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游戏改善小班幼儿攻击行为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9 02:43
目的:探讨依恋游戏对小班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以丰富、补充相关理论。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个被试研究设计,以小班幼儿为研究对象,依恋游戏为自变量,攻击行为为因变量,综合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及知情人报告,在某小班进行整体施测,运用《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及《儿童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由幼儿的家长和熟悉幼儿的班主任教师进行测量,分别计算问卷得分平均分,选取攻击行为得分均低于班级平均水平的3名小班幼儿作为被试。研究分为基线期(1-4周)、干预期(5-12周)和追踪期(13-14周)三个阶段。基线期用以了解个案幼儿攻击行为的基线水平,研究者结合知情人报告,通过《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儿童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及《小班幼儿攻击行为观察表》对基线期内个案幼儿的攻击行为进行测量,收集数据及资料;干预期是在被试的行为基本稳定后,引入依恋游戏干预方案,通过《小班幼儿攻击行为观察表》观察到的目标行为次数、并结合知情人报告,对被试攻击行为的变化进行综合评估,在干预结束之后,运用基线期使用的两个行为量表对被试进行测;追踪期是在游戏干预结束两周后,通过《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儿童攻击行为——教师...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个案T攻击行为频次变化情况
依恋游戏改善小班幼儿攻击行为的个案研究29表3-8个案L攻击行为观测频次表基线期干预期追踪期周1234567891011121314个案L66767676655554图3-2个案L攻击行为频次变化情况②定性分析根据个案L妈妈的的主观评分反馈可知,个案L在干预期有进步。表3-9家长对个案L攻击行为的主观评分基线期干预期追踪期周1234567891011121314个案L99898976667666个案L的妈妈反馈个案L在本学期进行依恋游戏干预后,有一定变化,但是不太明显:攻击行为还是有出现,但相比之前减少了一些。现在的L性格更开朗了,最大的变化就是现在会主动去找小伙伴玩了,以前性格特别内向,不会主动去社交,现在活泼了很多。和小朋友打架的情况也少了,除非别人打了他,否则他不会自己主动去打别人。且就算与同伴出现肢体冲突,持续的时间也比以前短了,能够通过沟通使其快速停止攻击行为。在情绪方面,还是有莫名其妙乱发脾气的情况,但是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时即使当时非常生气,但通过沟通,情绪也能很快地消除,情绪消失之后会主动找妈妈。
硕士学位论文34教师评定的个案C的后测得分和追踪期得分也均低于前测。具体见表3-10。表3-10家长和教师评定个案C攻击行为问卷得分前测后测追踪家长评定231211教师评定1065由表3-11和图3-3可知,个案C的攻击行为平均观测频次在基线期为8.25次,在干预期为5.75次。个案C的攻击行为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在依恋游戏干预的中后期下降趋势更明显,干预期的分数在追踪期也得到了保持。表3-11个案C攻击行为观测频次表基线期干预期追踪期周1234567891011121314个案C99787866564443图3-3个案C攻击行为频次变化情况②定性分析根据表3-12个案C妈妈的主观评分反馈可知,个案C在干预期有明显进步,且在干预后期攻击行为水平明显降低,并在追踪期得到了保持。表3-12家长对个案C攻击行为的主观评分基线期干预期追踪期周1234567891011121314个案C65565443422222
本文编号:3484470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个案T攻击行为频次变化情况
依恋游戏改善小班幼儿攻击行为的个案研究29表3-8个案L攻击行为观测频次表基线期干预期追踪期周1234567891011121314个案L66767676655554图3-2个案L攻击行为频次变化情况②定性分析根据个案L妈妈的的主观评分反馈可知,个案L在干预期有进步。表3-9家长对个案L攻击行为的主观评分基线期干预期追踪期周1234567891011121314个案L99898976667666个案L的妈妈反馈个案L在本学期进行依恋游戏干预后,有一定变化,但是不太明显:攻击行为还是有出现,但相比之前减少了一些。现在的L性格更开朗了,最大的变化就是现在会主动去找小伙伴玩了,以前性格特别内向,不会主动去社交,现在活泼了很多。和小朋友打架的情况也少了,除非别人打了他,否则他不会自己主动去打别人。且就算与同伴出现肢体冲突,持续的时间也比以前短了,能够通过沟通使其快速停止攻击行为。在情绪方面,还是有莫名其妙乱发脾气的情况,但是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时即使当时非常生气,但通过沟通,情绪也能很快地消除,情绪消失之后会主动找妈妈。
硕士学位论文34教师评定的个案C的后测得分和追踪期得分也均低于前测。具体见表3-10。表3-10家长和教师评定个案C攻击行为问卷得分前测后测追踪家长评定231211教师评定1065由表3-11和图3-3可知,个案C的攻击行为平均观测频次在基线期为8.25次,在干预期为5.75次。个案C的攻击行为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在依恋游戏干预的中后期下降趋势更明显,干预期的分数在追踪期也得到了保持。表3-11个案C攻击行为观测频次表基线期干预期追踪期周1234567891011121314个案C99787866564443图3-3个案C攻击行为频次变化情况②定性分析根据表3-12个案C妈妈的主观评分反馈可知,个案C在干预期有明显进步,且在干预后期攻击行为水平明显降低,并在追踪期得到了保持。表3-12家长对个案C攻击行为的主观评分基线期干预期追踪期周1234567891011121314个案C65565443422222
本文编号:3484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48447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