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相对剥夺感与攻击性的关系:心理压力感和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11-12 15:29
人类生活在社会群体中,难免产生比较与被比较。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源于消极的社会比较过程,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是我国高校目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实,并且有朝着更严重的状态发展的趋势(王伟,2011)。当大学生处于相对剥夺状态,攻击可能是其为获得安全感,消除内心的压力感,维持和恢复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但这也会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为探讨相对剥夺感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相对剥夺感问卷、心理压力感量表、个人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对云南省三所高校60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探讨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心理压力感的中介作用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相对剥夺感正向显著预测大学生攻击性;(2)心理压力感在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心理压力感的中介作用会受到个人公正信念的调节。对高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的个体而言,心理压力感起部分中介作用;对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的个体而言,心理压力感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相对剥夺感对攻击性只有直接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相...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个人公正世界信念水平下相对剥夺感对攻击行为的效应量
讨论37图5.4不同个人公正世界信念水平下相对剥夺感对心理压力感的简单斜率图综合而言,相对剥夺感通过心理压力感这一中介过程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受到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的调节。对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较低的大学生而言,心理压力感在相对剥夺感影响攻击性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即相对剥夺感对其攻击性只有直接效应影响;对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比较高的大学生而言,心理压力感在相对剥夺感与攻击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Smith等人(2012)在回顾前人的研究之后提出了相对剥夺感理论模型,认为形成相对剥夺感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对个体或群体而言,诱发其产生被剥夺感的东西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十分渴望拥有的;(Crosby&Faye,1976);(2)个体或群体要想改变当下的不利处境,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干预(Folger,1987;Wright&S 1997;Mumrnendey et al.,1999);(3)个体或群体当前的糟糕处境是由不公正的程序导致的,体验到不公平感(Crosby&Faye,1976;Folger,1987;Grant,Brown,1995;Mumrnendey et al.,1999);(4)对当前的糟糕处境,个体或群体不承担任何责任,无愧疚感(Crosby&Faye,1976;Bolino&Turnley,2009;Walker,Wong,&Kretzschmar,2002;Grant&Peter,2011)。并且认为相对剥夺感的形成必须经过三个阶段:认知比较—认知评估—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其中,认知比较主要包含个体与个体(内群体成员、外群体成员)的比较、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比较。此外,不同的比较类型个体出现的行为结果会不一样,即个人相对剥夺感主要与人际层面的结果相关,群体相对剥夺感主要与群体层面的结果相关。其中个人相对剥夺感可以通过群体相对剥夺感影响群体水平的结果(Tougas,Beaton,&Veilleux,,1991;Smith et al.,2012)。见图1.1。2.1.3.2 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阶层大学生贫富归因对心理特权的影响: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J]. 丁倩,梁一冰,张永欣,黄凤.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5)
[2]团体沙盘游戏改善医学生心理压力感的效果研究[J]. 陈军. 科技风. 2019(23)
[3]大学生相对剥夺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多重中介模型[J]. 张华威,刘洪广.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4)
[4]团体沙盘游戏治疗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J]. 丁玮. 智库时代. 2019(03)
[5]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相对剥夺感的影响研究[J]. 汪连杰. 经济经纬. 2019(02)
[6]相对剥夺感影响网络集群攻击行为:一个有调节的双路径模型[J]. 宋明华,刘燊,朱转,祝阳君,韩尚锋,张林. 心理科学. 2018(06)
[7]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丁倩,唐云,魏华,张永欣,周宗奎. 心理学报. 2018(09)
[8]父母情感温暖对青少年感恩的影响:责任心与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J]. 赵改,孔繁昌,刘诏君,冯雅萌,黄声普,王亚丹,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3)
[9]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人际宽恕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苗灵童,赵凯莉,杨梦圆,雷雪,刘燊,张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3)
[10]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贫困缓解效应的性别差异[J]. 高翔,王三秀,杨华磊.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8(02)
博士论文
[1]自我损耗对自我效能的影响[D]. 任锴.北京体育大学 2015
[2]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特点、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D]. 熊猛.福建师范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大学生个体相对剥夺感与延迟折扣对冲动购买的影响[D]. 王广峰.曲阜师范大学 2019
[2]上行社会比较与攻击性: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D]. 常青.山西大学 2019
[3]压力感与人格的关系:自我效能感、自我价值感的链式中介作用[D]. 周若男.喀什大学 2019
[4]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对攻击性的影响: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D]. 李珊珊.吉林大学 2019
