”“X哥”“X姐”式新词语造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运用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X男”“X女”“X哥”“X姐”式新词语从造词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探究了这四类新词语造出的原因、造词规律、造词方法,同时还预测了这四类新词语的发展趋势。本文分为了四个章节来论述:第一、二章节着重论述了“x男”“X女”和“X哥”“X姐”式新词语的造词规律和方法,并对比分析了“X男”“X女”和“X哥”“X姐”式新词语在造词规律和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第三章、第四章分析说明了这类词语造出的原因并预测了这类词语的发展趋势。第一章着重结合词典释义和前人的研究,论述了“x男”“X女”式新词语中的“男”“女”是历史上名词用法的回归,“X哥”“X姐”式新词语中“哥”“姐”的词义发展变化是词汇意义不断泛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男”“女”“哥”“姐”对这四类新词语在造词上的影响。第二章从“X”的音节特征、语法性质和造词法三个角度对“X男”“X女”“X哥”“X姐”式新词语进行造词分析和对比,以探究这四类新词语造词规律的异同。通过对语料统计分析,笔者发现这四类新词语中双音节“X”占绝对优势,“X”主要是名词性成分和动词性成分的词语。在造词法上,“X男”“X女”和“X哥”“X姐”式新词语中“X”运用的造词法基本一样,都主要运用了说明造词法、借用造词法、缩合造词法,但对比后发现:“X男”“X女”式新词语中各种造词法使用较平衡,而“X哥”“X姐”式新词语的造词法集中在说明事件造词法上。第三章从社会文化因素、使用者或创造者心理因素、语言内部因素这三个方面论述了“X男”“X女”“X哥”“X姐”式新词语造出的原因,并且探究了这三个因素是如何形成合力推动这四类新词语发展的。第四章对“X男”“X女”“X哥”“X姐”这四类新词语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分析出这四类词语将呈现发展不平衡和具有类词缀倾向的趋势。
【关键词】:“哥”“姐”“男”“女” 名词 语义泛化 造词法 类词缀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绪论7-13
  • 一、研究对象7
  • 二、研究现状7-11
  • (一) 关于造词的研究7-9
  • (二) “X男”“X女”“X哥”“X姐”式新词语的研究9-11
  •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点11-12
  • (一) 研究意义11
  • (二) 创新点11-12
  • 四、研究方法12
  • (一) 计量统计的方法12
  • (二) 描写解释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2
  • 五、语料来源12-13
  • 第一章 “男”“女”“哥”“姐”语义考察13-26
  • 第一节 “男”“女”的语义考察13-17
  • 一、“男”“女”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13-14
  • 二、“男”“女”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14-15
  • 三、“男”“女”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15-17
  • 第二节 “哥”“姐”语义的考察17-21
  • 一、“哥”“姐”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17-18
  • 二、“哥”“姐”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18-19
  • 三、“哥”“姐”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19-21
  • 第三节 “男”“女”“哥”“姐”产生的造词影响21-25
  • 一、“男”“女”对“X男”“X女”式新词语的造词影响21-23
  • 二、“哥”“姐”对“X哥”“X姐”式新词语的造词影响23-25
  • 本章小结25-26
  • 第二章 “X男”“X女”“X哥”“X姐”式新词语中“X”研究26-41
  • 第一节 “X”音节、语法考察26-28
  • 一、“X男”“X女”式新词语中“X”的音节考察26-27
  • 二、“X男”“X女”式新词语中“X”的语法考察27
  • 三、“X哥”“X姐”式新词语中“X”的音节考察27-28
  • 四、“X哥”“X姐”式新词语中“X”的语法考察28
  • 第二节 “X”造词法研究28-36
  • 一、类推置换造词法28-30
  • 二、“X男”“X女”式新词语中“X”的造词法研究30-34
  • 三、“X哥”“X姐”式新词语中“X”的造词法研究34-36
  • 第三节 “X”对比分析36-40
  • 一、“X”音节对比36-37
  • 二、“X”词性对比37-38
  • 三、“X”造词法对比38-40
  • 本章小结40-41
  • 第三章 “X男”“X女”“X哥”“X姐”式新词语产生的原因41-47
  • 第一节 社会文化因素41-43
  • 一、语言相互接触41-42
  • 二、网络媒介应用42-43
  • 三、社会文化包容43
  • 第二节 使用者心理因素43-44
  • 一、追求新异心理43-44
  • 二、表达诉求心理44
  • 三、追求娱乐心理44
  • 四、从简从众心理44
  • 第三节 语言内部因素44-46
  • 一、语言类推机制45
  • 二、语言经济原则45-46
  •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X男”“X女”“X哥”“X姐”式新词语的发展趋势47-53
  • 第一节 具有发展的不平衡性47-49
  • 一、录入词典的情况不同47-48
  • 二、各词模能产性不同48-49
  • 第二节 具有类词缀倾向性49-51
  • 一、意义部分虚化49-50
  • 二、构词定位性50-51
  • 三、词模能产性51
  • 本章小结51-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金娟;避讳造词及其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刘兰民;试论影响汉语造词的因素[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S1期

3 杨振兰;从造词看词的色彩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张仲霏;造词中的规范问题[J];语文建设;2005年03期

5 张静;;全民造词运动[J];互联网周刊;2010年11期

6 张晓娜;;从造词看“煮夫”[J];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7 葛本仪;汉语的造词与构词[J];文史哲;1985年04期

8 沈怀兴;试探生造词产生的原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9 刘晓红;造词动机[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8年02期

10 赵佩孚;“然”字造词知多少[J];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楚群;;“别解”造词理据及规范问题分析[A];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第七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建民;;粤语造词的文化心理浅析[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3 吴礼权;刘风玲;;认知视野中的比喻造词[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孙曼均;;生造词问题的再思考——兼议词汇规范与词典编纂[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5 熊前莉;;网络语言的词汇理据分析[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文化学者 常江;造词之风:创意还是才尽?[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一年“造词”近六百 六成“新词”速消亡[N];文汇报;2012年

3 张意轩 祝伟;草根造词热 催生“词媒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4 江苏 余占涛;用王码五笔造词[N];电脑报;2003年

5 甘肃 郭洵;“自造词组”的备份和恢复[N];电脑报;2002年

6 北京 韩继军;把我的词库带回家[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吴妍;畅销书名制造流行语[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邑生;没了“WiFi”,,拿什么与世界沟通?[N];中国艺术报;2014年

9 广西 周惠卓;加些自己常用的词组[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萍;汉英常用辞格造词法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2 肖模艳;现代汉语比喻造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栾妮;《红楼梦》中的修辞造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陈敏;宋人笔记与汉语词汇学[D];浙江大学;2007年

5 邵燕梅;现代汉语商业隐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6 王洁;区域变异与互动视角下的华语新词新义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桦;“X男”“X女”“X哥”“X姐”式新词语造词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2 伍永杰;汉语委婉造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莉芳;现代汉语词汇修辞造词[D];河北大学;2007年

4 刘婧琢;《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修辞造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5 王鑫;现代汉语修辞造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羽;汉英比喻造词比较[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媛媛;从认知语言学隐喻的角度探析汉语造词机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红霞;现代汉语修辞造词考察[D];四川大学;2004年

9 李春兰;中草药命名及文化内涵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孙娜;经济类新词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X男”“X女”“X哥”“X姐”式新词语造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4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e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