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中网络词语教学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中网络词语教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词语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词汇,网络语言快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被人们接受和使用。网络词语在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体现着社会、文化以及人类心理的状态和变化,其传播和发展依赖使用者的约定俗成,一般要经历偶然创造、形成与流行、自我更新淘汰、逐渐为人们认可、被规范的汉语体系吸纳的过程。网络词语的产生,一方面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多元化交流,另一方面,也对汉语体系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难度。对于来到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来说,教材中没有涉及网络词语的教学,以至于平时上网看到,或者与中国人交流时听到这些词,都会因为不明白其意思而感到困惑,长此下去,留学生很容易放弃继续汉语学习,大大打击了学习汉语的积极性。留学生对网络词语的掌握不仅能扩大其词汇量、增强阅读能力、提升其汉语水平、促进交流、还能对当今中国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这样能更好地融入语言环境和生活环境之中,对其学习和生活都是十分有益处的。网络词语已成为现代汉语中不可回避的现实,也就必然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受到重视的一部分。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分析研究网络词语,以网络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词语的定义、产生因素及特点,提出了学习网络词语的必要性,教学策略并提出教学意见,另外,把网络词语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谐音型、缩写型、象形图画型、类推创造型、词汇演变型,进而提出不同类别网络词语的教学方法,例如,解释说明法、对比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规律总结法、分小组学习法等,对相应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在此,希望本文能够对网络词语现象的研究和对外国留学生的网络词语教学起到一些帮助。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问题与方法思路;第二部分论述了网络词语产生的原因、途径以及网络词语的特点;第三部分分析学习网络词语的必要性,从网络词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探索教学原则,并对网络词语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型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提出文章不足之处。
【关键词】:网络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引言10-14
- 一、研究意义10
- 二、研究现状10-12
- (一) 网络词语概念界定研究综述10-11
- (二) 网络词语教学的研究综述11-12
-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思路12-14
- 第二章 网络词语的概述14-24
- 一、网络词语产生的原因14-16
- (一) 社会发展的原因14-15
- (二) 传媒影响的原因15-16
- (三) 人们心理因素的原因16
- 二、网络词语产生的途径16-20
- (一) 输入法的不完善而形成的网络词语16-17
- (二) 网络沟通效率性而形成的网络词语17
- (三) 来源于外来语17-18
- (四) 借用方言词语18
- (五) 另造新词18
- (六) 旧词新用18-19
- (七) 专业术语和影视语言的大众化19
- (八) 图形元素19-20
- 三、网络词语的特点20-24
- (一) 新颖幽默20
- (二) 简明性20-21
- (三) 时效性21
- (四) 广泛流行性21-22
- (五) 衍生性强22
- (六) 不规范性22-24
- 第三章 网络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24-36
- 一、学习网络词语的必要性24-26
- (一) 满足留学生的交际需要,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目标24-25
- (二) 完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推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25
- (三) 有利于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5-26
- 二、网络词语的教学原则26-29
- (一) 循序渐进、由浅至深26-27
- (二) 因材施教27-28
- (三) 选择性教学28
- (四) 依据学习效果反馈,调整教学方法28-29
- 三、不同类别网络词语的教学方法29-36
- (一) 谐音型29-31
- (二) 缩写型31-32
- (三) 象形图画型32-33
- (四) 类推创造型33
- (五) 创新演变型33-36
- 第四章 结语36-38
- 参考文献38-40
- 附录40-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浒;网络语言中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趋势[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何干俊;网络词语面面观[J];理论月刊;2003年05期
3 李莉;论网络词语的社会文化意蕴[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4 梁仁善;谢永芳;;浅谈网络词语[J];南开语言学刊;2004年01期
5 安志伟;对网络词语规范化的几点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李莉;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J];语文研究;2005年01期
7 范铮;;网络词语的心理映射[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网络词语十二问》参考答案[J];咬文嚼字;2007年09期
9 胡花尼;;网络词语“牛”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1期
10 刘芳;;网络词语的审美解析[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华;李红;;关于网络词语使用和规范问题的观察与思考[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2 王伟;;语文词典中网络词语的收录[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魏玮;;如何用俄语表达中国网络语言——“雷”和“山寨”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平;;舆情视角下的“高考作文能否使用网络词语”问题[A];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第七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锋;网络词语的社会心理映射[N];工人日报;2009年
2 谭相彬;高考慎用网络词是负责任的态度[N];深圳商报;2011年
3 王立芳;广西教科书中禁止使用网络语言[N];西部时报;2006年
4 张砥;全社会都应培育健康的语言文化[N];北京日报;2013年
5 宁新春;网络语言,倾听比禁止更重要[N];东莞日报;2014年
6 陈实;网络语言并非都是“洪水猛兽”[N];海南日报;2014年
7 何勇海;词典不必弄成“流行语发布平台”[N];中国艺术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丰捷;看语言怎样影响生活[N];光明日报;2010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要不要把“热词”当回事儿?[N];文汇报;2009年
10 石子砚;从表达机制看“震撼力新词”的流行[N];工人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妍;网络词语的认知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肖永贺;汉语网络词语的潜规划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3 贾璐羽;稳态网络词语在平面媒体中的使用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陈文鹏;近十年网络词语发展变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安志伟;网络词语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莉;网络词语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7 申莉;网络词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伊拉;中俄网络词语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万朵;网络词语在平面媒体中的传播情况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郭婷婷;对外汉语中网络词语教学[D];河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中网络词语教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