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理论视角下的《道德经》俄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2 10:18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典籍中辉煌灿烂的一笔,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备的哲学著作,无论在国内亦是海外该著作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译本总数上《道德经》仅次于《圣经》,可见其流行度之高,流行范围之广。近年来《道德经》译本研究文章数量出现增多的趋势,研究角度不断完善,但其俄译本研究文章较为匮乏。翻译美学理论是我国的本土译论,刘宓(mì)庆将其推向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层面。该理论关注翻译过程中的审美信息,为译本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道德经》中包含大量审美信息,其文风简练,思想深远,极致体现了古汉语之美。因此笔者尝试以翻译美学视角切入其俄译本研究,结合具体译例对《道德经》中的审美信息进行对比分析。首先,笔者对《道德经》的译介情况进行了梳理,包括在西方的译介以及在俄罗斯的译介,其中对俄罗斯译介以译者为主线进行了整理。随后对翻译美学理论的形成以及其主要内容进行了回顾,并指出了翻译美学理论对传统典籍翻译的现实意义。第三章笔者将《道德经》的审美信息根据形式层面和非形式层面进行具体划分,在杨兴顺、陶奇夫、卢基扬诺夫、马良文与李英男合译的四个译本中选取典型的译例对其中美学信息进行审美鉴赏。写作过程中笔者整理了四个译...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0.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创新点
    0.2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1.《道德经》的译介情况
    1.1 《道德经》在西方的译介
    1.2 《道德经》在俄罗斯的译介
        1.2.1 沙俄时期的译介
        1.2.2 当代俄罗斯的译介
2.翻译美学概论
    2.1 翻译美学理论回顾
        2.1.1 西方翻译美学理论
        2.1.2 中国翻译美学理论
    2.2 翻译美学的主要内容
        2.2.1 翻译的审美的主体
        2.2.2 翻译的审美客体
    2.3 翻译美学理论对传统典籍翻译的启示
3.《道德经》俄译本的审美鉴赏及译本分析
    3.1 《道德经》俄译本形式层面的审美鉴赏及译本分析
        3.1.1 语音层审美鉴赏
            3.1.1.1 叠词
            3.1.1.2 押韵
        3.1.2 词语层
            3.1.2.1 通假字
            3.1.2.2 数词
            3.1.2.3 一字多义
        3.1.3 句段层
            3.1.3.1 比喻
            3.1.3.2 对偶
            3.1.3.3 回环
    3.2 《道德经》非形式层面的审美鉴赏及译本分析
        3.2.1 女性思想之美
        3.2.2 生态思想之美
        3.2.3 社会治理思想之美
4.《道德经》俄译本非形式层面误译的审美辨析
    4.1 《道德经》非形式层面的误译
    4.2 道德经非形式层面误译的审美鉴赏
        4.2.1 意蕴美缺失
        4.2.2 意象美缺失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国内期刊管窥《道德经》英译本研究现状[J]. 龙仕文,廖晋饶.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8(02)
[2]当代俄罗斯学者的“老子”思想研究[J]. 孙柏林,张瑞臣.  学术交流. 2018(03)
[3]翻译大国需有自创的译学话语体系[J]. 方梦之.  中国外语. 2017(05)
[4]《道德经》三译本对比研究: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J]. 王青.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5]当今世界翻译研究的格局——兼论21世纪中国翻译研究的崛起[J]. 方梦之.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6(03)
[6]《道德经》英译研究综述[J]. 焦艳,刘文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7]追寻老子的踪迹——《道德经》英语译本的历时描述[J]. 辛红娟,高圣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8]翻译美学初探[J]. 隋荣谊,李锋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11)
[9]典籍英译:意义、主体和策略[J]. 霍跃红.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09)
[10]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on[J]. Eugene Nida.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03)



本文编号:3357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357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e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