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0 11:01
20世纪80年代以后,语言学家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认为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隐喻的的本质是用一事物理解另一事物。人们通过自己的人生经验理解每种事物的特征及发现各事物之间的差别与联系,然后依据事物特征之间的联系构建概念隐喻。概念隐喻是人们认识和理解语言的重要工具之一,并且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写作是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学生需要根据写作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建立思维概念,迅速并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连贯。学生语言输出的过程就是构建概念的过程,因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概念隐喻理论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意识,提升学生构建概念隐喻的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输出更加准确与丰富。本研究选取了延安中学高一年级27(50人)班和28(50人)班作为研究对象。27班为实验班,28班为对照班。实验前,笔者对100名学生进行了写作测试,确保两班写作水平相当。教学实验期间,实验班接受概念隐喻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对照班采取原有的写作教学方式。实验结束后,笔者再对两个班学生进行了写作测试。同时,笔者从实验班随机抽取了5名学生进行了访谈。最后...
【文章来源】:延安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关于概念隐喻研究现状
2.1.1 国外关于概念隐喻研究现状
2.1.2 国内关于概念隐喻研究现状
2.2 概念隐喻与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第三章 概念隐喻理论
3.1 概念隐喻类型
3.2 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4 研究过程
4.5 教学实验设计
4.6 教学案例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学生写作整体水平分析
5.2 英语习作中隐喻性词汇的使用情况分析
5.3 英语习作中隐喻性表达的句子使用情况分析
5.4 英语习作中语篇连贯的使用情况分析
5.5 概念隐喻对学生英语习作影响质化分析
5.6 讨论
5.6.1 概念隐喻与词汇丰富性
5.6.2 概念隐喻与句式多样性
5.6.3 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性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发现
6.2 启示
6.3 不足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中的实证研究[J]. 望丽影.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2]概念隐喻对英语词汇习得影响的实证探析[J]. 崔向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7)
[3]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史媛. 教育教学论坛. 2016(19)
[4]概念隐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 孙岚. 外语学刊. 2015(01)
[5]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英语习语理解与记忆研究[J]. 唐玲,王维倩. 外语研究. 2014(05)
[6]隐喻理论下的英语文化教学[J]. 吴殿龙,胡振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12)
[7]从认知语学概念隐喻视角探讨英语词汇教学[J]. 罗娅娜. 教学与管理. 2014(03)
[8]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刘小琴.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3(08)
[9]隐喻意识培养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 陈海燕,汪立荣.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03)
[10]通过概念隐喻实现大学英语写作的语篇连贯[J]. 朱经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09)
本文编号:2947528
【文章来源】:延安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关于概念隐喻研究现状
2.1.1 国外关于概念隐喻研究现状
2.1.2 国内关于概念隐喻研究现状
2.2 概念隐喻与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第三章 概念隐喻理论
3.1 概念隐喻类型
3.2 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4 研究过程
4.5 教学实验设计
4.6 教学案例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学生写作整体水平分析
5.2 英语习作中隐喻性词汇的使用情况分析
5.3 英语习作中隐喻性表达的句子使用情况分析
5.4 英语习作中语篇连贯的使用情况分析
5.5 概念隐喻对学生英语习作影响质化分析
5.6 讨论
5.6.1 概念隐喻与词汇丰富性
5.6.2 概念隐喻与句式多样性
5.6.3 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性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发现
6.2 启示
6.3 不足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中的实证研究[J]. 望丽影.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2]概念隐喻对英语词汇习得影响的实证探析[J]. 崔向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7)
[3]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史媛. 教育教学论坛. 2016(19)
[4]概念隐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 孙岚. 外语学刊. 2015(01)
[5]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英语习语理解与记忆研究[J]. 唐玲,王维倩. 外语研究. 2014(05)
[6]隐喻理论下的英语文化教学[J]. 吴殿龙,胡振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12)
[7]从认知语学概念隐喻视角探讨英语词汇教学[J]. 罗娅娜. 教学与管理. 2014(03)
[8]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刘小琴.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3(08)
[9]隐喻意识培养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 陈海燕,汪立荣.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03)
[10]通过概念隐喻实现大学英语写作的语篇连贯[J]. 朱经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09)
本文编号:2947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4752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