[5]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干预效果的研究[D]. 李婷婷.辽宁师范大学 2019
[6]初中生情绪智力、心理压力感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 魏绮雯.广州大学 2019
[7]大学生存在焦虑对攻击性的影响:共情的中介作用[D]. 赵龙龙.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
[8]自我损耗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复愈性环境的调节作用[D]. 钟瑶.陕西师范大学 2018
[9]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公正世界信念与心理压力感的关系研究[D]. 余雪颖.福建师范大学 2018
[10]初中生心理资本、解释风格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D]. 陈帆.河北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91194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个人公正世界信念水平下相对剥夺感对攻击行为的效应量
讨论37图5.4不同个人公正世界信念水平下相对剥夺感对心理压力感的简单斜率图综合而言,相对剥夺感通过心理压力感这一中介过程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受到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的调节。对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较低的大学生而言,心理压力感在相对剥夺感影响攻击性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即相对剥夺感对其攻击性只有直接效应影响;对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比较高的大学生而言,心理压力感在相对剥夺感与攻击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Smith等人(2012)在回顾前人的研究之后提出了相对剥夺感理论模型,认为形成相对剥夺感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对个体或群体而言,诱发其产生被剥夺感的东西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十分渴望拥有的;(Crosby&Faye,1976);(2)个体或群体要想改变当下的不利处境,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干预(Folger,1987;Wright&S 1997;Mumrnendey et al.,1999);(3)个体或群体当前的糟糕处境是由不公正的程序导致的,体验到不公平感(Crosby&Faye,1976;Folger,1987;Grant,Brown,1995;Mumrnendey et al.,1999);(4)对当前的糟糕处境,个体或群体不承担任何责任,无愧疚感(Crosby&Faye,1976;Bolino&Turnley,2009;Walker,Wong,&Kretzschmar,2002;Grant&Peter,2011)。并且认为相对剥夺感的形成必须经过三个阶段:认知比较—认知评估—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其中,认知比较主要包含个体与个体(内群体成员、外群体成员)的比较、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比较。此外,不同的比较类型个体出现的行为结果会不一样,即个人相对剥夺感主要与人际层面的结果相关,群体相对剥夺感主要与群体层面的结果相关。其中个人相对剥夺感可以通过群体相对剥夺感影响群体水平的结果(Tougas,Beaton,&Veilleux,,1991;Smith et al.,2012)。见图1.1。2.1.3.2 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阶层大学生贫富归因对心理特权的影响: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J]. 丁倩,梁一冰,张永欣,黄凤.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5)
[2]团体沙盘游戏改善医学生心理压力感的效果研究[J]. 陈军. 科技风. 2019(23)
[3]大学生相对剥夺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多重中介模型[J]. 张华威,刘洪广.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4)
[4]团体沙盘游戏治疗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J]. 丁玮. 智库时代. 2019(03)
[5]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相对剥夺感的影响研究[J]. 汪连杰. 经济经纬. 2019(02)
[6]相对剥夺感影响网络集群攻击行为:一个有调节的双路径模型[J]. 宋明华,刘燊,朱转,祝阳君,韩尚锋,张林. 心理科学. 2018(06)
[7]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丁倩,唐云,魏华,张永欣,周宗奎. 心理学报. 2018(09)
[8]父母情感温暖对青少年感恩的影响:责任心与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J]. 赵改,孔繁昌,刘诏君,冯雅萌,黄声普,王亚丹,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3)
[9]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人际宽恕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苗灵童,赵凯莉,杨梦圆,雷雪,刘燊,张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3)
[10]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贫困缓解效应的性别差异[J]. 高翔,王三秀,杨华磊.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8(02)
博士论文
[1]自我损耗对自我效能的影响[D]. 任锴.北京体育大学 2015
[2]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特点、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D]. 熊猛.福建师范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大学生个体相对剥夺感与延迟折扣对冲动购买的影响[D]. 王广峰.曲阜师范大学 2019
[2]上行社会比较与攻击性: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D]. 常青.山西大学 2019
[3]压力感与人格的关系:自我效能感、自我价值感的链式中介作用[D]. 周若男.喀什大学 2019
[4]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对攻击性的影响: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D]. 李珊珊.吉林大学 2019
[5]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干预效果的研究[D]. 李婷婷.辽宁师范大学 2019
[6]初中生情绪智力、心理压力感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 魏绮雯.广州大学 2019
[7]大学生存在焦虑对攻击性的影响:共情的中介作用[D]. 赵龙龙.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
[8]自我损耗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复愈性环境的调节作用[D]. 钟瑶.陕西师范大学 2018
[9]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公正世界信念与心理压力感的关系研究[D]. 余雪颖.福建师范大学 2018
[10]初中生心理资本、解释风格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D]. 陈帆.河北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91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491194.html
教材专著