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力的反思性诗学与诗歌写作

发布时间:2021-11-12 12:32
  严力是一位自20世纪80年代“走出”大陆并一直活跃在诗坛及艺术领域的诗人,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严力的诗歌体现了一个诗人对于时代、社会的担当和责任,其责任意识出自于他对“内心文明的建设”——反思。时至今日,对于严力诗歌的研究多就其单首诗歌进行零散的语言及诗歌技巧的评论,而缺少纵横其出国前后的背景变化及相应背景下其诗歌中贯穿的反思性诗学。同时,严力作为一个诗歌和绘画都有所涉猎的艺术家,不同形式的艺术创造技巧为其“灵感”的表达提供出口,其诗歌与绘画作品在反思性诗学上也具有极为明显的互文关系。论文分为四个部分铺展,绪论部分是对严力诗歌创作、研究现状的概括以及本文选题的研究思路。第一章对严力的诗歌创作进行分期,根据严力生活的社会背景及自身生活经历分析严力“反思”意识的萌生与发展。流散经历发生前严力以智性表达个人经验,并对此种经验进行含蓄的低音调叙述,为流散后智性的历史经验书写奠定基础,这是其异于同时期诗人的高音调叙述以及暴力气质的原因,关注严力流散经历发生前期的诗歌作品有助于探索严力本人诗歌的独特性追求乃至完善“朦胧诗”写作的多重面向的建构。后期流散经历则以更为开阔的世界公民心态呈现对人类共...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严力的反思性诗学与诗歌写作


图3_2《孤独〉〉??树木”被现代化的“砖头”取代后,??“叶”被“人”的存在所取代,??

天空,人类,诗歌,物质


号联系起来,突出体现了“补侗这一能指符号的??优势,其优势体现在接收者对符号感知的程式之中,“补侗的背后一定会让人??联想到“破洞”“残缺”等,而给其打“补侗的行为又引出这一视觉符号背后??文化规范价值造成的“符指关系”?节省与修补,内聚性的视觉隐喻的由此而??产生。??诗人芒克的《人窄》是:“太阳升起来,大空血+??淋淋的,犹如一块盾牌”。多多诗里天空是:“那空^??漠的,没冇灵感的天空”,他们笔下的天空表现了内??心绝望、愤怒和无助的感受。严力诗歌中的天空是残??破的,如图3-4《为家园补一块空中的蓝天》中破旧??的一片家园背后是血色的天空,群山的背景下,破旧??的家园被不规则的笨拙的“补厂’修补,刺眼的“补??厂’的存在,更明显地提醒观赏者发现那?块块“补??侗背后出现的问题:人类使用的地球以及人类本身^??图3-4?《为家园补一块??已经很多个世纪了,在物质和偏激的理想刺激下,从?g?+??感情到物质都己经千疮百孔,呼吁拯救的声音越来越??大,这既是事实也是无奈,无奈的人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顾及其他,但作为诗人的严力认为膨胀的物质欲望需要人类的紧急反思。严力将??这种反思作为“人类最后的集体”的宣言在诗歌中呐喊道:“请还给我那扇没有??装过锁的门/哪怕没有房间也请还给我/请还给我早晨叫醒我的那只雄鸡/哪怕被??你吃掉了也请把骨头还给我/请还给我半山坡上的那曲牧歌/哪怕被你录在了磁??带上也请还给我……请还给我整个地球/哪怕己经被你分割成/?一千个国家/?一亿??个村庄/也请你还给我”??。??严力把诗人比作“肥皂”:“我突然发现最近有太多的肮脏/把我一下子洗????[法]莫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出走”与“走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进程[J]. 黄万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2]张枣的“元诗”理论及其诗学实践[J]. 亚思明.  当代作家评论. 2015(05)
[3]严力 画布上的诗歌[J]. 蒯乐昊.  南方人物周刊. 2011(06)
[4]流散作家的语言危机——以朦胧诗人为例[J]. 翟月琴.  作家. 2009(02)
[5]带着母语回家的书写者——试论严力诗歌及其意义[J]. 庄伟杰.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7(04)
[6]“太阳拎着一袋自己的阳光”——严力诗歌艺术散论[J]. 沈奇.  当代作家评论. 2007(04)
[7]论严力的“更多的是‘反省’”[J]. 哈金.  作家. 2004(03)
[8]危险旅行——当代中国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J]. 张枣.  上海文学. 2001(01)
[9]90年代汉诗写作新迹象[J]. 李霞.  诗探索. 1998(03)
[10]流外丧志──关于海外大陆小说的几点观察[J]. 赵毅衡.  当代作家评论. 1997(01)

博士论文
[1]论北岛及《今天》的文学流变[D]. 崔春.山东大学 2014
[2]寻找民间:《今天》知识分子研究(1978-2012)[D]. 陈昶.武汉大学 2013
[3]《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D]. 张志国.暨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90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490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9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